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羊肚菌大量上市的時節,在溧水區洪藍街道青鋒村118個大棚的羊肚菌基地,3個月創收近千萬元,原本長在山區的“菌中之王”怎樣走進青鋒村?又如何成為一方富民產業的?跟記者一起去了解一下。
百座大棚 創收千萬
這幾天,在洪藍街道青鋒村羊肚菌種植基地,大棚里的羊肚菌一簇簇挺立在菌壟上,密密麻麻,長勢喜人。工作人員一手拿著小刀,一手扶著菌株,采摘、裝桶、包裝,收獲這一季的最后一茬羊肚菌。
羊肚菌,因為其菌蓋有不規則凹陷且多有褶皺,形似羊肚而得名,多產于四川、云南一帶,有著“菌中之王”之稱,營養價值十分豐富。近年來,隨著人工種植羊肚菌技術的進步,使得羊肚菌的市場份額不斷增加,行情不斷向好。
看到羊肚菌的種植前景,2024年,青鋒村引進南京林深農業有限公司,發展羊肚菌種植項目;同年11月底,118個大棚全部種上了羊肚菌;經過3個月的種植,收獲羊肚菌約18萬斤,收益近千萬元。
“青鋒村土壤條件好、濕度大,適合羊肚菌生長,還有集中連片的大棚,方便統一管理。”南京林深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徐衛良道出了選擇青鋒村種植羊肚菌的初衷。
種植羊肚菌可是個技術活,它對環境的要求極高:溫度要在10度左右,濕度在80%左右。為此,基地裝上了5G物聯網監控系統。“通過智能傳感器的實時數據屏,我們能精確掌握每個大棚的溫濕度、光照強度,實現精細化管理。”公司技術總監湯偉介紹。
此外,菌種和營養包也是影響羊肚菌生長的兩大關鍵因素。公司專門購入活性和抗性基礎較好的菌種,改良菌種營養包,用稻殼和秸稈做基質,既環保,又增產。目前,基地羊肚菌收獲基本進入尾聲。
小菌菇撐起“共富傘”
青鋒村試行了“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帶動周邊120戶農戶參與種植羊肚菌,戶均年增收3.2萬元。
“現在種羊肚菌,一年能賺四五萬元。”村民們表示,羊肚菌種植成為村里的特色增收項目。村里還辦起技術培訓班,免費教大家種菌菇。“現在我們自己會拌料、控溫,成了有技術的新農人。”青鋒村村民王芳笑著說。
“村民如果想種植,我們會提供全程的技術指導,還能代銷售。”徐衛良說,基地將建立“線上+線下”全渠道銷售網絡,開發出菌湯包、菌菇脆片等深加工產品,實現精準種植、智能銷售,讓洪藍羊肚菌走向更廣闊的市場。
青鋒村負責人毛慶慶表示,將充分發揮農業資源優勢,探索多種形式的合作,引進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提升現代農業整體發展水平,讓更多村民在家門口吃到“產業飯”。
記者 | 韋蔣
素材來源 | 洪藍街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