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王聰
編輯丨王多魚
排版丨水成文
能量供應的變化(例如禁食)會改變循環免疫細胞的動態。目前的觀點認為,這些影響是由于營養水平的改變影響了外周組織的代謝。
2025 年 4 月 4 日,曼徹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在 Science 子刊Science Immunology上發表了題為 : Brain sensing of metabolic state regulates circulating monocytes 的研究論文。
這項研究改變了我們對于禁食時免疫系統變化的認識,該研究表明,大腦對饑餓或飽腹感的感知(而非實際進食或熱量限制)就足以驅動身體免疫細胞的變化。這一發現顛覆了目前認為免疫系統對禁食的反應僅僅因為營養缺乏的觀點,揭示了大腦在其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禁食會影響免疫細胞的動員和效應功能,但其潛在機制尚不清楚
這項最新研究顯示,大腦對饑餓和飽腹感的感知本身足以驅動免疫系統變化。下丘腦中促進饑餓的 AgRP 神經元在禁食期間減少循環中的 Ly6CHi 經典單核細胞,是充分且必要。具體來說,研究團隊通過人為激活 AgRP 神經元,誘導了一種人工饑餓感,在短短幾小時內,就觀察到小鼠血液中免疫細胞的快速重組,炎癥單核細胞明顯減少,從免疫角度來看,這些人工饑餓小鼠與真正禁食的小鼠別無二致。
從機制上來說,AgRP 神經元通過交感神經調節抑制了肝臟的 mTOR 信號傳導,從而減少了循環中的趨化因子配體 2(CCL2)和單核細胞的數量。AgRP 神經元誘導的皮質酮釋放和糖皮質激素受體激活在這個過程中起到了允許性作用。
這些發現表明,大腦對饑餓的感知可獨立于營養供應來調節循環單核細胞的動態變化,從而對周圍免疫系統進行了一種出人意料的調節控制。
這些發現可能對開發治療一系列炎癥疾病的新療法以及治療癌癥患者中常見的惡病質綜合征(癌癥患者盡管正常進食卻仍體重減輕)具有重要意義。這些發現也解釋了為何肥胖常常與炎癥疾病相伴,以及為何營養不良的人更容易受到感染和出現炎癥。
這項研究強調了大腦在調節免疫系統方面的重要性。但如果內部或外部因素改變了大腦的認知,這些過程就可能出現偏差,這提醒我們身心之間的聯系是多么緊密——而且應當一直保持這種聯系。
研究團隊表示,這項研究挑戰了長期以來認為禁食對免疫系統的影響純粹是由營養水平驅動的觀點,突顯了神經系統對免疫系統在禁食期間如何適應的深遠影響。通過展示大腦如何對免疫細胞施加自上而下的控制,有助于進一步探究禁食何時以及如何帶來健康益處,這也還為治療感染、炎癥、代謝和精神疾病開辟了潛在途徑。
論文鏈接: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immunol.adr3226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