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退出北約,難道真就只是傳言?
盡管特朗普對此只字未提,但從其不斷批評北約的舉動和馬斯克等人的推波助瀾來看,這種發展似乎并不是空穴來風。
一旦退出北約成為現實,那美國豈不是更像孤家寡人了嗎?歐洲又怎么可能會在被關稅制裁的節骨眼上坐視美國脫離集體?
或許這種傾向仍摻雜迷霧,但從俄羅斯近期的拉攏舉動來看,美國肯定是在圖謀大事,而且針對的對象就是中國!
美國的退約信號
自從特朗普入主白宮以來,美國和北約的關系就每況愈下,直到現在甚至都有了撕破臉皮的局勢。
在特朗普看來,要不是美國這邊出錢出人出力,歐洲的國防就會“不堪一擊”,而且這些所謂的歐洲盟友,其實就是依附美國的吸血蛀蟲。
為了改變這種“不對等關系”,美國一直都在致力于讓北約盟國提高軍費開支,要是對方選擇不付錢的話,那美國也將不再幫其防御。
如果把這一點和近期美國發布的對等關稅結合起來看,特朗普確實是下了決心要徹底改變美歐關系,至少也得讓歐洲變得更有“誠意”一些。
礙于美國的威勢,盡管某些北約盟國做出了讓步,但大多數依然無法接受這樣的發展,畢竟這種現狀就是歐洲在很多國際事務中聲援美國的代價。
在這樣的節骨眼上,美俄關系也在不斷升溫,所以特朗普為了盡快促成俄烏談判,順帶解決歐洲問題,就悄悄地在美國內部釋放出了“退出北約”的信號。
作為特朗普的“第一兄弟”,馬斯克直接就在3月9日發出強力聲援,并且還強調“最好讓美國立刻就退出”,因為美國沒有理由替歐洲買單。
無獨有偶的是,美國聯邦參議院邁克·李也是同樣的看法,他甚至覺得北約只是一個“冷戰遺物”,并且早就該被時代拋棄。
在此起彼伏的退約風聲中,特朗普的目標也愈發明確,只是當今的美國總統,其實并不具備這樣的權利。
雖然北約方面沒有針對美國退約做出過相關條款,但美國國會的《北約支持法案》和當時拜登簽署的《國防授權法案》都是極大的阻礙。
“美國總統不得從北約中退出”,“退出北約需要獲得參議院2/3的支持”,都表明著美國退約前路漫漫。
然而,特朗普近期的“一言堂”舉措已經不在少數,沒人敢認定他不會繼續擴散自己的野心。
就算美國正因為對等關稅飽受國內外的聲討,但特朗普仍舊是美國總統,且擁有著專屬的政治利益集團,只要共和黨有心推動,那民主黨顯然是難以阻攔。
這一情況對于歐洲來說更是煎熬,如今對等關稅臨近,他們還要受壓提升軍事開支,如果他們真的有錢的話,可能早就同意了特朗普的想法。
可要是美國真正退出北約,那這個組織和名存實亡也無任何區別,脫離了美國的歐洲,不僅要蒙受俄羅斯帶來的陰霾,更要在經濟上繼續受挫。
當壓力全部給到歐洲之后,國內外政客也紛紛開始好奇:特朗普到底是為何想退出北約,他就不怕讓美國淪為“孤軍”?
俄方態度說明美國心思
4月1日,普京在莫斯科親切會見了王毅外長,針對中俄未來關系走向,王毅外長也是給出了“三大特質”的說法。
世代友好,永不為敵;平等相待,合作共贏;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
如果僅僅是從中俄關系升溫來看,似乎并看不到此事和美國有什么關系,但需要我們注重的一點是:王毅外長是“受邀”訪問俄羅斯的。
美俄關系正在升溫,俄羅斯為何要選在這個時機拉近中俄關系,難道普京不希望俄羅斯早日脫離美國制裁嗎?
對于未來局勢走向,出于歷史因素考慮,俄羅斯顯然無法完全信任美國,所以普京必須做出更多準備,以防美國對亞洲徐徐圖之。
如果普京的選擇仍不能使“美國準備全力針對中國”的未來變得清晰,那不妨看看美國近期的舉動。
在多極化局勢中,任何國家都會以各種形式拉幫結派,以此應對未來世界任何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
美國和歐洲、日韓、菲律賓的關系;俄羅斯和朝鮮、白俄、伊朗的關系;甚至于中國和非洲、東南亞等勢力的關系,都是明顯的答案。
如果美國退出北約,那么他們將進一步失去歐洲的助力,所以特朗普的退約,極大概率是為了讓美國提升在其他組織中的凝聚力。
就拿七國集團和奧庫斯組織舉例,可以看出美國正在挑選“更加稱職且更具實力”的盟友,與其像北約、歐盟那樣一大幫人勾心斗角,倒不如讓美國盟友變得“精銳化”。
一旦特朗普可以篩選出在任何國際事務中都愿意和美國站在一起的幾方勢力,那他的下一步舉措會針對誰?
美俄關系正在升溫,中東也有以色列當馬前卒,那概率最大的毫無疑問就是中國,畢竟美國一直都把中國當作“首要敵人”。
這當然不是空穴來風,因為歐洲在經濟方面之外,很難對中國形成有效威脅,因此像日本、韓國、印度、菲律賓、澳大利亞這樣的勢力,就成了最佳的拉攏對象。
美國和這些勢力的關系本就不壞,如果再讓他們更上一層樓的話,那中國的整條海岸線都將遭受極大的威脅。
就拿3月24月菲律賓軍方表態來看,他們正準備和美軍開展一場為期三周的聯合軍演,且一年中將會分為兩個階段進行。
另外在澳大利亞方面,美陸軍也正在籌備新一輪“護身軍刀”軍演,并且還打算利用堤豐導彈系統進行實彈演練。
看來美國不只是想通過第一島鏈圍堵中國,甚至還想繼續利用澳大利亞對中國南方航運形成威脅。
一旦中美爆發正面沖突,雙方斗爭不會只在臺海區域,更不會局限于軍事方面,未來戰場將是一個更加廣闊的棋盤。
看到這里,“普京邀請中方拉進關系”和“特朗普籌謀退出北約”就有了一條清晰的脈絡,而中方也將在未來對美國做出更多防備。
然而,在美國全面爆發抗議活動的節骨眼上,特朗普是否敢冒天下之大不韙退出北約,仍舊要打上一個問號。
或許美國會因為局勢暫停很多舉動,但特朗普對華敵視的心態是不會變的,而中方也不會把希望寄托于美國的幡然醒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