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e is SwedenLOCALSWEDEN
芬蘭連續第八年在年度世界幸福報告中名列第一。這份報告于聯合國國際幸福日發布,基于對 140 多個國家居民生活質量的分析。10 分表示一個人目前過著他們能想象到的最好的生活,芬蘭人以 7.74 的平均分位居第一。
“他們富有、健康、有社會關系、社會支持,并且與自然有聯系,”牛津大學經濟學教授、幸福研究中心負責人兼世界幸福報告編輯 Jan-Emmanuel De Neve 告訴《財富》雜志。“他們不是那種快樂、快樂、在街上跳舞的人,但他們對自己的生活非常滿意。”
緊隨芬蘭之后的是丹麥(第 2 )、冰島(第 3 )、瑞典(第 4 )和荷蘭(第 5 )。墨西哥(第 10 )和哥斯達黎加(第 6 )首次進入榜單前 10 名,而美國則跌至第 24 位,為歷史最低。去年,美國自 2012 年首次發布榜單以來首次跌出前 20 名。
歷史上名列前茅的北歐國家越來越幸福,而美國的幸福感卻越來越低。雖然北歐國家、美國、澳大利亞和英國的人均 GDP 相對相似,但財富分配卻有所不同。
“在這些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國家,水漲船高,因此經濟不平等程度要小得多,這也反映在幸福感上,”德內夫說。 “在芬蘭,大多數人會給自己打七分或八分,而如果你看看美國的幸福感分布,你會發現有很多人打十分,但也有很多人打一分。”
雖然排名分析考慮了一個國家的人均 GDP、財富分配和預期壽命,但研究人員發現,社會信任和聯系對幸福感的影響比人們想象的要大。
瑞典在北歐國家中排名倒數第二,僅高于挪威,排名相對芬蘭、丹麥、冰島等北歐鄰國稍低的原因涉及多方面社會、政策及結構性因素的綜合影響。
一
難民政策引發的社會矛盾與治安問題
1. 寬松的難民政策導致社會沖突
瑞典自2016年起實施的《難民法案》放寬了對年輕難民的接收條件,允許高中教育程度的難民獲得永久居留權,并延長臨時居留期限。這一政策導致大量來自中東和非洲的難民涌入,但文化差異、語言障礙及教育水平差距使難民群體難以融入本土社會,加劇了社會矛盾。
2. 治安惡化與犯罪率上升
難民涌入后,瑞典的治安問題顯著加劇,包括搶劫、槍擊和性犯罪案件頻發。例如,瑞典的強奸案件統計標準較其他國家更寬泛(涵蓋更多性侵犯行為),導致數據偏高。此外,司法體系對犯罪的寬容態度(如短刑期、監獄條件優渥)也削弱了法律威懾力。
二
青年群體幸福感低于老年群體
1. 代際幸福感的顯著差異
根據《世界幸福報告》的分年齡段排名,瑞典老年群體(60歲以上)的幸福感位居全球前列,但青年群體(30歲以下)的排名大幅下滑至第18位。這種差異主要源于青年對治安惡化、就業壓力及社會矛盾的不滿,而老年人則更受益于穩定的福利體系。
2. 信息環境與心理壓力
青年群體更容易受負面新聞(如社會沖突、難民問題)影響,且對未來的經濟前景和職業發展缺乏信心,進一步拉低了整體幸福感評分。
三
與其他北歐國家的對比劣勢
1. 芬蘭的全面領先優勢
芬蘭連續8年蟬聯榜首,其成功歸因于更高的社會信任度(如失物歸還率)、更均衡的教育與醫療資源分配,以及對移民群體的包容性政策。相比之下,瑞典的難民融合問題削弱了社會凝聚力。
2. 丹麥與冰島的穩定性
丹麥通過高效的福利分配和低貧富差距保持高排名;冰島則依托緊密的社區關系和極低犯罪率維持社會和諧。而瑞典近年因治安問題成為北歐的“反面教材”,甚至被丹麥首相公開批評。
四
抗疫政策失敗的社會影響
瑞典在新冠疫情期間采取“群體免疫”策略,未實施嚴格封鎖措施,導致感染率和死亡率顯著高于鄰國。截至2020年底,瑞典以約8000人死亡為代價宣告抗疫失敗,引發公眾對政府能力的質疑,長期影響了民眾的安全感與生活滿意度。
五
經濟與福利體系的隱性壓力
盡管瑞典的福利體系(如免費教育、高額育兒補貼)仍是幸福感的重要支撐,但難民潮帶來的財政負擔(如福利依賴)加劇了本土居民的不滿。此外,青年就業市場競爭激烈,部分行業因自動化轉型面臨失業風險,削弱了經濟層面的幸福感。
瑞典排名第四的背后,是難民政策失誤、代際矛盾、治安問題及抗疫失敗等多重挑戰的疊加。盡管其高福利制度和自然條件仍支撐著較高的幸福感,但社會裂痕的擴大使其在北歐國家中的相對優勢減弱。未來若需提升排名,需在難民融合、青年政策及公共安全領域進行系統性改革。
同時,研究人員還發現,相信他人善意和自己感知到的幸福感之間存在很強的相關性。總的來說,人們常常低估他人的善意,比如,如果有人會歸還丟失的錢包。這會影響幸福感。錢包歸還給失主的幾率幾乎是人們假設的兩倍。然而,與美國相比,北歐國家更多的人相信丟失的錢包會被歸還(而且更多的人可能會歸還錢包)。
“你越相信他人的善意,或者換句話說,越信任他人,你的個人幸福感和集體幸福感就越高,”德內夫說。“北歐國家和斯堪的納維亞國家在相信他人善意和實際花錢方面表現更好。”
報告發現,通過定期與他人共進晚餐等行為保持強烈的社區意識可以提高社會信任和幸福感。
“這不是因為 GDP 高和預期壽命最高,”德內夫談到這兩個國家時說。 “他們確實花時間與他人共進晚餐和午餐,交朋友,而這些并沒有被社交媒體蠶食,所以我們從數據中發現了這一點。”
該報告每年由牛津大學幸福感研究中心與合作伙伴(包括蓋洛普、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網絡和一個無償分析調查結果的編輯委員會)共同發布。
當德內夫深入研究芬蘭為何能保持領先地位時,發現了一些讓他們從北歐同行中脫穎而出的東西。
“他們滿足于更少,”他說。“他們擁有的更少,但他們更滿足于更少。他們對自己所擁有的更滿意。”
以下是全球最幸福的 10 個國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