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導報綜合報道 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將對臺灣地區課征32%關稅,賴清德提出五大對策。島內學者認為,臺當局基本上沒有什么談判籌碼,賴清德提出的策略主要以平衡跟美國利差做起,希望美國也許能放緩或降低對臺灣地區對等關稅,提醒臺當局要守住底線,不要讓美國予取予求。
臺灣大學國際企業系名譽教授陳厚銘表示,理論上臺當局沒什么談判籌碼,現在全部都在押寶美國,基本上沒有什么選擇,只能放下身段去談。美國主要訴求在于平衡貿易赤字,并協助在美國本土建立先進晶圓制造廠與完整的半導體供應鏈。
他指出,臺當局若要減緩美國開征對等關稅的壓力,分項立即調整,例如降低美國汽車、保健食品的關稅可立即施行。同時,擴大對美投資,臺當局可協助整合“投資美國隊”,但需配置“底線”與“時間表”,避免臺積電大規模投資導致技術外流或被并購,并確保在美國擴產時仍保有經營主導權。
陳厚銘表示,美方要求的投資金額,可能高達3000億美元(包括半導體供應鏈),若不設定底線,恐將危及臺灣地區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戰略地位。
陳厚銘說,對受美國對等關稅沖擊較大的傳統產業和中小微型企業,臺當局應給予及時且必要的補助與協助,協助其轉型或拓展市場。這屬于及時雨性質的短期措施,必須立刻著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