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青年報報道,關于美國國會參議員戴恩斯訪華一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3月21日下午在例行記者會上應詢表示,中方歡迎戴恩斯參議員訪華,也歡迎包括國會議員在內的美國各界人士訪華。關于戴恩斯此訪是否將為中美兩國領導人會晤做準備,毛寧表示,中方一貫認為,中美關系保持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符合兩國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國際社會的普遍期待。美國蒙大拿州參議員史蒂夫·戴恩斯在社交平臺上宣布了他將訪問中國的消息。
史蒂夫·戴恩斯(資料圖)
戴恩斯在美國共和黨內頗具影響力,長期活躍于美國政治舞臺,和前總統特朗普關系緊密。此次訪華前,戴恩斯公開表示,希望能增進美中友好貿易關系,助力美國更多商品出口到中國。為啥他會有這樣的想法呢?這和美國當下的經濟狀況脫不了干系。拿2024年的數據來看,美國對外貿易逆差達到了數千億美元之多,其中對華貿易逆差占了相當大的比重。美國部分政客就想著通過擴大對華出口,來扭轉貿易逆差的局面,戴恩斯的這番言論,正是反映了美國部分政治勢力的訴求。
然而,戴恩斯的訪華之行并沒有像預期的那樣順利推進。在他結束訪華的時候,留下了兩句強硬的話語。第一句,他引用特朗普的言論,要求中方馬上行動,阻止芬太尼類藥物流入美國,宣稱要終結這類藥物對美國民眾的影響。第二句,則是警告中國,如果不阻止芬太尼流入美國,中美在關稅問題以及雙邊關系問題上,很難展開對話。
但實際上,在芬太尼管控這個事兒上,中國早就展現出了十足的誠意,也一直在積極作為。早在2019年,中國就成為了全球第一個正式把芬太尼類物質整類列入管制的國家。從法律法規的制定,到執法監管的各個環節,中國都構建起了一套嚴密的管控體系。就拿海關部門來說,他們持續加大查驗力度,在2024年,海關就破獲了多起涉及芬太尼類物質的走私案件,有效地攔截了相關非法物品流入國際市場。而且,中國還積極和國際社會合作,分享芬太尼管控的經驗和技術,在國際禁毒合作當中,發揮著建設性的作用。
史蒂夫·戴恩斯(資料圖)
反觀美國,自身在毒品治理方面存在著嚴重的漏洞。美國國內毒品消費市場極為龐大,濫用藥物的現象泛濫成災。這背后的根源,是美國社會深層次的問題,比如說部分人群精神空虛,毒品預防教育做得不夠,醫療體系在成癮治療方面也存在短板等等。美國不去從自身找找原因,卻一味地指責中國,把芬太尼問題政治化,這背后其實隱藏著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
從經貿角度來看,美國在貿易問題上,對中國施壓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特朗普執政時期,美國單方面對大量中國輸美商品加征高額關稅,稅率一度高到25%甚至更高,這嚴重擾亂了正常的貿易秩序。中國被迫采取反制措施,兩國貿易摩擦不斷升級,雙方的企業和消費者都遭受了不小的損失。如今戴恩斯又拿芬太尼問題當籌碼,妄圖在經貿談判當中,迫使中國讓步,讓中國購買更多美國商品,開放更多市場,以此來緩解美國的貿易逆差。但這種把經貿問題和禁毒問題捆綁在一起的做法,既不合理,也不公正。
中美作為全球兩大經濟體,經貿關系那是緊密相連的。過去幾十年,中美貿易規模不斷擴大,給兩國都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也推動了經濟的增長。中國一直都是美國農產品、能源等商品的重要出口市場,美國企業在中國也獲取了豐厚的利潤。要是因為美國不合理的要求,導致貿易關系持續緊張,那損害的可不僅僅是兩國的利益,還會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造成沖擊,進而影響世界經濟的復蘇進程。
特朗普(資料圖)
再看看特朗普所說的,不“打”可以,但中方必須答應一個條件。這所謂的條件,大概率也是圍繞著美國自身的利益訴求,無論是經貿方面,還是在國際事務話語權等方面。但中國一直以來都秉持著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基礎上,積極推動與各國的友好合作。對于美國不合理的要求,中國絕不會輕易妥協。
此次戴恩斯訪華匆匆結束,還留下強硬言論,深刻反映出中美關系的復雜性。美國部分政客真應該摒棄錯誤觀念,用平等、理性、務實的態度,和中國展開對話與合作。在經貿領域,雙方理應通過建設性的談判,遵循市場規律和國際貿易規則,妥善地解決分歧;在禁毒等全球性問題上,應該加強合作,而不是相互指責,共同去應對挑戰。期待美國能夠正視現實,回歸理性,切實推動中美關系重回正軌,實現互利共贏的局面,這才是符合兩國人民以及世界人民共同利益的正確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