為加快培養芯片研發人才,“上海集成電路緊缺人才培訓項目”2025年課程近日啟動。3月舉行的第26期培訓主題為“模擬與混合信號芯片設計”,吸引了來自清華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等知名高校和企業的360余名學員。本月將舉行的第27期培訓聚焦“人工智能芯片設計”,旨在為飛速發展的人工智能產業提供更多集成電路人才。
在市經信委、市教委指導下,“上海集成電路緊缺人才培訓項目”由上海微電子產業學院、上海集成電路行業協會與集成電路頭部企業等承辦,面向全國非專業背景的高校學生和社會在職人員,構建政府、高校與企業深度協同的人才培育體系。截至目前,這個項目已累計培養近5000名專業人才,為產業人才梯隊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
“上海集成電路緊缺人才培訓項目”讓更多年輕人接觸到集成電路行業知識和真實場景。
上海市經信委半導體產業處副處長周乃文表示,芯片是人工智能等尖端技術的底層支撐,上海在建設世界級集成電路產業集群,包括芯片設計在內的產業方向還存在人才緊缺現象,本項目設立的初衷是通過產教融合方式,讓更多年輕人接觸到集成電路行業知識和真實場景,培養一批對這個行業感興趣、樹立遠大志向的青年人才隊伍。培訓班的教學團隊匯聚了學術界和產業界的頂尖人才,包括上海市集成電路行業協會秘書長郭奕武以及澳門大學、華東師范大學、東南大學、上海大學等高校的資深專家學者。
“我們采用線上理論教學與線下實操訓練相結合的方式,通過線上考核的學員將獲得前往澳門大學學習的機會,進一步了解芯片技術革新、生產工藝流程及產業鏈的全貌。”上海大學上海微電子產業學院負責人說。
“上海集成電路緊缺人才培訓項目”讓更多年輕人接觸到集成電路行業知識和真實場景。
理論學習與實操訓練相結合的課程體系、全面而專業的課程設計,得到了很多學員的好評。“我在博士和博士后階段的研究方向是微納光學,與光子集成電路有密切聯系。研發光子芯片,也需要對傳統電子集成電路有深入理解,而我在這方面的基礎比較薄弱。”在一家頂尖實驗室工作的科研人員梁敏鵬說,“感謝緊缺人才項目提供了寶貴的學習機會,我決定在未來幾年系統地學習電子集成電路知識,為今后研究光子芯片打下堅實的基礎。”
從2022年起,越亞半導體員工祝海旺參加了多期緊缺人才項目培訓。在他看來,每次培訓的內容都豐富全面,既有專業知識的深入解析,又有實踐經驗的分享交流。“本期培訓的模擬與混合信號芯片設計有一定難度,老師們結合大量實際案例,給我們深入淺出地講解專業知識,還讓我們清晰地看到這些知識的應用與市場,加深了我對集成電路行業的理解。”
目前,“上海集成電路緊缺人才培訓項目”第27期已進入報名階段,主題為“人工智能芯片設計”,課程時間為4月15日—5月30日。數學、物理、化學、力學、光學、機械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自動化、計算機、人工智能等專業學生均可報名。上海微電子產業學院建議大學本科四年級學生、應屆畢業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以及有志于從事集成電路行業的優秀青年報名參加培訓,為國產芯片研發貢獻力量。
來源 | 解放日報、
作者 | 俞陶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