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嘹汽車/SIXGOD
三年前退出中國的全球第四大汽車制造商,如今反而過的更好了。
當前,市場上關于各個合資品牌即將退出中國的傳聞不絕于耳,滿是唱衰的聲音。殊不知,歷史往往充滿了諷刺,2022年因持續虧損而揮別中國的廣汽菲克,放棄了這塊看似誘人的“大蛋糕”,實際上,卻是甩開了沉重的“包袱”。
廣汽菲克隕落,Stellantis財報起飛
廣汽菲克是由廣汽集團和Stellantis集團各出資50%成立的合資品牌,2022年6月份,正是廣汽菲克申請破產的前夕。因銷量實在慘不忍睹,3月份產、銷量均只有1臺,且3至6月已連續停產4個月。同時,在2018年至2020年的三年時間里,廣汽菲克已累計虧損將近50億元。這直接導致Stellantis集團在2022年上半年確認了約2.97億歐元的非現金資產減值。
同時,還有飆升到110.8%的資產負債率,被逼入絕境的廣汽菲克,除了破產別無選擇。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自此之后Stellantis集團便開始踏上了逆襲之路。根據Stellantis集團公布的2023年財報數據,其凈營收、凈利潤以及工業自由現金流,分別為1895億歐元、186億歐元、129億歐元,均創下了歷史新高。
新能源車型平庸無奇,對中國市場抱有”偏見“,敗走成定局
不可否認的是,Stellantis集團無法駕馭中國市場,正如《汽車海外并購》中所指出的,Stellantis的新能源品牌眾多、車型繁雜、商乘并舉,看似全面開花,實則平庸無奇,在電動化領域較德系、日系更是落后不少。這在卷到冒煙的中國市場,無疑是硬傷。
與此同時,Stellantis集團也壓根不在乎中國市場。對于廣汽菲克的失敗,Stellantis集團在海外版公告中將其歸咎于:降低在中國的固定資產,是為了降低地緣政治風險。
在2022年3月份,Stellantis集團提出的未來十年戰略規劃中,計劃將推出75款電動汽車,重點布局歐美市場,并將營收翻倍至3000億歐元。令人咂舌的是,在這份野心勃勃的宏圖大略中,卻完全沒有提及在中國的電動發展計劃。
廣汽菲克的破產,在當時被視為態度傲慢下的必然結果,敗走屬于自食其果。然而,在放棄了有著十幾億人口的東方大國后,Stellantis集團反而活得更瀟灑。
在廣汽菲克的前車之鑒下,我們不禁反思,那些至今仍唱衰合資品牌,認為它們一旦離開中國就難以存活的觀點,是否真的看清了現實?對于那些靈活多變、敢于重新審視和調整全球戰略的車企來說,離開中國市場并非末日,也有可能是邁向新生。
知嘹汽車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聯系我們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