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晚,三位女大學生駕駛小米汽車發生車禍不幸離世,案件疑點重重,直到現在受害者家屬還對車禍存在諸多疑問。
如今該事件終于有了新后續,安徽省公安廳介入處理,然而就在這時,小米的多位高官突然集體發聲,網友炸開了鍋,這釋放了什么信號?車禍事件要迎來終章了?
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內
遮遮掩掩的,有什么不能直接說?
3月29日晚,3名女大學生駕駛小米su7,在銅陵樅陽高速發生碰撞后爆燃,三名女學生葬身火海,遇難者家屬王女士通過社交平臺控訴小米公司事發后沒有主動聯系家屬,并質疑車輛存在安全設計缺陷,導致車門鎖死、電池爆燃阻礙救援。
事發之后不少網友都在張望,期待“雷總”的回復,可等了兩天小米都不回應,網友的風向就開始變了,從一開始的張望到質疑、討伐小米和雷軍,迫于輿論壓力,4月1日晚上雷軍終于回應了。
他強調小米是不會逃避責任的,他們正在對該事故進行調查,等有結果了會第一時間告知大眾,與此同時小米高層人員王騰和王化也對該事故進行了回應,三人都著重強調了小米是不會逃避責任的。
可盡管有這三位的保證,外界對雷軍和小米的罵聲還是只增不減,大眾關注的是什么?是事情真相、責任劃分,而不是遮遮掩掩、模棱兩可的回應,發生這么大的事情,3條活生生的人命沒了,還不值得小米第一時間發聲嗎?
拖拖拉拉到4月1日晚才回應,這點讓不少網友始終無法接受,尤其是在事發之后,有關這件事的調查,各方回應都顯得遮遮掩掩的,既然這件事都已經鬧得全網皆知了,那還能有什么事是大眾不能知道的嗎?
在這場事故中,吵得最兇的就是關于責任方的定責,受害者家屬不止一次發文質疑小米,認為小米才是責任方,從車門鎖死到小米公布的車禍數據,都存在種種疑點,盡管小米方面已經給出回應,但網友似乎并不買單。
從事情發生之后,外界黑小米、罵雷軍的聲音就一直存在,直到現在還有,可大家想過沒有,一味地去指責雷軍并沒有用,他只是個賣車的,你追著他不放有什么用?現在大眾想要的只是一個真相。
盯著雷軍不放的,假如現在小米方公布了一個調查結果,說在此次事故中小米無責,是駕駛員操作不當才造成了悲劇的發生,這樣的結果又會有幾個人買單呢?發生這么大的交通事故,不應該是警方最先介入調查嗎?可真實情況又是什么樣的呢?
疑點重重,大眾很好騙?
按理說發生這么大的車禍,最先介入的應該是警方,可事發之后在網上發聲的只有受害者家屬和小米方,難道警方不應該發個公告說明一下嗎?警方是否已經介入調查的消息,還是從小米和受害者家屬這邊知曉的。
都說未知全貌,不予評論,但事發之后真實情況不及時公布,這才更容易讓大眾多想,為什么要遮遮掩掩的,難道這里面還有什么不為人知的內幕?這是大眾的第一個雷點。
然后就是受害者家屬在事發之后,多次發布動態指責、控訴小米,甚至連道路的施工狀態也沒有躲過,可是在4月2日當天,受害者家屬和交警、小米的相關人員碰面商談此事之后,隔天受害人家屬就清空了所有關于小米事故的動態。
對此受害者家屬沒有給出解釋,小米也沒有,警方更沒有,這就讓人納悶了,怎么突然就清空所有動態了,還不留任何的解釋信息,這點很難不讓人多想,而這正是大眾的第二個雷點。
但這還遠沒有結束,事發之后小米方總說正在配合警方調查,但怎么調查的,調查到哪一步了,有沒有什么新發現,就是不說,讓大眾只能干著急,可就在這時警方終于站出來回應了,只是這個回應似乎有些一言難盡了。
4月3日下午,安徽省公安廳表態,廳里的澆灌總隊已經指導所屬地公安機關展開事故調查了,現在事故還在調查中,說了好像和沒說沒什么區別,永遠都是在調查中,事發好幾天,終于有警方回應了,結果一點有用的信息都沒有。
盡管知道警方在調查中所查到的消息,都是保密狀態,等查清楚之后自會公布,但事發這么久,除了知道受害人死亡,自動駕駛不安全之外,什么有用的信息都沒有,這怎么能讓大眾不著急。
小米發聲再陷輿論漩渦
4月4日涉事路段的施工已經結束了,警示牌和錐桶也都被撤走了,現場只有一個電子屏在輪番提醒“慎用智能輔助駕駛”,還在提醒這里曾經發生過重大事故,至于其他痕跡早就沒有了。
有記者重走了這段事故路,事發現場已無法還原,如果不是早有報道,很難想象這里發生過什么,可這件事的最終調查結果還沒出來,而大眾似乎對這件事已經不抱希望了,真不真相好似也已經無所謂了。
家屬不回應,小米會積極配合,警方還在調查中,大眾再著急又有什么用呢?可就在這時小米的一個舉動又把這件事推上了風口浪尖之地。
昨天雷軍發文稱當天是小米創業的15周年,這只是個開始,他們會繼續努力的,緊隨其后又有多位高層跟著發文官宣小米15周年,評論區幾乎清一色都是祝賀小米15周年快樂的,毫無疑問這件事上熱搜了。
有人祝賀小米創業15年取得了巨大成就,可喜可賀、再接再厲,但也有人質疑他,發生那么大的事情之后,不正面回應的網友的質疑,反而為自己做宣傳,網友為此又吵了起來,但吵也是瞎吵,又吵不出結果。
想知道這件事的真相,還是要等警方的調查結果,但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事發車門鎖死問題,還是電池爆燃問題,亦或是智能駕駛切換時間只有兩秒的問題,在專業人士眼中,無論什么樣的技術都會有完美兜底的方案。
所以依賴自動駕駛的人要長點心了,在開始時不要放開你的雙手,在目前這個階段,還是需要駕駛員發揮主觀能動性的。
信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