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碰到企業內的糾紛,聯系派出所民警上門需要時間,現在通過對講機立即就能聯系到民警,大大提高了民警介入和糾紛的解決速度。”4月3日,說起青浦區香花橋街道在企業門前搭建的“微型警務室”,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此舉提升了營商環境。
這是青浦區香花橋街道近期以平安屋為切入點,創新“平安守護圈”模式,扎實推進治安復雜村居整治行動。
據介紹,街道采取了多維度、系統化的巡邏防控和預防措施,織密治安“防護網”。為此,積極動員社區各方力量,組建了一支由平安屋保安、村民、村居干部、企事業單位職工等多元群體組成的平安志愿者隊伍,定期對該支隊伍的治安防范知識和應急處突能力開展專業培訓,充分發揮該支隊伍在日常對治安重點區域的巡邏守護作用。
針對輻射企業的平安屋,組織派出所、平安辦、司法所、總工會及社保中心等部門,定期宣傳進企業,精準對接企業員工的核心關切。通過宣傳資料發放、現場解說以及一對一咨詢服務,有效增強員工的法律意識,引導他們以合法途徑解決工作生活中的糾紛與訴求。
針對輻射社區的平安屋,街道精心策劃,定期宣傳進社區,聯合相關部門緊密圍繞社會民生熱點,聚焦電信網絡詐騙防范、平安社區創建、困難群體幫扶救助等民眾高度關注的領域,通過資料發放、案例分享、互動問答等形式,為居民普及各類防范知識,切實提升他們的安全防范能力和法治素養。
針對輻射學校的平安屋,街道依托“小手拉大手”專項行動,定期進學校開展平安宣傳,通過案例分析、情景模擬、知識問答等多種形式,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平安體系。
相關負責人表示,該模式充分發揮“平安屋”作為平安前哨的關鍵作用,以35個平安屋為“圓心”,將其周邊區域圈劃為35個涵蓋治安復雜村居的“圓形”治安重點區域。在此基礎上,采取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整治與預防措施,有效降低了重點區域的發案水平,切實保障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真正地繪制出了35個“平安守護圈”。
“通過對平安屋布局的整體優化,充分提高了街道對重點區域糾紛矛盾的及時響應能力,社會治理效果初顯。”該負責人表示,未來,我們將繼續深化‘平安守護圈’模式,不斷探索創新社會治理新路徑,為營造更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努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