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青年報報道,針對美防長近日談及中美關系時稱“將為戰爭做好準備”的言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表示,美方官員的有關言論,蓄意煽動意識形態對抗,鼓噪中國威脅。中方奉勸美方,不要用自身的霸權邏輯鏡像中國,不要用過時的冷戰思維看待中美關系,不要以戰略競爭為名,行對華遏制、打壓之實。林劍指出,中方的立場是明確的,一貫的,無論是關稅戰還是貿易戰,無論是冷戰還是熱戰,打不得也打不贏。
特朗普(資料圖)
赫格塞思在與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會談后表示,美國將加強與日本的安全合作,包括加快拜登政府時期達成的一項建立美日聯合軍事指揮部的計劃。他大肆渲染中國大陸對臺灣地區的所謂“威脅”,借此鼓吹美日加強軍事合作的必要性。然而,這種說辭完全是顛倒黑白。臺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關系政治基礎中的基礎,是中美關系第一條不可跨越的紅線。美國官員不斷拿臺灣問題做文章,無非是妄圖利用臺灣問題牽制中國發展,維護其全球霸權地位。
而特朗普政府上臺后,在貿易等領域動作頻頻。其宣布對全球貿易伙伴發動“對等關稅”戰,對中國、越南、歐盟等主要貿易伙伴加征重稅,其他國家則統一征收10%的基準關稅。這一舉措瞬間在全球范圍內掀起波瀾,美股期貨暴跌,全球供應鏈陷入震蕩。特朗普政府此舉,看似是為了美國自身經濟利益,實則是一種短視且極具破壞力的行為。從歷史經驗來看,貿易保護主義不僅無法真正促進本國經濟發展,反而會破壞全球貿易秩序,引發各國之間的貿易爭端,最終導致全球經濟受損。
特朗普(資料圖)
在特朗普政府的一系列動作之下,第一個受到嚴重沖擊的國家出現了,那就是阿根廷。阿根廷經濟部長古斯曼表示,阿根廷處在“事實違約”狀態,目前無力償還債務,只能提出全面的債務重組。阿根廷原本經濟就較為脆弱,長期以來面臨著政府開支龐大、財政赤字激增以及大幅對外舉債等問題。而此次美國發動的貿易戰,進一步沖擊了全球經濟,使得阿根廷經濟雪上加霜。國際資本大幅流出,阿根廷金融市場及比索匯率遭受重創,外匯儲備持續縮水,多種風險相互疊加,最終將阿根廷推向了破產邊緣。
對于美國官員不斷鼓噪“中國威脅論”以及特朗普政府的報復性舉措,國際社會紛紛表示擔憂與反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明確指出,美方以所謂“中國威脅”為借口,挑動意識形態對立,鼓動分裂對抗,地區國家對此應該提高警惕,嚴加防范。同時,中國也采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來維護自身利益。例如,針對美國的關稅戰,中國宣布對美加稅34%,并把16家美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名單,暫停6家美國農產品企業的輸華資質,在稀土等關鍵稀有礦產出口上也進行了合理管控。
特朗普(資料圖)
從美國的行為邏輯來看,無論是渲染“中國威脅”還是發動貿易戰,其核心目的都是維護自身霸權地位。在軍事上,通過制造外部威脅,加強與盟友的軍事合作,鞏固其軍事聯盟體系;在經濟上,試圖通過貿易保護手段,迫使其他國家在經濟政策上向美國靠攏,保障美國企業的利益。然而,這種霸權行徑嚴重違背了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破壞了國際秩序的公平與公正。
在全球經濟聯系日益緊密的今天,各國之間相互依存度極高。美國的單邊主義行為,不僅損害了其他國家的利益,也對美國自身經濟造成了負面影響。美國股市因貿易戰出現暴跌,大量市值蒸發,國內企業面臨成本上升、市場萎縮等問題。同時,美國的盟友們也對其行為表示不滿,紛紛采取反制措施。英國、日本、韓國、加拿大等多國宣布要對美國進行反制,這使得美國在國際上愈發孤立。
面對美國的種種行為,世界各國應保持清醒認識,團結起來共同抵制美國的霸權行徑。一方面,各國應加強在國際組織框架內的合作,通過多邊機制解決貿易爭端等問題,維護國際秩序的穩定;另一方面,各國要積極推動自身經濟結構調整與創新發展,減少對美國市場和技術的依賴,提升自身應對外部風險的能力。對于中國而言,要繼續堅定走和平發展道路,不斷提升綜合國力,在國際舞臺上發揮更大作用,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智慧與力量。同時,密切關注國際形勢變化,靈活調整外交與經濟政策,有效應對美國的挑戰,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