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于春,春耕備耕正當時。年初以來,通化市充分發揮科技引領作用,通過開展技術培訓、田間技術指導、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助力鄉村產業結構優化等科技幫扶,為特色產業春耕備耕和鄉村振興注入強勁科技動能。
“科技特派員服務邊境村”是通化市園藝研究所承擔的通化市科技局科技服務項目,在集安市禹山村草莓種植基地,科技特派員持續進行草莓種植技術幫扶,開展了溫室草莓優良品種引種試驗,對種植過程中遇到的水肥、栽培技術以及田間管理等難題給予細心技術指導,讓農民在草莓新品種選擇上少走了彎路,促進了鄉村經濟發展。
在集安市二股流村,科技特派員向村民傳授耐寒月季栽培技術,規劃美化示范面積1000平方米,優選不同顏色月季品種10多個,力促當地種植產業結構調整創新,助力村民增收致富。在青石鎮下套村,科研人員對抗寒集安血桃的防寒試驗進行了調研,在青石鎮青石村對當地種植的五味子粉蚧蟲害越冬情況進行調查,對蟲害防治給予技術指導,為后續科研工作的順利開展打下基礎。
省級“科技特派員”項目和市級“返魂草成果轉化”項目也正式啟動,項目組成員對通化地區種植區域進行了詳細調研,確定了通化縣光華鎮、柳河縣紅石鎮為項目實施核心區域,同時與當地種植企業和種植大戶進行了對接,為中藥材種植標準化、規范化生產提供技術支撐。
在社會服務方面,農業科技人員面向社區積極發揮科技服務職能,植樹節當日,義務幫助市區平崗山果園進行春季修剪,就果園病蟲害防治工作進行技術指導,為果園春季養護送去“及時雨”。
值此春季備耕關鍵時期,大三葉升麻、黃檗、威靈仙等藥用植物種子種苗繁育關鍵技術研究取得階段性進展,育苗周期縮短30%以上,移栽成活率達90%以上,為春季生產田播種做好準備工作。“多倍體組培繁育試驗”項目取得階段性突破,“青梗菜雄性不育系品種選育”項目已獲得雄性不育系,目前開始進入品種篩選工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