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60年,鄧華上將接受組織調令,趕赴四川上任副省長一職。即使離開部隊,開始地方建設工作,鄧華將軍一樣備受信任,并在當地做出重要貢獻。
鄧華在軍隊工作半生,一時之間要離開難免會不舍,不過想來繼續發揮重要作用,也便欣然赴任。
離開軍區部隊時,按照組織要求,鄧華接受最后一次例行檢查,不曾想鄧華的兩樣東西,讓相關領導人員犯了難。最后事情交給鄧華的老戰友賴傳珠將軍,也說:“有些難辦啊。”
如此,鄧華帶了什么?竟這樣難辦?
鄧華和賴傳珠
鄧華將軍生于1910年,是湖南人。家中是書香世家,父親還飽讀詩書,這樣一來,鄧華的教育不會差,不僅在本村讀了私塾,還進入高小學習。
只是鄧華從小愛玩,為此沒少受到學校的責罰,后來沒有繼續學習,反而對習武頗有興趣。
但習武的多是大人,他想要有個機會,只能說很難,但他和一群小伙伴們結伴偷學,倒也學了不少。
鄧華雖然如此,但也沒有放棄繼續讀書,他后來去到縣城的學校就讀,甚至考入南華政法學校,幾年的學習生涯,聰明伶俐的鄧華,不僅是學習上的佼佼者,在思想發展上,他亦跟隨革命的腳步走。
1927年,他加入我黨,為我黨革命事業貢獻。然而革命形勢緊張,國民黨的威脅無處不在,那么鄧華自然也身處危險之中,但這沒有將其擊退,反而堅定了他革命的腳步。
找到革命隊伍后,鄧華背井離鄉,展開紅軍部隊戰后宣傳等重要行動,因為是文化人,自然也是我軍十分重視的人才。
而后在反“圍剿”、抗日等戰爭中,鄧華將軍名氣大震,為我黨革命工作做出巨大貢獻。
對于鄧華,我們其實并不陌生,直到抗美援朝戰爭,他都是志愿軍不可或缺的一員,在他的協助下,彭老總指揮工作順利,更為最后的勝利發揮巨大作用。
賴傳珠將軍也生于1910年,而他同樣也是我國上將。
不同鄧華的出身,他只是江西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但在學習上,賴傳珠也十分突出,后來以優異的成績,他終是考入贛南中學。
他的年齡不斷增長,對于現實問題也將考慮的更全面,而后他與一眾有志青年,開始了一段熱血沸騰的革命活動。
賴傳珠等人積極擴大革命宣傳,只為越來越多的農民行動起來,從而保衛自己,并為國家貢獻力量,簡單來說,他想要的是救國救民。
在他的積極籌備下,當地民眾被他秘密動員起來,甚至還組建起了農民赤衛隊。要知道當時革命形勢艱難,一支上千人的隊伍屈指可數,而賴傳珠所率領的農民赤衛軍便達到了近千人。
參與革命戰斗后,他們做出重要貢獻,當然也立下赫赫戰功。
至于賴傳珠和鄧華的聯系,還要說到解放戰爭時,雖然他們都是老紅軍這戰士,但直到四野組建的時候,鄧華將軍擔任15兵團司令員,而賴傳珠則是政委。
司令員和政委搭檔配合作戰,在一場又一場激烈的戰斗中,他們更形成極大的默契,當然對彼此的了解也將更進了一步。
新中國成立,我黨解放工作尚在繼續,其中海南島是一大難題,十五兵團更在賴傳珠和鄧華將軍的帶領下,斗志滿滿的參與到了這場斗爭中。
他們分為數批展開橫渡,經歷千辛萬苦,終于完成橫渡。當然戰斗展開,還在瓊崖縱隊的配合下,他們終是殲敵數萬人,立下較好戰果。
后來還有解放萬山群島等戰斗,無論鄧華將軍,還是賴傳珠將軍,他們都是我黨立下赫赫戰功的將領。
提出一請求
進入和平時期,我黨將領開始國家建設工作,賴傳珠和鄧華也不例外。
只是經歷種種,1960年,鄧華將軍被重新安排了工作。組織上根據他的處境,決定將其調任到四川展開建設工作,還是主要分管農機工作。
其實與之前情況相比,鄧華也算是有事可做了。只不過他要展開地方工作,免不了的要離開部隊。
風風雨雨幾十年,這時鄧華要離開部隊,免不了不舍。但要知道四川是一產糧大省,那么農業工作的重要性也就可想而知。
這來之不易的工作,鄧華將軍自然十分珍惜,并且此事安排給他,也足以表明上級對他的信任,那么鄧華自然不會辜負期望。
當準備好一切,便欣然赴任。
要知道鄧華將軍時常隨身攜帶著兩支槍,因為此次工作原因,他便將其取了下來,并放進了行李中。
只是他既然要離開軍區,勢必要接受檢查,這時在這兩支槍上,就出了問題。
首先按照部隊規定,他顯然是要離開部隊任職,這樣沒了軍職,槍是不能夠攜帶的。如此在例行檢查中,鄧華便被一名小戰士攔住了。
小戰士也是公事公辦,而后既然小戰士也拿不定主意,他只能是將鄧華的物品列了一個單子,隨后交予上級審核。
作為我國開國上將,鄧華的情況確實讓人很難辦,這不陳錫聯將軍拿到手,就苦惱得不行。而且剛到軍區上任司令員的他,此事確實不好說。
最后沒辦法,他只能將事情交給政委賴傳珠決斷,并做出最后決定。
賴傳珠十分了解鄧華,而且這兩支槍可意義非凡。一個是他去蘇聯參觀時,蘇聯國防部贈與的,而且槍上還有他的名字。
而另一個也是在鄧華參加外事活動中,他人贈與的,總之這兩支槍都十分的珍貴,對于鄧華的意義也有所不同。
而且這么看來,這兩支槍應該都是鄧華自己的。還有他雖然不在軍隊任職,但還是我國上將,以后復出也不是沒有可能。
最后賴傳珠和陳錫聯協商后,還是同意了鄧華將其帶走了。
做出重大貢獻
鄧華將軍無論在軍隊任職,還是在地方建設工作,他都將兢兢業業,實事求是。
在四川五年多的時間里,鄧華深入群眾,將百姓生活情況了解后,還會對地方農業工作等進行調研,甚至是指導工作。
最初雖然鄧華的經驗不是很多,但隨著時間拉長,鄧華將軍也在學習和實踐中進行總結,然后提出重要建議,并作出重要指導。
這不1960年,鄧華就在相關領導干部的陪同下,前往農機廠視察,也便是為盡快將當地工作情況了然于心,隨后著重開始接下來的建設工作。
鄧華將軍畢竟曾是我軍鼎鼎大名的志愿軍司令員,他名聲在外,更是許多人尊敬的對象。但鄧華來不及多寒暄,只為盡快開始視察。
而后他進入車間,仔細聽著匯報,并專注的觀察車間情況,可以說視察活動下來,鄧華將軍給大家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看著四川普通使用水牯牛耕作,鄧華接下來的工作重點無疑是早日實現農業機械化。
隨后在鄧華的重視下,還有在當地民眾的努力下,鄧華終是不負眾望,為當地百姓做出重大貢獻。
結語
鄧華將軍是革命的一生,革命時期他立下赫赫戰功,建國后,依舊沖鋒在前,為新中國發展、建設貢獻,那么他也將得到眾人的尊重和愛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