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上海以心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鐘偉從創業開始就決定不做“跟隨者”,“我們所有的產品都是原創,也只有真正擁有自己的原創技術,我們才能擁有真正的護城河。”
十年磨一“瓣”,他們開發出全球首款聚合物人工心臟瓣膜,并已拿下150多項國際專利,成功筑起行業獨有的技術護城河。
2024“創·在上海”國際創新創業大賽
小微組
三等獎
以投代評
生物醫藥
以心醫療
項目名稱:高分子人工心臟瓣膜
這次在“創·在上海”國際創新創業大賽上,以心醫療一路闖進決賽,摘得小微組三等獎。相比獎項,鐘偉更看重的是信心的提升:“創業十年,我們經歷過無數至暗時刻,這個比賽讓我感受到,我們的方向是對的,行業也在認可我們的價值。”評委和投資人對他們的肯定,讓他更加篤定:“這條路不好走,但我們一定要繼續走下去。”
@上海科技:
請您先簡單介紹一下公司的基本情況以及本次的參賽項目、應用場景。
@鐘偉:
我們是一家專注心血管創新醫療器械的公司,所有產品都是國際首創。我們目前的主打產品是全球首款聚合物人工心臟瓣膜。
傳統治療方式要么開胸手術,要么采用機械或生物瓣膜,存在高成本、耐久性不足、需要終身服藥等問題。我們的聚合物人工瓣膜能解決傳統瓣膜的缺陷。
@上海科技:
您認為以心醫療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
@鐘偉:
我們的產品有兩個關鍵創新點:材料突破+結構設計突破。
首先是材料。長期植入人體的高分子材料,本身就是生物醫學材料領域的技術高地。現有的瓣膜材料,不是機械瓣,就是動物心包做的生物瓣。而我們的聚合物材料,既要耐用,又不能引發血栓,更要適應人體生理環境。
此外,新材料不能直接沿用舊的瓣膜結構,必須匹配全新的瓣膜形態和輸送系統。
我們從10年前開始攻關,做到了全球首創。目前,我們的瓣膜已經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鐘偉:
我們從創業第一天起,就決定不做“跟隨型”產品,我們的核心專利都是國際專利,經過嚴格的臨床驗證,實實在在讓患者受益的創新。
目前,以心醫療已經積累了150多項國際專利,只有真正擁有自己的原創技術,我們才能擁有真正的護城河。
@上海科技:
從科研到創業,您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鐘偉:
做科研,通常聚焦于一個具體的科學問題,目標是在這個點上走到全球最領先的位置。
@鐘偉:
但做器械和產品就不能只有一個亮點,產品必須整體成熟。在器械領域,你不必在所有方面都做到最領先,但必須確保安全、可靠、有效。我們對自己的要求是:至少在一個或多個關鍵點上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同時滿足安全性和可靠性。
這與大學里做研究有很大不同。在大學里,你可能花半年到一年時間就能發表一篇好文章,但在器械領域,你需要更全面的考量。
@上海科技:
在研發到技術轉化過程中,您有沒有經歷過什么至暗時刻?有沒有一個瞬間覺得“這次可能要失敗了”?
@鐘偉:
為什么說創業最重要的就是堅持?因為在創業過程中,你不可避免會遇到各種艱難時刻。但一旦選定了方向并投入大量資源,就很難輕易放棄,你必須堅持下去。
創業的困難不僅僅是技術上的,技術問題總有解決路徑。更難的是資金問題、團隊協作問題、供應商問題……各種問題接踵而至。但無論多難,你都得挺過去,想方設法解決,這才是創業真正的挑戰。
@上海科技:
這次在“創·在上海”創業大賽獲獎,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鐘偉:
信心。
心臟瓣膜項目是醫療器械中的一個小眾賽道,在大眾層面知名度不高。但這次比賽,評委們不僅專業,而且能理解我們的技術價值,并給出有針對性的建議。被專業投資人和專家認可,讓我們更堅定這條路是對的。
@上海科技:
如果用航海來形容你們的創業旅程,您覺得現在到了什么階段?
@鐘偉:
我覺得我們還在起步階段,如果把創業征途比作從上海走向世界的航海,那么我們才剛剛駛出吳淞口。雖然前面的路還很長,但我對前途充滿信心,未來一片光明。
企業及專家觀點不代表官方立場
作者:許織
拍攝:張繼東 后期:吳嬌
特別聲明:本文經上觀新聞客戶端的“上觀號”入駐單位授權發布,僅代表該入駐單位觀點,“上觀新聞”僅為信息發布平臺,如您認為發布內容侵犯您的相關權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