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黃維,伴隨他的總有很多的標簽,比如黃維兵團、永動機、頑固分子,以及18軍軍長楊波濤口中的外行。雖然身上的標簽非常多,但黃維卻是個十分有爭議的人物。
而他的爭議,則是從淮海戰役開始。
1948年9月,國軍成功組建了12兵團。兵團組建雖然很順利,但兵團司令的選擇卻充滿了波折。12兵團是以18軍為基干組建的,彼時胡璉還兼任著18軍軍長一職,按理說應該是胡璉出任兵團司令的。但當時12兵團歸華中剿總白崇禧管轄,白崇禧不喜歡胡璉,所以不同意胡璉擔任司令。于是胡璉當司令只能作罷。
后來,在白崇禧、陳誠、何應欽、顧祝同四方勢力的博弈下,黃維走馬上任,擔任了12兵團司令。而黃維的上任,也預示著12兵團的結局。
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黃維雖然資歷高,也擔任過18軍軍長,但 從1944年開始,黃維基本上都是在軍校里教書,沒怎么打過仗了,更沒和解放軍交過手,所以壓根不知道解放軍的打法。他的打法還是在軍校時的理論戰法,并且也不知道活學活用,只是按部就班,而我軍則是摸索出了一系列的靈活打法。
所以最終12兵團被解放軍包圍在雙堆集,并遭到了全殲,而黃維自己也突圍失敗,成為了俘虜。
被俘的時候,黃維非常不服氣,但一聽到對手是陳賡的部隊后,他便釋懷了,說:“成為陳賡的俘虜,這不丟人,讀書的時候我就不如他。”
被俘后,黃維被送進了功德林監獄改造,在監獄里,他成為了著名的頑固分子
在功德林里,黃維拒絕改造,拒絕寫悔過書,而當朝鮮戰爭爆發的時候,他更是興奮地說:我們反攻的機會來了。哪怕是后來他的妻子蔡若曙多次來到監獄,勸說他積極配合改造,爭取早日出去,他都無動于衷。對于他的頑固,工作人員一點辦法都沒有。后來,黃維為了分散注意力,更是一門心思地去研究永動機了。
1959年,功德林迎來了第一批特赦人員,本來周總理在第一批特赦人員名單上加有黃維的名字的。可戰犯管理所領導提出反對意見,說釋放了黃維,以后戰犯的管理會更加困難。總理覺得有道理,聽從了下面意見。
后來,黃維依舊很頑固,拒絕改造,所以之后的幾次特赦里,都沒有他。直到1975年,功德林監獄決定釋放最后一批政治犯,黃維才獲得了特赦。此時,他已經在功德林監獄里待了27年了。
雖然被關了27年,但黃維一點都沒有埋怨政府,在獲得特赦后,他甚至感謝政府給自己重新做人的機會。
在獲得特赦的當天,黃維便作為特赦代表,給黨中央和毛主席寫了一封感謝信,并當眾讀了出來。在書信里,他表達出了自己的感恩,以及期盼將來能為國家和人民做貢獻,尤其是兩岸統一上。
黃維的這次真情流露也得到了組織的認可,所以在毛主席去世的時候,他被選為了治喪委員。
得知被選為治喪委員后,黃維非常激動,說:“當時我與方志敏大哥、同鄉桂永清等來到上海參加黃埔軍校第一期的招考,接待我們的便是年輕的毛澤東主席!”
而從他對方志敏的態度,更可以看出他的思想變化
1977年,黃維受邀參觀南昌革命烈士紀念館。在參觀的過程中,黃維感觸頗多,以至于羞愧地說:“這里面有好多都是我的同學,那么多為人民謀幸福的人成為了烈士,而我這個對人民有罪的人,卻完好的活著,這真是歷史對我個人最大的諷刺!”
尤其是參觀方志敏墓的時候,黃維更是淚流滿面,他流著淚說:“方大哥,當年是你指引我考入黃埔的,你期望我能成為將軍,為人民服務,可我卻給人民帶來了災難,我有罪啊,我對不起你啊,如今黨和國家沒有為難我,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我一定會好好珍惜,努力為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
黃維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
這一點,從他拒絕臺灣方面給予的好處,便可以看出。黃維在功德林里拒絕改造的事也傳到了臺灣那里。在得知黃維從功德林監獄出來后,臺灣方面立馬爭取黃維,說只要黃維愿意來臺灣,臺灣方面不僅會補發給他27年的中將工資,還會給他一棟大房子。
黃維得知后,直接拒絕了,說:“我兩邊都不想辜負!去臺灣也是為了兩岸的和解,黨和人民對我不薄,別的地方我是不會去了!”。從這一點可以看出,黃維在功德林監獄里的改造是成功的。
后來,黃維一直都在為臺灣的回歸做貢獻。1989年,黃維決定去臺灣探訪好友,并借此為祖國的和平統一做貢獻。遺憾的是,在出行的前一天,他突發心臟病去世了,享年85。
黃維雖然因為頑固導致自己爭議非常大,但經過改造后,他的思想還是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熱愛黨和人民、感激黨,也非常地努力為兩岸的和平統一做貢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