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申報材料精簡40% 審批效率提升40%
宿遷用地用林合并審批經驗向全國推廣
4月1日,全國用地用林用草用海聯動審批現場交流會在宿遷召開。會上,宿遷用地用林合并審批經驗獲得自然資源部高度認可并在全國推廣。
為提高重大項目用地用林要素保障效率,2023年12月,江蘇省開展用地用林合并審批試點工作。作為首批納入試點的設區市,宿遷在審批環節上做“減法”,在職能上做“集成”,在時效上取“公約數”,探索出以“多審合一、多證合一”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高效路徑。
項目要更快落地開花,需要堅實的土地要素保障,用地用林審批是項目推進中的重要一環。以前用地單位提出用地意向后,需要分開辦理建設用地和林地審批手續,存在審批用時較長、材料重疊、多次跑腿等問題,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要讓要素“動”起來、土地“活”起來,就要暢通審批流程。宿遷瞄準項目用地審批的堵點、痛點、難點,創新“六統一”(統一調查、統一底圖、統一規劃、統一執法、統一管制、統一編碼)工作機制,重塑審批流程,降低企業辦事成本。“審查時,我們將自然資源管理基礎數據共享,實現了‘一個口進出’‘一件事一次辦’。”宿遷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書記、局長兼宿遷市林業局局長王永說,通過全面合并現場踏勘、報批材料、窗口受理、審查審批等環節,宿遷實行即收即審即辦、并行審查、一次性告知等制度,實現了用地用林審批全流程業務融合,用地用林申報材料精簡40%,審批效率提升40%。
服務效能提升了,企業的感受最深。沭陽縣益同木業有限公司主要生產模板和包裝板。“企業發展急需土地新建廠房。以前,項目報批材料多、程序繁,現在通過用地用林合并審批模式報批,材料合并,速度明顯加快,我們只用了3天就完成了所有流程。”該公司負責人馬金林說,企業將在這塊土地上建設11000平方米的標準化廠房,新上高檔家裝材料生產線3條,可實現年產值1.2億元、年納稅300多萬元。
在總結宿遷等地經驗的基礎上,今年1月1日起,江蘇省全面實行用地用林合并審批;1月6日,自然資源部、國家林草局發文推廣宿遷等地典型經驗做法。從一地破題到全省實踐再到全國推廣,宿遷經驗為全省乃至全國的用地用林合并審批提供了實踐樣板。(孫小明)
來源:宿遷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