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一部分人先健康起來
文/周鐵再
“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曾經如一聲號角,奏響了中國經濟騰飛的激昂樂章。而如今,“讓一部分人先健康起來”,同樣承載著時代的使命,成為一場意義深遠的革命。
在今年的兩會中,體重管理被鄭重提出,這一舉措猶如一顆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層層漣漪。隨著國家的重視,一系列配套措施也將逐步落地。這意味著國家已經行動起來,要為國民的健康保駕護航,不再任由體重毫無節制地增長,因為這不僅關系到個人的生活質量,更與整個民族的未來息息相關。
每個人的體重,遠不只是簡單的胖瘦、輕重的概念,其核心在于對健康與否的深刻認知;每個人的體重管理,也不是僅僅依靠控制飲食量和質量的規則約束,而是一場關乎家國情懷與民族強盛的認知升華。它是我們對自身和國家發展責任的覺醒,是從日常生活的點滴中對民族命運的擔當。
回顧我的人生歷程,身高1.76米的我,38歲之前一直吸煙,那時體重維持在130斤左右。在38歲成功戒煙后,體重自然增長到140斤,并長期穩定在這個水平。從自身經歷得出一個切實的結論:吸煙的人戒煙后,體重通常會增加10斤左右。在后續的漫長歲月里,我能始終將體重保持在健康的140斤上下,這背后有一些切膚之感悟。
一、以書為友,智啟健康
讀好書,對我而言,書早已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甚至如同餐桌上一道誘人的美食。全家人圍坐吃飯時,當過兵的我吃飯速度較快,吃完后便在餐桌旁看書,直到家人都用餐完畢再去收拾。這樣做,一方面能利用零碎時間學習,充實自己;另一方面,也能為家中后輩樹立熱愛學習的榜樣。讀書與體重看似并無直接關聯,實則不然。表面上看,讀書的行為發生在吃飯之后,但本質上,讀書是一種思考的過程。只有通過廣泛閱讀,深入思考,才能形成清晰的認知和正確的價值觀。當我們的思維變得敏銳而深刻,就會明白飲食不僅僅是滿足口腹之欲,更是維持生命健康的重要環節。我們會懂得如何選擇食物,避免因盲目進食而帶來健康問題。正如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在飲食這件事上,讀書能讓我們“思明白”,進而“知如何端碗”。人不同于動物,不能僅僅憑借本能進食,而要用智慧去引導飲食行為。讀書帶來的最大收獲,便是讓我們學會靈活思考,學會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做出正確的選擇。年少時,人們比拼的或許是聰明伶俐;年輕時,比拼的是勤奮努力;而年老時,比拼的則是一生積累的修養。讀書能武裝我們的頭腦,進而指揮我們的嘴巴,讓我們少吃對健康不利的食物,避免因錯誤飲食引發疾病和麻煩。
二、心懷善念,德潤健康
做好事,是一種發自內心的選擇,也是保持身心健康的秘訣之一。追逐夢想,需要滿懷熱忱和情懷,這樣的夢想才具有真實的力量;做事,唯有堅守初心,才能收獲理想的成果。無論擁有權力還是財富,沒有人是真正的愚笨之人,但最怕的就是聰明反被聰明誤,自視甚高。其實,我們都應該秉持一顆感恩之心,這是做人的根本。當我們以感恩為出發點,去認識和感受這個美好的時代,自然而然就會默默去做那些對社會、對他人有益的事情。落實到日常生活中,感恩就是要銘記每一個幫助過我們的人,并盡力去回報他們的恩情。人心就像一桿最精準的秤,我們做的每一件事,無論是傷害他人還是幫助他人,最終都會得到相應的回應。如果我們每月拿出幾百元去做善事,幫助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人,雖然花費的可能是節省下來的錢,但內心會感到無比地踏實和滿足。這種良好的心態能讓我們心情舒暢,身體機能也會隨之處于良好狀態,氣血充盈,新陳代謝順暢,營養吸收均衡,身體自然就會保持健康,既不會因肥胖而行動不便,也不會因營養不良而面色憔悴。如此一來,何樂而不為呢?做好事不僅是對他人的關愛,更是對自己健康的投資,是一種雙贏的生活智慧。
三、食之有道,家系健康
吃好飯,在這個和平繁榮的時代,我們享受著富足的生活,就連家養的寵物都常常因為營養過剩而體態豐腴,甚至引發肥胖相關的疾病,更何況是人類呢?想要保持健康的體魄而不被肥胖困擾,有兩個關鍵因素必須把握。其一,要用心愛護家人,營造溫馨和睦的家庭氛圍。只有家人之間感情深厚,相互關愛,才會有人愿意為你精心烹制健康美味的飯菜。從年少時一起成長,到年輕時不離不棄,再到年老時相互陪伴,濃濃的親情是家庭幸福的基石,也是健康飲食的保障。倘若家庭關系淡漠,只能依靠外賣解決一日三餐,長此以往,健康必然會受到威脅,甚至可能會“被外賣掉”自己的健康。其二,要重視與老百姓的關系,他們是我們生命健康的堅實后盾。老百姓辛勤勞作,種植和養殖的食物大多不使用農藥、化肥、添加劑和雜亂的調味品,采用傳統的種養和烹飪方式,為我們提供了最天然、最健康的食材。然而,要與老百姓建立起深厚的情誼,絕非易事,這不是短時間內能夠做到的,也不是靠一點小恩小惠就能達成的。我們必須真心實意地為老百姓著想,將好事、實事持久地做到他們的心坎里,只有這樣,才能贏得他們的信任和支持,從而獲得有益于身心健康的食材。在飲食方面,我們不能盲目相信一些所謂專家的片面之詞,要有自己的判斷和思考。
四、奔跑不止,動鑄健康
跑好步,我對跑步的熱愛,并非源于對馬拉松的追求,而是與我長達20多年的兵營生活密不可分。在部隊的日子里,我養成了跑步的習慣,經過長時間的實踐,也逐漸總結出了一套科學的健身方法。跑步的益處,只有堅持跑上幾十年,跑出十萬八千里的路程,才能真正體會和領悟,否則,就只能人云亦云,無法真正理解其中的奧秘。在我眼中,跑步是一件無比美好的事情,它有著獨特的魅力。跑步可以像食物一樣,給予我們能量和活力;可以像書籍一樣,讓我們在奔跑中思考人生,收獲成長;可以像醫生一樣,幫助我們保持身體健康,遠離疾病;甚至可以像親密的愛人一樣,陪伴我們度過每一個孤獨或快樂的時刻。人生充滿了各種可能性,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即使是乞丐,他們身上也有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品質。在體重管理這件事上,每個人都擁有主動權,體重的控制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就像“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堅持跑步需要長期的毅力和決心,只要我們能夠堅守這份信念,就一定能收獲滿滿的自信和健康。跑步,不僅是身體的鍛煉,更是心靈的修行,是對自我的挑戰和超越。
站在2025年的春天,回首過往,展望未來,我深刻地認識到,體重管理絕非僅僅是簡單的卡路里計算,它需要我們從多個方面入手,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組合拳”。它蘊含著我們對生命的敬畏之情,因為健康的身體是生命得以延續和綻放光彩的基礎;它承載著對歷史的銘記,回顧過去,我們更加明白健康對于個人和民族發展的重要性;它更體現了對當下生活的珍惜,只有珍惜每一個當下,積極踐行健康的生活方式,我們才能擁有美好的未來。140斤的體重數字或許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有所波動,但在我們心中,永遠有一個天平,它稱量著那些比肉體更加永恒的精神重量。這種精神重量,是對健康生活的執著追求,是對家國責任的勇敢擔當,是我們在人生道路上不斷前行的動力源泉。讓我們以健康為起點,攜手共進,開啟充滿希望和活力的時代新征程。
【作者簡介】周鐵再(男),河南省盧氏縣人,二十三年從軍路,戎馬半生一世緣。2006年5月的某一天,突想用文字記錄些生活感受,于是就這樣做了,樂此不疲,與朋友共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