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航班上有一位特殊的乘客,他是抗美援朝志愿軍烈士的家屬,今天,他將前往沈陽抗援朝烈士陵園祭奠他的父親,讓我們向志愿軍烈士致敬,也祝方漢炳老人及家人身體健康,平安幸福?!?/p>
來自4月4號IMF8029航班播報。
清明節(jié)來臨之際,退役軍人事務(wù)部發(fā)布最新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鑒定成果,8位烈士身份被確認(rèn),其中包括湖北省麻城籍烈士方金耀,犧牲時年僅22歲。
3月13日,麻城73歲老人方漢炳在滿懷期待中得知,通過對比志愿軍烈士遺骸DNA,烈士方金耀就是自己父親!
得知對比結(jié)果后,這位滿頭白發(fā)的小孩終于找到了父親,在家里已經(jīng)哭成淚人,父親犧牲時才22歲,他才剛出生,如今他已經(jīng)73歲了,父親長眠異國他鄉(xiāng)幾十年才被送回國內(nèi)。
方金耀,籍貫地為湖北省麻城縣,72年前,21歲的方金耀告別妻子和襁褓中的兒子報名參軍,成為中國人民志愿軍第23軍第73師的一名戰(zhàn)士,擔(dān)任機槍手。
這支隊伍正是電影英雄兒女中王成所在的部隊。
那一句:“為了勝利,向我開炮”看哭無數(shù)中國人。
1953年3月13日,方金耀在朝鮮281.2高地戰(zhàn)斗中壯烈犧牲。
2015年4月4日,一生沒有體驗過父愛的方漢炳老人帶著老伴和孫女,從湖北飛往沈陽,去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看望自己從未見過的父親。
在去沈陽看父親之前,方漢炳老人激動準(zhǔn)備祭奠的東西,他說一定要帶上一捧故鄉(xiāng)土和家鄉(xiāng)的火燒耙?guī)Ыo父親。
“奶奶說爸爸最愛這一口,我得讓他嘗嘗?!?/p>
關(guān)于父親的記憶,方漢炳都是靠著奶奶和鄰居的言語"拼湊,如今雖然去見的只是一塊冰冷的石碑,卻是方漢炳一輩子渴望的。
4月5日,方漢炳在家人的陪伴下來到抗美援朝烈士陵園,見到烈士墻上父親名字的那一刻,73歲的兒子在22歲的父親面前哭得像個孩子。
他顫抖著撫摸著英名墻上的名字,喊出一聲等了72年的“爸爸”。
“爸爸,終于把你找回來了!”
老人哭泣的這一聲“爸爸”,蕩漾在陵園上空,這一刻,白發(fā)蒼蒼的兒子與22歲犧牲的父親跨時空“重逢”。
72年漫長的尋父之路終于有了答案,這聲爸爸遲到太久,但在血脈里的思念從未間斷。
老人看著烈士墻,久久佇立,泣不成聲。
方漢炳摸著父親的名字說:“以后每年清明都能來看您了。”
這句話,是兒子對父親的承諾,更是一個民族對英雄的誓言。
之后,老人在家屬攙扶下來到父親的陵墓前,方漢炳為父親灑了一杯酒,把從故鄉(xiāng)帶來的土放在父親墳前,還把火燒耙擺在前面。
“爸爸,我今天終于看到你了!”
“我為你感到榮耀,你是個堅強的戰(zhàn)士,奶奶說你愛吃火燒耙,我就特別為你做了,你可以分給你的戰(zhàn)友,嘗嘗我們麻城的特產(chǎn)。”
他泣不成聲,對著父親訴說一生的辛苦與思念,完成一場跨越時空的相擁。
這個等了一輩子的小孩,終于完成此生最大的心愿,可惜他母親等不到這一刻了。
祭奠完父親之后,陵園講解員帶著方漢炳老人,為他介紹其父親犧牲的那場戰(zhàn)斗。
老人眼含熱淚,默不作聲。
英雄的犧牲從未被辜負(fù),他們的名字刻在英名墻上,更刻在一代代人的心里。
和平年代,戰(zhàn)爭的硝煙早已散盡,但是人們不會忘記志愿軍烈士們用生命換來的山河無恙。
祖國不會忘記你們,你們安息吧!
致敬中華民族最可愛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