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京報網報道,近日,中國公共外交協會在北京國際俱樂部仙鶴廳舉辦“臨甲7號沙龍”交流會,邀請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李稻葵院長圍繞中國全國兩會精神與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做主旨發言。李稻葵表示,美國的限制可能會使中國的技術進步略微受到一些挑戰,但在更多情況下可能會適得其反,反而幫助中國加快自主創新的速度,華為的技術突破就是很好的例子。而由于限制中國用戶,美國本身的一些良好通用技術反而損失大量用戶。
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期間,挪威商學院戰略學教授、前諾丁漢大學商學院(中國)院長卡爾?費對北京日報客戶端表示,美國對中國的技術封鎖,短期內會給中國帶來沖擊,但從長遠視角看,這反而會促使中國大力發展自身薄弱技術,進而提升競爭力。然而,全球各國間缺乏技術合作,尤其是美國阻礙技術流動、設置關稅等行為,嚴重阻礙了全球技術的整體進步。他進一步表示,世界正走向更分裂的局面,這雖不利于全球合作,但為中國與歐洲增進合作創造了契機。
中美科技戰(資料圖)
對于美方的行徑,中國政府已經多次闡明嚴正立場。近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美將多家中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事答記者問。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中方注意到有關情況。美國持續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濫用出口管制措施,將多家中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中方對此堅決反對。美方此舉意在打壓遏制他國實體,剝奪他國發展權利,將嚴重損害相關實體合法權益,破壞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
在全球關鍵礦產領域,美國極盡巧取豪奪之能事,試圖搶奪中國占據的主導地位,其野心早已昭然若揭。彭博社近日刊發評論文章警告稱,如此這般尋找關鍵礦產的美國,當心可能“走火入魔”。美國有15種關鍵礦產的供應仍100%依賴進口,其他29種礦產的供應超過50%依賴進口。近段時間以來,中國還對用于電腦芯片和國防應用的鎵、鍺和銻等相關物項實施了一系列出口管制。但彭博社認為,特朗普想要在飽受戰火蹂躪的烏克蘭開采“礦產財富”的夢想,無疑是一種“危險的分心”。
稀土資源(資料圖)
美國如此重視稀土,一方面是美國自身稀土資源匱乏,另一方面是目前稀土生產幾乎被其他國家壟斷,美國急需穩定的供應渠道以保障自身在高科技和國防領域的發展。像在導彈的精確制導系統、戰斗機的高性能發動機等核心軍事裝備的制造中,稀土都是不可或缺的關鍵材料。尤其是,美國想要擺脫對華的稀土依賴,實現自身技術產業和軍事裝備的“自給自足”,以增加談判籌碼。
中國掌握著全球超過九成的稀土精煉能力,這可不是一時半會能追得上的優勢。中國的煉廠遍布全國,技術成熟,成本低,效率高。光是建一個煉廠,在美國就可能比中國貴出三倍以上,還得面對環保審查、法律訴訟,走個流程幾年都不一定批得下來。更別提人才問題了。美國幾十年來制造業空心化,精煉稀土這種“臟活累活”早就沒人愿意干了。
特朗普(資料圖)
美國這場“礦產焦慮”,表面看是資源爭奪,實際暴露了產業空心化的硬傷。反觀中國,從礦山到實驗室再到工廠,早已形成完整鏈條。歷史早就證明:靠威脅盟友、搞技術封鎖,不如自己練好內功。畢竟,沒人能靠“卡脖子”當上真正的老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