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援引美國《政治報》歐洲版近日消息,3名烏克蘭議員和1名美國共和黨外交政策專家透露,4名與美國總統特朗普關系密切的美方人員與烏克蘭國內反對派人士進行了秘密會談。
烏方人員包括烏克蘭前總理季莫申科以及烏克蘭前總統波羅申科所屬政黨的高級成員。美方人員包括特朗普長子小唐納德·特朗普、特朗普的女婿庫什納、美國媒體人卡爾森以及美國總統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雙方會談的重點是烏克蘭能否迅速舉行總統選舉。
澤連斯基(資料圖)
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澤連斯基領導下的烏克蘭局勢就一直處于動蕩之中。澤連斯基2019年5月就任烏克蘭總統,原本任期至2024年5月結束。但2022年2月俄烏沖突爆發,烏克蘭進入戰時狀態。按照烏克蘭憲法規定,國家戰時狀態期間禁止舉行議會或總統選舉,因此澤連斯基得以在任期屆滿后繼續履職。
然而,隨著時間推移,關于澤連斯基執政合法性以及烏克蘭是否應舉行選舉的爭議不斷升溫。俄羅斯方面,普京多次強調澤連斯基已不再是烏克蘭的“合法總統”,其簽署的文件“不作數”。俄羅斯認為烏克蘭大選是必要的,甚至提議在聯合國監督下,與美歐等相關國家在烏克蘭建立臨時管理機構,以進行民主選舉并產生具有法律效力的政府。俄方此舉意圖很明顯,就是希望通過更換烏克蘭領導人,推動俄烏和談朝著有利于自己的方向發展。
美國這邊同樣在不斷施壓。特朗普上臺后,急于推動俄烏停戰,其任命的俄烏問題特使凱洛格表示,預期數月內達成俄烏停火協議,并希望烏克蘭在年底前舉行大選。特朗普本人更是多次公開抨擊澤連斯基,稱其為“忽悠拜登政府的喜劇演員”,催促他“迅速行動”以實現和平,否則可能失去烏克蘭。近期,特朗普的長子小唐納德·特朗普、女婿庫什納、特使威特科夫等還密會了烏克蘭政治反對派,包括前總理季莫申科、前總統波羅申科等人,討論在“臨時停火獲得同意后、全面和平談判啟動前”舉行總統選舉的可能性。
從美國一系列動作不難看出,其推動烏克蘭選舉的意圖十分明顯。一方面,澤連斯基在諸多問題上沒有完全順從美國意愿。以美烏礦產協議為例,澤連斯基反復強調安全保障和商業條件,這一態度惹怒了美國利益集團。美國認為澤連斯基阻礙了和平進程,希望通過選舉換上一個對美言聽計從的新政府,這樣新政府大概率會更順利地接受美國提出的“礦產協議”,以及由美國主導的所謂“和平協議”,進而推動俄烏沖突早日結束,為特朗普陣營在日后中期選舉中撈取更多政治資本。另一方面,美國通過掌控烏克蘭政局,既能打壓俄羅斯的地緣影響力,又能向歐洲盟友彰顯領導力,穩固自身在北約的主導地位。
澤連斯基(資料圖)
對于澤連斯基而言,當下處境極為艱難。在國內,歷經三年戰事,其支持率已大幅下滑。全球數據和商業平臺“Statista”數據顯示,2022年4月俄烏沖突剛爆發時,有74%的人強烈支持澤連斯基,而到了2024年10月這一數字已跌至24% 。若舉行選舉,烏克蘭武裝部隊前總司令、現任烏克蘭駐英國大使扎盧日內將是他強勁的競爭對手。此前民調顯示,扎盧日內的支持率高于澤連斯基。并且,美國與烏克蘭反對派接觸,無疑給澤連斯基政府內部帶來不穩定因素,其領導地位受到沖擊。
在國際上,澤連斯基也面臨巨大壓力。美國態度轉變,從沖突初期的大力支持,逐漸變為如今的施壓甚至拋棄。歐洲盟國雖曾堅定支持烏克蘭,但隨著沖突持續,自身也面臨諸多問題,對烏克蘭的支持力度大打折扣。歐盟承諾的300億歐元援助,如今縮水到35億。澤連斯基曾表示,如果為了烏克蘭實現和平,或者以烏克蘭加入北約為條件,他愿意辭職。可現實是,3月20日,澤連斯基承認烏克蘭不再被邀請加入北約,美國不支持烏加入北約,這讓澤連斯基的幻想徹底破滅。
在這種內憂外患的局面下,澤連斯基并非毫無還手之力。有消息稱,澤連斯基近期對選舉的態度發生改變。英國《經濟學人》雜志披露,澤連斯基要求團隊在全面停火后準備選舉工作。基輔消息人士透露,澤連斯基此舉或許是想趁著目前支持率有所回升(有民調顯示其支持率處于62 - 69%區間 ),盡快舉行選舉,打對手一個措手不及,以此穩固自己的領導地位。若能成功連任,他便能以“民選總統”身份在與俄羅斯談判以及應對美國壓力時,擁有更多底氣。
但澤連斯基要實現連任困難重重。先看國內,倉促選舉可能引發諸多質疑。國內存在大量民眾流離失所,投票工作難以保障順利進行,且烏東部分地區被俄羅斯控制,當地民眾無法參選,這都可能影響選舉的公正性與代表性。同時,烏克蘭內部本就矛盾重重,不同政治勢力之間的博弈也會給選舉帶來不確定性。再看國際,美國已明確表達對澤連斯基的不滿,且積極扶持烏克蘭反對派,試圖將其趕下臺。俄羅斯也不承認澤連斯基的合法性,若選舉不能按照俄羅斯預期方向發展,俄方可能采取進一步行動,這無疑也給澤連斯基的選舉之路增添阻礙。
澤連斯基(資料圖)
目前來看,若烏克蘭舉行選舉,美國支持的季莫申科很可能成為有力競爭者。季莫申科有著復雜的政治背景,她曾是烏克蘭橙色革命的象征,也是寡頭政治的化身。她早年壟斷天然氣貿易,被指控“高價進口俄氣損害國家利益”,登上俄羅斯通緝名單;但又因質疑克里米亞“公投”、推動烏克蘭加入歐盟,被西方視為“民主斗士”。她的政治立場“親西方但不反俄”,與澤連斯基“全面倒向西方”不同,這種立場可能更符合當下美俄都希望烏克蘭在一定程度上緩和與俄羅斯關系的訴求。并且,季莫申科是成熟政客,深諳政治交易藝術,她與特朗普團隊接觸,或許在一些澤連斯基拒絕的議題上愿意妥協,這也是她的一大優勢。不過,季莫申科也面臨民意挑戰,最新民調顯示其支持率僅5.7%,遠低于澤連斯基和扎盧日內 。
烏克蘭下一屆總統人選仍充滿變數。美國在背后的推動,俄羅斯的態度,以及烏克蘭國內復雜的政治局勢和民意走向,都將深刻影響選舉結果。而澤連斯基,這位在俄烏沖突中成為全球焦點的領導人,其未來命運也懸而未決。他是能突破重重困境實現連任,繼續帶領烏克蘭在大國博弈的夾縫中前行,還是會如部分人預測的那樣,被趕下臺,面臨政治清算甚至更悲慘的結局?這不僅關乎澤連斯基本人,更將對俄烏局勢乃至歐洲地緣政治格局產生深遠影響,值得我們持續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