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前,為了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可以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本文章內容均有可靠的信息來源,相關信源加在文章結尾
美國這些年來對中國的針對性越來越強烈,我們的科技領域以及經濟貿易都受到不同領域的影響。
但是美國對沖基金的創始人卻給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認為如果中美之間真的開啟貿易戰的話,最后的贏家一定會是中國。
他這么說的原因是什么?后來他又是怎么做的?
【來自大佬的警告】
2月15日,彭博新聞社網站報道了對美國億萬富翁,同時是沖基金橋水投資公司創始人的雷·戴利奧對于中美貿易戰的看法。
在迪拜舉行的會議上,這位億萬富翁投資者表示,盡管中美這兩個世界最大經濟體之間的對峙緊張,且涉及人權、貿易、技術和市場競爭等多個領域,但他認為這場對抗的最終贏家很可能是中國,尤其是在貿易方面。
戴利奧覺得如果僅從世界貿易占比和主導地位來看,中國將打贏這場貿易戰,他觀察到人民幣開始更廣泛地被用于國際貿易,這顯示出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正在上升。
同時,他也提到,能夠從中美雙方借力的投資者將成為這場對抗中的真正贏家。
他曾在2022年年底警告說,美國似乎仍處在與中國發生沖突的邊緣,他強調,“邊緣并不意味著我們將越過邊緣”,并表達了他希望雙方不要越過這一邊緣的愿景。
在具體行動上,拜登政府正在推進一系列計劃,試圖遏制中國獲取敏感的半導體技術,并努力說服其盟友也采取類似措施。
同時,政府還在努力減輕美國對中國的商品依賴,以降低中美貿易關系緊張對美國經濟的影響。
而戴維·泰鉑則是美國對沖基金業巨頭、阿帕盧薩資產管理公司的總裁兼創始人,他的看法和戴利奧有異曲同工之妙。
他曾經在2015年9月10日的美國CNBC電視財經論壇上,坦誠地分享了他在中國概念股上的投資經歷。
他認為阿帕盧薩資產管理公司確實參與了對中國公司及其股票的投資,但遺憾的是,他們對中國經濟的走勢出現了誤判。
泰鉑曾認為中國經濟已經放緩,而實際情況并非如此,這導致他們在中國概念股上遭受了虧損。
特別是與中國市場密切相關的蘋果公司和電子商務股阿里巴巴,其中阿里巴巴股價的下跌使他損失慘重。
該基金在同年7月初已經出清了阿里巴巴股票,拋售價格在80美元/股左右,而之后阿里巴巴股價持續下跌至64.63美元,泰鉑的清倉決策實際上為他減少了超過2100萬美元的潛在損失。
盡管在中國概念股上有所失利,但泰鉑管理的阿帕盧薩公司年內收益率仍超過了12%,遠高于美國對沖基金業的平均收益率0.2%。這并沒有改變他對美國股市的謹慎態度。
泰鉑指出,他發現美國股市上的企業盈利增長與市盈率水平之間出現了不匹配的鴻溝,因此短期內對美股走勢不太看好。
他將美國股市的動蕩歸咎于美聯儲貨幣政策的不確定性,認為這種不確定性使市場無所適從,導致美國股市繼續處于震蕩之中。
基于這一判斷,泰鉑呼吁投資者撤離美股,他認為當前美國股市的大環境“極具挑戰性”,并質疑市場對明年企業盈利水平的預期可能太高了。
從2015年2月開始,他就已經大幅削減了阿帕盧薩資產管理公司的美股持倉,清倉了包括蘋果在內的多家知名公司股票,并減持了絕大部分追蹤標普500指數的ETF基金。
但是即使這樣,泰鉑也并非完全看空股市,如果美國股市從目前的水平再下跌15%—20%左右,他就會再度進場投資,因為他相信股市的長期趨勢仍然將會走強。
這一表態顯示,盡管短期內對美股持謹慎態度,但泰鉑對股市的長期前景仍持樂觀態度。
【貿易的底線】
2021年至2023年間,全球數字貿易規模從6.02萬億美元躍升至7.13萬億美元,年均增速高達8.8%。
跨境電商更是打破了傳統貨物貿易的地域限制,讓全球商品能夠在更短時間內完成更大范圍的供需匹配。
其中非洲電商的快速發展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盡管起步較晚,但非洲在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上的大量投入,為數字貿易的繁榮鋪平了道路。
盧旺達駐華大使在中國直播間帶貨的經歷也很值得一提,數千公斤盧旺達咖啡豆在幾十秒內售罄的“中國速度”,讓大使驚嘆不已。
與此同時,服務貿易也在數字技術的推動下,成為全球貿易增長的重要引擎,2023年,全球數字化交付服務出口額達到4.25萬億美元,同比增長9%,占全球服務出口的54.2%。
愛爾蘭作為服務貿易的典范,他們的教育、金融和科技服務都已經在全球市場上享有盛譽。
科技行業更是每年為愛爾蘭創造超過350億歐元的出口收入,彰顯了這一行業在“歐洲硅谷”地位上的堅實根基。
愛爾蘭政府還通過推行“信息通信技術技能行動計劃”、加大公共科研機構投入以及建立產業投資基金等措施,進一步推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
更為隱蔽且傷害性更大的是全球數字貿易規則體系的不完善,畢竟很多國家在數據流動和治理、技術賦能、網絡安全、平臺責任、監管規則等領域存在較大分歧。
可值得慶幸的是,已有多個經濟體意識到了全球性規則的重要性,到目前為止,超過120個國際經貿協定中包含數字相關規則,覆蓋110多個國家和地區。
在這個關鍵時刻,各國之間該怎樣合作才是最應該討論的問題,因為這一領域中國儼然已經成為了中心。
現在這個時代,每個國家的貿易都不是獨善其身,都和整個世界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無法擺脫。
所以現在要做的不是應該怎么對付其他國家,而是怎么實現共贏。
信息來源:金融界————美對沖基金大佬承認誤判中國經濟
參考消息————橋水公司創始人:中國將在貿易戰中“笑到最后”
經濟日報————當數字遇到貿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