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的一個雪夜,一位年輕教師牽著朱佳莉的手,把鄉間小路走出理想星河,種下教師夢;而今她的掌心已磨出粉筆的繭,她也學著老師的模樣,為千千萬萬的學生點亮理想的燭光。
朱佳莉是亳州學院2018屆英語教育專業畢業生,現任宿州市蕭縣黃口鎮中心學校教導主任。“90后”的她已多次獲“縣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工作者”“宿州市首屆人民滿意教師”“最美女教師”等稱號,并于2022年獲“縣英語優質一等獎”。
不落下任何一個孩子
朱佳莉立志成為教師,離不開小學時期一段溫暖時光。小學時期,朱佳莉寄宿在外婆家,每次都需要拿著板凳,邁著小小的步子,走過長長的鄉間小道,來到學校上學。一次,碰到下雪天氣,外婆腿腳不好不便接送,朱佳莉的回家路更加艱難。
“小佳莉,今天還一個人回家啊?我陪你一起吧”。那時,她碰到一位年輕教師,一直牽著她的手護送到外婆家才放心離開。自那以后,只要有空,那位教師都會護著朱佳莉回家,在她的心中種下了一顆“教師夢”的種子。大學時,朱佳莉選擇了英語教育專業,并在畢業后成功考入了黃口鎮中心學校。
這所學校的學生每周一到周五都住在學校宿舍,因為家長外出務工等原因,他們往往缺少家庭關愛。朱佳莉除了是他們學習上的“引路人”,更是生活上的“大姐姐”。每周工作日,她都留宿學校,自早上6時不到開始陪伴學生,直到晚上將他們送進宿舍。“我們老師陪伴學生們的時間可能比家人還要久,學生們有時候不愿意和家里人說的心事,也會和我們分享”。
剛成為班主任的那年,一個經常低著頭,不經常參與活動的學生引起了她的關注。通過談心、家訪等形式,朱佳莉摸清楚了張豪(化名)有些“不自信”的原因——其父母離異,平時與奶奶一起生活。張豪的奶奶文化水平有限,無法給予監督、輔導,因此他的成績并不理想,久而久之,也不愿意參加學習活動。
“他不是一個笨小孩,也更需要關心與鼓勵”。自那之后,朱佳莉在課上經常邀請張豪參加活動,通過贈送小禮品、擊掌鼓勵等多種方式幫助其逐步找到了自信,在課下,她在張豪家中走訪時還會常常送去一些生活和學習用品。在張豪英語成績突破及格線的那天,朱佳莉邀請他上臺,給了他一個大大的擁抱,“張豪,你真棒,同學們都應該向你學習!”和老師擁抱的那一刻,張豪也在講臺上紅了眼眶。現在,張豪已經成為了自信滿滿、成績優異的八年級學生,在節假日還會經常和同學們一起回到學校去看望朱佳莉。
不缺席每一堂課
提及朱佳莉,同事們總離不開一個關鍵字——忙。在籌備婚禮的前夕,朱佳莉還堅守在崗位,整理學校業務,不舍得落下一節課。一聽說老師喜事將近,68個學生用歪歪扭扭的字體寫上了厚厚一沓新婚祝福,在放學前遞給了朱佳莉。“責任感讓我總是放不下這群學生。我愛著他們的同時,也能感受到被他們愛著”。
2022年冬天,騎車趕到學校的朱佳莉,在校門口不遠處,因避讓大卡車,不小心側翻到2米多的溝里。在聽到學校鈴聲響起的那一刻,她沒有一絲猶豫,即刻站起身,急急忙忙趕到了教室。直到下課回到辦公室時,才發現自己的胳膊已經疼得抬不起來了,臉部、腿部都有不同程度的傷。
憑借著強大的責任感和出色的業務能力,朱佳莉在當年獲評為“宿州市首屆人民滿意教師”,是蕭縣2022年唯一獲評該獎項的教師。近年來,她擔任學校教務處主任,除開展書法活動、朗誦比賽等各類課余活動,滿足學生們的精神文化需求外,她也將一些最新的教學方法帶進了校園。2021年,她在合肥市參加全國英語骨干教師培訓,將“課堂互助學習法”帶到了英語課堂。這一教學模式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各項教學活動,前后兩排為一組,選出組長,極大調動了學生課堂的積極性。現在,學校其他班級也均推廣、采用了這一教學模式。
現在,在朱佳莉的班上問到學生們未來的理想,他們會大聲說:“我想成為像朱老師那樣的人民教師!”
(見習記者陳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