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膜瘤起源于腦膜組織,約92%的病例為良性腫瘤,僅有極少數呈現惡性特征。"王健主任解釋。這類腫瘤生長速度緩慢,早期多無明顯癥狀,常通過體檢影像學檢查被發現。需要關注的是,部分腫瘤因生長位置特殊(如壓迫視神經或腦干),可能引發頭痛、視力模糊等功能障礙,需及時干預。
針對需要治療的腦膜瘤患者,王健主任團隊采用?影像引導微創介入技術?,通過股動脈穿刺建立毫米級治療通道。"這種技術可直達病灶區域進行介入栓塞或消融,相比傳統開顱手術,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的優勢。"他補充道。臨床數據顯示,該技術對中小型腦膜瘤的控制率超過85%,且能有效保護周圍神經功能。
48歲的李女士(化名)因持續性頭痛、右眼視力下降就診,MRI檢查顯示右側蝶骨嵴腦膜瘤(直徑3.2cm),腫瘤壓迫視神經導致視野缺損。王健主任團隊經多學科會診后,為其施行?三維影像導航下經導管腫瘤栓塞術?。術后3天李女士頭痛緩解,1個月后視力恢復至0.8,隨訪2年未見腫瘤復發。
"選擇治療方案需綜合考慮腫瘤位置、大小及患者身體條件。"王健主任強調,"對于無法耐受全麻手術或腫瘤位置深在的患者,微創技術能顯著提高治療安全性。"
腦膜瘤診療建議:
1、定期隨訪觀察?:無癥狀且體積較小的腫瘤可每6-12個月復查MRI。
2、癥狀導向干預?:出現神經壓迫癥狀或腫瘤體積年增長>2cm需積極治療。
3、個性化方案制定?:結合患者年齡、基礎疾病等選擇手術/放療/介入治療。
專家提醒:? 王健主任建議,若出現持續頭痛、癲癇發作或進行性神經功能障礙,應及時進行頭顱MRI檢查。隨著醫療技術進步,多數腦膜瘤患者可通過規范化治療獲得良好預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