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近日報道,針對美對我產品再次加征10%關稅,中方實施反制。這次對美加征關稅的領域,集中在農產品。對于中美農產品貿易的特殊性,一句話就可以概括: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農產品進口國,美國是全球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中國,是美國農產品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占美農產品總出口近1/5。美國是大豆生產大國,其國內消費量有限,有一半左右的產量依賴出口國際市場。隨著我們畜牧業的發展,我們對大豆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
美國總統特朗普(資料圖)
在特朗普加征關稅的消息傳來后,中國迅速用了三招措施反制美國關稅,精準打擊了美國的“七寸”。第一項,針對農業領域,15%的禽肉關稅和10%的牛肉關稅直指特朗普票倉——艾奧瓦州每年對華出口大豆占其總產量60%,堪薩斯州牛肉出口40%依賴中國市場。而針對特朗普上一個加征關稅行為,中國對農業的反制已經有了效果,近日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玉米市場交投最活躍的5月合約收于每蒲式耳4.81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下跌12.5美分,跌幅為2.53%。
近日數百家美國牛肉企業的“對華出口資格資”正式到期。這一次,我們暫時沒有選擇續簽。這一招狠狠卡住了美國牛肉產業的脖子。因為不論是美國那邊的供貨商,還是中國這邊的收貨方,都不愿意在新協議續簽之前達成交易。這是很正常的,大家都是出來做生意的,誰又愿意讓自己的產品出在風險之下呢。按照美國農業部的統計,近半個月來,美國牛肉在華銷量可謂一路下跌:從上周的200噸到這周的54噸,這銷量直接奔著清零去了。
美國總統特朗普(資料圖)
原因是什么?美國牛肉貿易協會方面發布聲明認為,由于近日中國政府沒有續簽,美國牛肉廠商對華出口資格,導致中國買家拒絕在此情況下,向美國供應商下單。據了解這種出口資格,一般是每個周期審核一次,審核通過了,相關外企的產品才有資格進入中國市場。翻閱中國海關總署的官網,我們發現大量的美國牛肉出口企業,其注冊信息已經失效,注冊狀態顯示為“超期”。
事實上,由于特朗普不顧中方勸阻,執意對華加征關稅,中美之間多領域的貿易往來,都面臨著巨大的不確定性,受到沖擊的并非只有牛肉,還包括豬肉、大豆以及液化天然氣等等。美國能源出口商就在抱怨,他們已經連續40天沒有收到來自中國的液化天然氣訂單。現在局勢已經非常明了,如果特朗普執意要我行我素,那么長期拖下去,損失最大的一定是美國。以農產品和能源為例,中方這些年一直在優化進口配置,避免在進口端形成單一依賴。
牛肉(資料圖)
而且美國的關稅大棒不僅揮向中國,更將加拿大、墨西哥、歐盟、韓國、日本等傳統盟友推向對立面。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已經宣布對1550億加元的美國商品加征25%關稅,重點針對共和黨控制美國農業州的農產品與工業制成品。墨西哥總統辛鮑姆則以“維護尊嚴”為由,對美國汽車、鋼鐵實施報復性關稅。歐盟雖然目前還未立即跟進,但歐盟已經多次發出制裁警告,同時歐盟經濟火車頭的德國也已亮明態度,若美國繼續升級沖突,反制措施將不可避免。
最后美國的單邊主義關稅政策違背了自由貿易原則,破壞了全球經濟治理的多邊合作機制。“一方面,美國的貿易伙伴可能會對美國的關稅措施進行反制,導致全球貿易摩擦升級,破壞現有的多邊貿易體制和規則;另一方面,各國可能會重新調整貿易策略,加強區域貿易合作,推動貿易多元化發展,從而改變全球貿易的流向和布局。”王靜文說。這將促使全球產業鏈在區域化和本地化方向上加速調整,進一步影響全球產業分工和經濟合作模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