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假期,通化市文旅市場通過紅色傳承、文化賦能、業態融合等方式,煥發紅色旅游“新魅力”,打造假日文旅“新產品”,實現春日文旅經濟“繁花盛開”。
據銀聯商務大數據測算,2025年清明節假期,通化市接待國內游客55.43萬人次,國內游客出游總花費3.04億。
紅色鑄魂 文化潤心
清明節作為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不僅是踏青賞花的美好時節,更是尋紅色記憶、燃精神之火的莊嚴時刻。
清明假期,通化紅色旅游熱潮涌動,全市各機關單位、學校以及群眾、游客,紛紛到烈士陵園、紀念地、紅色教育基地開展清明緬懷英烈祭掃活動,傳承紅色基因。楊靖宇烈士陵園累計接待市民和游客超5萬人次,高志航紀念館接待游客近3000人次。
讓紅色精神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通化市重點圍繞東北抗聯紀念館、楊靖宇烈士陵園、五女峰抗聯遺址等紅色景點,打造“重走抗聯路 緬懷英雄先烈”“凝心鑄魂·紅色之旅”等紅色主題線路10余條,開展系列清明祭掃和悼念活動30余場次,組織主題宣教活動超20場次。
與此同時,全市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等場館“不打烊”,持續舉辦滿族文化主題展、革命先烈事跡展等系列活動,累計接待游客1.4萬人次。
業態煥新 演藝“圈粉”
特色演出精彩紛呈,文旅融合活力十足。這個假期,通化全域重點景區和休閑街區持續豐富春季文旅業態。
通化老城·龍興里全業態“煥”新升級沉浸式演繹,突出國風、民俗元素,開展潮流派對、情景演繹、東北二人轉等系列活動,以“高顏值、沉浸式、抒情懷”為創新加法,引入“新場景、新體驗、新內容”。節日期間,通化老城·龍興里累計接待游客超3萬人次,營業收入近30萬元。
集安大吉他廣場正式開放,開啟專場燈光秀,結合《熱的雪》抗美援朝情景劇主題演出,特色鮮明、互動十足,吸引游客約3萬人次參與。
吉旅萬峰通化滑雪度假區打造假日溫泉戲水項目,鹿鳴溫泉累計接待游客4500人次。
佟佳江旅游度假區豐富假日業態,開展“佟佳江·以岸為營露營地”日間野趣活動,累計吸引游客9000人次。
樂享悠閑假期,通化“菜市場旅行”“美食旅游”熱度不減,集安早市、沿江美食街、柳河特色早夜市街區、輝南夜市等美食打卡地全部營業,累計接待游客6.5萬人次。
鄉野拾趣 邊境探奇
清明假期,通化市充分發揮獨特地域優勢,推出賞花踏青、探秘世遺、探尋女神、鄉村度假等春季主題產品,打造文化賞世遺、鄉村微度假、農耕體驗游等系列精品線路。
圍繞龍緣采摘園、安娜家美早櫻桃園、通化縣轉水湖山莊等特色采摘園區,編制采摘地圖攻略,推出美早大櫻桃、雪山草莓、陽光玫瑰葡萄等系列蔬果采摘,感受鄉村浪漫,體驗農耕勞作、品味鄉村農韻。通化縣裕豐元、馬當村家庭農場、鑫和采摘園等地累計吸引超5000人次體驗;通化縣茂山公園冰凌花吸引超7000人觀光打卡;大明牧場農家樂開展“春日尋花”親子活動,體驗春日騎馬、圍爐煮茶,民宿入住率連續2日達100%。
打造邊境風情,體驗“頂流”風光。依托G331沿邊開放旅游大通道資源,開啟最美邊境線G331國道(丹阿線)自駕“醉”美風光,圍繞鴨綠江河谷、云峰湖水庫、鴨綠江國門、五女峰國家森林公園、大吉他文化街區等景區,串聯錢灣“果宿”精品民宿、下活龍村“漁·塢”民宿、下解放村“紅之宿”等特色民宿,推出鴨綠江黃金旅游帶和中朝邊境山水風光走廊。
清明節期間,集安高句麗景區累計接待游客7000人次,同比增長23.1%;鴨綠江國門景區累計接待游客4000人次,同比增長15.5%。
作者: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李銘 孫鑫
責編:秦楚越
編審:裴晶瑩
監審:董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