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橙旅游】2025 年清明假期,國內旅游市場蓬勃發展,鄉村旅游成為新亮點,文化節俗體驗提升游客體驗感,家庭出游、短途游、賞花游火熱,祭掃踏青帶動大小城市旅游活力,旅游市場呈現出多元繁榮的景象。5A 景區、國家級旅游度假區人氣高漲,城市和省份旅游熱度各有亮點,出入境游也迎來高峰。“非遺+旅游”模式帶動旅游市場強勢增長,促進文旅融合。
從2025年4月4日至2025年4月6日,清明假期共3天,游客行為監測與決策服務文化和旅游部技術創新中心(以下簡稱:技術創新中心)對全國5A景區(358家)、國家級旅游度假區(85家)、各城市、各省份的旅游市場接待情況,以及部分代表地區旅游市場抽樣情況進行監測,發現以下游客市場特征。
一、全國整體出游情況
2025年清明假期,國內旅游市場整體呈現出蓬勃發展態勢,煥發出勃勃生機,迎來了春日旅游的旺盛熱潮。經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清明節假期3天,全國國內出游1.26億人次,同比增長6.3%;國內出游總花費575.49億元,同比增長6.7%。交通運輸部最新數據顯示,清明假期三天,預計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約7.9億人次,創清明假期出行量新高。鐵路客運量預計約5377.6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8.2%。
二、5A級景區
清明假期期間,全國358家5A級旅游景區人潮涌動,技術創新中心監測的深度游客量(在景區停留1小時以上的游客人數,本部分“深度游”或景區“游客量”均指代此意)排名前50的景區共接待深度游客量1687.4萬人,平均每家景區接待深度游游客33.7萬人,平均每家景區每日接待深度游客約11.2萬人。對比2024年清明假期情況(同為3天),排名前50的景區共接待深度游客量數據增幅為11.6%,平均每家景區每日接待深度游客量數據增幅為10.9%。
表1 清明假期5A景區游客量TOP50
周邊好景盡收旅程,交通便捷暢行無憂。技術創新中心數據顯示,在深度游客量排名前50的景區中,有21家近程出游占比超過30%,有10家景區的到訪游客遠程出游占比超過30%。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故宮博物院、麗江古城等景區遠程游客占比超50%。交通的便捷性顯著提升了游客短假長游的體驗。如今,高鐵網絡已經覆蓋全國大部分縣市,將不同城市和景點緊密連接,極大地方便了假期出行。交通運輸部最新數據顯示,清明假期全國鐵路單日旅客發送量達2009.3萬人次,創今年以來單日旅客發送量新高,銀發列車、旅游專列密集開行,列車根據行進路線和旅客需求進行改造升級,旅途拍攝、歌舞表演,把車廂和景區連在了一起。值得注意的是,“2小時高鐵圈”成為了春游季最熱門的出游區域。根據途牛數據,周邊游引領清明旅游市場,出游人次整體占比40%。在出游行程的安排上,近50%的周邊游用戶選擇了2-3天的短途游。同時,打包旅游產品的預訂方面,跟團游和自駕游是途牛用戶更為青睞的周邊游方式,出游人次在周邊游中占比分別為38%和34%。
賞花登山“人從眾”,鄉村游體驗游成春日亮點。在清明假期的深度游客量TOP50景區中,城區賞花型景區和山岳型景區的熱度居高。同程旅行平臺數據顯示,清明假期期間賞花游目的地以武漢、洛陽、無錫、(上饒)婺源、伊犁、林芝、廣州等熱度最高。清明假期的賞花游主要以櫻花、牡丹、桃花等花卉品種的人氣最高,擁有相關熱門花卉的傳統目的地出游熱度上升明顯。杭州市西湖風景名勝區、南京市夫子廟-秦淮風光帶景區以及武漢市東湖風景名勝區躋身深度游客量前三名。其中,西湖風景名勝區的春色如詩如畫,正如“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的寫照,游客沉浸體驗繁花似錦,享受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樂趣。清明三天假期黃山共接待游客人數超9.5萬,同比增長26%,山上酒店賓館推出精彩紛呈的民俗體驗活動,景區為來山游客提供暖心服務,收獲了眾多中外游客點贊。此外,沉浸式旅游景區正逐漸成為新興熱點。文化和旅游部精選推出32條“花期鄉遇”主題鄉村旅游精品線路,串聯起大江南北花事勝景,帶游客追隨春天的腳步,開啟“鄉村四時好風光”,邂逅柳暗花明又一村。攜程數據顯示,境內鄉村旅游訂單量同比增長20%,民俗、賞花和古鎮游三大主題撐起半邊天。
年輕人出游熱情高漲,銀發族也成增長主力。根據技術創新中心的數據,在深度游客量排名前50的景區中,超過30%的游客年齡為30歲以下的景區達到41家,占比高達82%。這表明,年輕群體在出游中占據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尤其在選擇旅游目的地時,他們更注重旅行的性價比與便捷性。其中,根據同程出行數據,學生群體傾向于選擇網紅打卡城市,像麗江、南京、天津等地成為熱門選擇。在去哪兒平臺上,清明假期是節假日中,老年人酒店預訂占比最高的節日。今年清明假期,老年人入住酒店的訂單量較去年清明假期增長了三成以上,是增幅最高的群體。此外,去哪兒數據還顯示,今年清明假期,“年輕人+老年人”偕老游的預訂量同比增長16%。家庭旅游方式也在悄然發生變化,“陪爸媽去旅行”迅速走紅于各大社交媒體,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
三、國家級旅游度假區
清明假期期間,技術創新中心監測的國家級旅游度假區(85家),共接待深度游游客(在度假區停留2小時以上的游客人數,本部分以下簡稱“深度游”)1071.6萬人,其中排名前20的度假區共接待游客558萬人,平均每家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接待27.9萬人。對比2024年清明假期情況,排名前20的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共接待深度游客量及平均每家度假區每日接待深度游客量增幅均為13.6%。
表2清明假期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游客量TOP20
短途2-3天游成主流,“躺平式”旅游帶來新體驗。技術創新中心監測的85家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數據顯示,清明假期期間,游客在度假區的停留時間顯著增長,近程游客占比較高。在85家國家級旅游度假區中,近程游客占比達到30%以上的度假區數量達到49家。過夜游客占比超過50%的度假區數量達到32家。盡管清明假期僅有3天,越來越多的游客選擇了短途2-3天的行程,游客出行更加注重輕松與舒適,傾向于短暫而充實的假期。隨著“躺平式”旅游和休閑度假的需求上升,游客對溫泉、SPA類酒店以及本地民宿的興趣也不斷增長,成都、三亞、大理等目的地的熱度持續攀升,顯示出游客在選擇旅游目的地時,更加注重便捷與放松的心理,逐漸形成了更具個性化與高品質的出行趨勢。
高品質休閑游備受青睞,家庭出游成“標配”。根據同程出行數據,清明假期期間,家庭群體出游熱情持續高漲,“家庭”“家庭-親子”“家庭攜老”三類客群漲幅顯著,分別同比增長17.4%、24.5%和15.3%。相較以往“走馬觀花”式的匆忙行程,越來越多的游客開始追求輕松舒適、注重陪伴的旅行節奏,旅游度假區因其良好的生態環境、完善的配套設施與多樣的休閑活動,成為親子家庭游客的理想選擇。其中,主題樂園類目的熱度居高不下。途牛清明假期數據顯示,上海迪士尼、北京環球影城、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珠海長隆海洋王國、廣州長隆歡樂世界等主題樂園的“酒+景”自駕游、自由行套餐產品成為眾多親子家庭和年輕游客的人氣之選。親子互動、康養放松、節奏適宜的高品質旅行方式,逐步成為家庭游客的主流選擇,展現出假期出游正從“趕景點”的特種兵式向“重體驗”的休閑度假并舉發展。
四、城市和省份旅游熱度
清明假期期間,跨市深度游游客量(來自其他城市且在該城市停留6小時以上的游客人數,本部分以下簡稱“外地深度游客”)前30的城市共接待外地深度游客9589.1萬人,平均每個城市接待外地深度游客319.6萬人。對比2024年清明假期情況,排名前30的接待外地深度游客的城市其接待量及平均每個城市接待量增幅均為6.9%。與2024年清明節相似,TOP3熱門的城市分別是北京、成都和廣州。
表3 清明假期城市外地深度游客量TOP30
省域深度游游客量(省內各城市外地深度游客量加總去重,不考慮直轄市)前10的省區共接待9227.8萬人,平均每個省級目的地接待深度游客922.8萬人,相比2024年清明假期,同比增加10.9%。江蘇省、廣東省和河南省位列省域深度游客量前三位。
表4 清明假期各省深度游客量TOP10
一線城市火熱依舊,祭掃踏青帶動小城人氣。清明假期出行特征呈現旅游需求與返鄉祭祖雙重驅動的模式。一方面,春暖花開之際,游客踏青賞花、休閑度假的意愿高漲,短途游、自駕游、親子游等多元出行方式活躍,激發出強勁的旅游消費活力,推動一線城市出行熱潮。根據技術創新中心數據,北京、廣州、成都、重慶、杭州等大城市仍位列清明假期熱門旅游目的地TOP30。這些城市在假期期間不僅依托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完善的旅游配套,更通過豐富多樣的清明節俗活動、文化展演和民俗市集等特色場景,營造出濃濃的節日氛圍,吸引大量游客前來體驗傳統與現代交融的城市春日風貌;另一方面,返鄉祭祖作為清明假期的重要出行動因,也帶動了大量游客前往三四線城市及縣域地區。這些小城鎮不僅承載著濃厚的鄉情記憶與家族情感,也因祭掃、探親等傳統習俗而迎來客流高峰。隨著交通日益便利、地方配套不斷完善,小城“人氣值”持續上升,成為假期中不可忽視的“情感目的地”。
文化節俗體驗游備受青睞,“非遺+旅游”成為地方新亮點。同程旅行數據顯示,2025年清明假期,踏青、采茶、春日游園等清明節相關的傳統文化節俗體驗搜索熱度同比激增75%。在沉浸式體驗中感受春意、追尋鄉愁,推動傳統節俗煥發出新的旅游活力?!胺沁z+旅游”的發展模式逐步成為地方提升吸引力的新動力,各地紛紛推出獨具特色的非遺體驗活動。其中,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以“賞春花、看世遺、品文化”為主題,推出了“北京春日10大賞花勝景地”。該活動結合了北京中軸線、長城等世界遺產與賞花游,將非遺與春季賞花相結合,讓游客在享受春日美景的同時,體驗豐富的傳統文化,感受世界遺產之美,提升旅游的文化深度。這種“非遺+旅游”的模式不僅推動了旅游業的發展,也為非遺的傳承和保護提供了新動能,促進了文化的傳播和延續,實現了旅游和非遺的雙向促進,共同推動文化旅游產業的繁榮發展。
五、出入境游
4月7日,國家移民管理局發布最新數據,2025年清明節假期期間,全國邊檢機關共保障了621.2萬人次中外人員出入境,日均達到207.1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19.7%。這一數據顯示了清明節期間人員流動的顯著增長,反映了國內疫情防控措施優化后,人員往來的活躍度。
根據技術創新中心的數據,清明假期期間,入境深度游(指來自境外并在大陸城市停留6小時以上的游客)大數據顯示,排名前20的熱門城市共接待入境深度游客139.5萬人,平均每座城市接待約7萬人。入境深度游客量排名前三的城市分別是深圳、廣州和泉州。有56%的入境深度游游客停留時間達3天以上。
表5 清明假期城市入境深度游客量TOP20
表6 清明假期城市出境深度游城市TOP20
表7: 清明假期入境深度游客來源國家和地區TOP20
國內游客出行范圍擴大,亞洲地區繼續占據首選地位。清明假期期間,游客出行選擇以周邊旅游目的地為主。飛豬數據顯示,受益于清明假期的賞花盛景,櫻花季的日本、油菜花與杜鵑花的韓國,以及中國香港、泰國、新加坡等出境游目的地繼續領跑。同時,長途出境旅行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長。同程旅行平臺數據顯示,清明假期期間日本、俄羅斯、意大利、西班牙、荷蘭、德國等地酒店預訂熱度同比大幅增長,其中,日本的酒店預訂熱度同比增長超120%,俄羅斯同比增長超400%,英國、西班牙等目的地酒店預訂熱度同比增長超300%。周邊游與長途出境游的同步增長,體現出游客出行選擇的多樣化趨勢。
祭祖尋根傳遞情感紐帶,文化節慶體驗“圈粉”無數。清明節回鄉祭祖的流動在粵港澳大灣區表現得尤為突出,攜程數據顯示,清明假期期間,香港居民入境內地訂單量同比攀升35%,深圳、東莞、汕頭、汕尾等僑鄉憑借宗祠文化及特色美食成為港人尋根問祖的熱門選擇。清明假期,各大城市紛紛推出豐富多彩的節慶活動,巧妙融合傳統文化與現代旅游元素,打造了一場場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盛宴。例如浙江烏鎮在保留蠶仙巡游、蠶花廟會等傳統民俗文化活動的同時,還推出了話劇體驗、雅集打卡等游客喜聞樂見的新活動;河南開封策劃推出了30余項文旅活動,展示北宋民俗,讓廣大游客過足文化癮。這些活動不僅展示了各地深厚的歷史底蘊,還為游客提供了沉浸式的文化體驗,吸引了眾多國內外游客踴躍參與。
數據說明:
(1)本文數據主要來源于游客行為監測與決策服務文化和旅游部技術創新中心監測數據。(2)景區、度假區深度游客量是指離開常住地10公里、6小時以上,且在景區、滑雪旅游度假地停留1小時以上,在度假區停留2小時以上的游客人數,1人多次進出目的地計為1人。(3)城市外地深度游客量是指離開常住城市10公里且在目的地城市停留6小時以上的游客人數,1人到訪城市多個目的地或停留多天計為1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