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浙江一名博主爆料自己93年進入外企工作的待遇后。
引發吃瓜群眾和網友圍觀熱議。
究竟怎么回事?
此事你怎么看?
點個關注不迷路。小編就和大家一起聊聊這名博主爆料自己93年加入外企工資5400元15薪這件事。
博主爆料93年加入外企引發吃瓜群眾和網友圍觀
上世紀90年代,你不到外企工作,還真不知道在外企工作的待遇有多好。
近日,在浙江,一名博主在網上爆料自己93年進入一家外企的待遇情況。
這名博主稱,當時外企是包吃住,當年月薪是5400元,15薪。自己從部門工程師開始干起。
后來做到了COO,單位給自己配了車,還有住房(租房補貼),社保個人部分也全部由公司代為繳納。
更為重要的公司很少開會,每月國內出差兩趟,每年出國兩趟,可以帶家人,休閑時高爾夫球隨便打,個人年終獎15%保底。
公司上下級之間大家相互平等,相互尊重。老板來了就派個司機去機場接機,辦公桌的側面給老板留個位子。
中午請老板吃吃麥當勞加雪碧,晚上酒吧一起喝喝酒,第二天讓司機送到機場就行。
這名博主稱自己目前已經退休,想起在外企工作的時光,還是很懷念。
網友:時代的產物。人在歷史潮流中只是滄海一粟。
90年代,外企的待遇真的有這么好嗎?網友對此看法不一。看看網友是怎么說的。
網友說,2012年,愛普生寒假工,因為工位涉嫌到電,日本人檢查過以后,加橡膠手套,工資每月加100。
每天線長都要我們做慢點,不然混不夠10小時,因為一批來的都是寒假工,快一個月大家試過努力做,2個小時就能把一天的任務完成。
每天吃飯公司管理層和我們吃一樣的食堂,就是補助不一樣,你要有錢也可以選。
經常到月底,有很多人一個月飯補還有的剩(一月定300,多了不退,少了自己補,分了好幾檔,5元10元15元,你可自己選,領導就是補助高一點),都沖到領導那邊吃飯,也是一樣的。
有網友說,算了吧,我爸90年代初去深圳香港人開的工廠,待遇好像2000多點,其實也不算差。
我爸是技術師傅,過去在國企單位里技術也是數一數二的,開模具啥的都會,去深圳做了大半年回家說太辛苦了,還胃出血,所以請別胡說八道。
有網友說,93年5300元能購買差不多10000斤小麥了。現在小麥一斤1.25元左右。不過那時萬元戶還是很讓人羨慕的,買房子也就兩三萬塊錢。
小編觀點
這名博主爆料的情況在90年代應該在一些外企是存在的,因為那時我們國內企業發展還處在起步階段,一切方興未艾。
相反,90年代外企在國內市場已經是獨占鰲頭,尤其是以歐美為代表的外資企業在我國賺得盆滿缽滿,外企發展得好,員工的待遇自然不差。
小編想說的是,此一時彼一時,病樹前頭萬木春,沉舟側畔千帆過。不論是外企、國企還是民企業,企業發展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國運、企業發展和員工待遇一脈相承,一損俱損,一榮俱榮。
此事你怎么看,說出你內心的觀點和看法,歡迎點贊和轉發,就相關問題和觀點進行探討和交流,有你點評更精彩!共享陽光,共擔風雨。
聲明:取材網絡,謹慎辨別。
云南女生遠嫁上海26人送親到上海 費用由誰來承擔引發網友圍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