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報道(巴東通聯記者 黃華 范宏霞 通訊員 范緒浩)4月4日,記者從巴東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獲悉,該中心一季度累計完成進場交易項目72個,交易總額達10.4億元,同比增長44%;場外交易及電商平臺交易項目402個,交易額0.5億元,實現首季“開門紅”。
今年,巴東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以“交易數字化、流程規范化、管理精準化、品目多元化、服務便利化”為引領,推動公共資源交易服務提質增效。聚焦交易數字化建設,全面深化推行“全流程電子化+不見面開標+遠程異地評標”模式,通過數智技術實現交易數據實時存證,運用AI智能自動篩查圍標串標線索,提升風險預警能力。一季度工程建設和政府采購項目電子化交易率達100%,政府采購網上商城與電商平臺深度融合,完成電商交易341筆,小額零星采購效率提升70%,節約財政資金超60萬元。
創新推出“智能見證系統”和“交易數據月報”,依托多點分散席位制評標,通過音視頻監控、門禁、人臉識別等技術,對開評標環節實行“一項目一檔案”。及時分析市場主體活躍度、行業競爭趨勢等指標,為政府投資決策提供數據支撐。一季度通過數據分析精準匹配中小微企業參與項目1695家,節約企業投標成本超3.17億元。
打破傳統交易領域,探索國有資產拍租、拍賣、掛牌出讓等交易品目。一季度完成國有資產所有權和經營權交易8宗,盤活閑置資產153萬元。推動政府采購向民生領域傾斜服務,一季度完成全縣學生食堂“米面油肉蛋”項目采購1.3億元。
建立“一站式”服務體系,實現公共資源交易從“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不用跑”。針對重大項目開辟“綠色通道”,實行“一對一”幫辦代辦,助力城鄉公共停車場項目、生態修復、城鄉供水工程等億元級項目提前完成招標。一季度中心免收投標保證金達2.18億元。推行“易采虹”跨省遠程評標機制,與5省40縣市簽訂合作協議,一季度完成遠程異地評標項目3個。
同時,以制度促流程規范化,建立信用評價聯合懲戒機制,統一交易文件范本,涵蓋進場資料審核、開評標現場管理、合同網簽操作標準,把招標文件公平競爭審查作為進場交易的前置條件,進一步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 來源 : 云上恩施
| 聲明:除原創內容特別說明外,推送稿件圖片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