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縣杜林鎮北李莊村張姓家族的族譜中,詳細記錄著清代河間府城戈濤的生平事跡,原由是280多年前戈濤娶北李莊村張氏為妻。
戈濤妻子張氏,授淑人,乃北李莊村(時屬青縣)武舉人張怡行之女。這樁親事在戈氏族譜記錄并不詳細,后人也很少提起。如今,滄縣錢吳蘆莊村戈氏家族長支后裔也娶張姓女子為妻,才讓戈氏后人有幸目睹張氏族譜中記錄的戈濤生平。《張氏家譜》中,不僅在正文記錄武舉人張怡行之女嫁豐爾莊戈濤,還以戈濤“河間七子”身份詳細記載了戈濤的生平事跡和相關歷史事件,錄入了戈濤書寫的蘇軾〈望海樓晚景五絕〉其三的書法作品。
《張氏家譜》文字記錄原文如下:
“河間七子”之戈濤(上):戈濤,字芥舟,號蘧園,在乾隆年間曾任翰林院編修、監察御史、刑科掌印給事中。與獻邑紀曉嵐、任丘邊連寶、劉炳、李中簡、邊繼祖、弟戈岱號稱“河間七子”(亦稱瀛州七子)。
戈濤,康熙五十五(1716年)生于河間縣城內西街戈氏名進士之家。曾祖戈英、祖父戈懋倫、父戈錦、長兄戈源(應為四弟)均進士,有聲於時。“太史第”匾經歷330余年(實為1772年立)風風雨雨,至今保存完好,懸于后裔戈國村老先生住室客廳迎門墻壁上方。
戈濤生而岐嶷,識悟明敏,五六歲舉止端如成人。稍長,下惟讀書,日誦數千言無一差錯。書卷之外,尤喜筆墨,無他所嗜。十六歲為諸生之首,弱冠鄉試中 舉,補宗學教習。正應其伯樂識千里馬那句名言:這年皇帝下詔書命大臣察舉經學,通政使薄公海慧眼識其才(因不到會試年限未及試),戈濤應詔入朝。乾隆辛未(1751 年)科考,取進士,因排名靠前,給序“庶吉士”資格,入“庶常館”學習,三年期滿再舉行考試,按成績分別授取。戈濤入翰林院授編修。時年三十有五。
戈濤的父親戈錦,字歸安(字絅公,曾任歸安知縣),又稱歸安公。初,歸安公任河南省嵩縣令。嵩縣是個出名難于管理的縣。戈父為官正直清廉,以法辦事,很受朝廷器重,故讓其兼陜西牧之職。管理的范圍加大了,又屢屢接檄文要去鄰縣審理監獄定罪案。用現代詞來說這里案情復綜錯雜,“關系兩”使得他秉公執法無法實現,并且流言蜚語撲面而來,有時還不得不和他人對質,做清官難可想而知了。面對錯綜復雜的局面,在潦釜乏艷的情況 下,堂堂縣令加陜西牧,竟租賃房屋而居,廣受冬夏不蔽風日之苦,兼以有人百般刁難,一時陷入泥潭難以自拔。戈濤為助人一臂之力,攜弟丹徒縣令戈濟為父擘畫,艱苦備嘗,歷時三年,亂麻理順,還父清白之名,得歸。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戈濤奉旨赴云南主持鄉試,試畢北旋。乾隆二十四年 (1759年)母親病逝,戈濤守孝三年,服闋,改任湖廣道監察御史。家父相繼病故,服闋。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戈濤改任山西道監察御史。轄地中城商賈云集,貿易繁華,歌館、妓院、豪俠、惡少、宵匪鼠竊危害其間,讓商家、商旅倍感憂心忡忡。 戈濤到任后,從貿易繁榮、社會秩序安定著想,首以嚴職查封歌館、妓院。對惡少剩賊繩之以法,中城一片肅然,人胥小(吏)欽跡屏息。
“河間七子”之戈濤(下):戈濤任職功績卓著,調任也比較頻。乾隆三十年(1765年),戈濤在朝帝命巡視通州西倉。三十一年(1766年)充會試同考官,轉掌河南道。京都外城溝渠日久淤積失修,每到夏季雨水、污水漫溢,妨民居行旅。戈濤看在眼里掛在心上。特上疏朝廷請求修治。奏準,即命戈濤督理這項修治工程。費工、費力、費時,人多言難其成。戈濤不畏艱難,招募工匠,選購材料,疏滯溝渠,按時竣工。居行者無不稱頌戈御史利民盡做善事。這年,戈濤從河南道轉為戶部給事中。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戈濤巡視京都東城。未幾,戈濤由戶部轉刑科掌印給事中,兼署江南道。戈濤無論在何時何地任職,凡利國利民的都會盡職去辦理,朝臣屢薦提拔,他卻以力辭免。督坐糧差,在旁人眼里可稱尤腴肥差,可他又力辭。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秋,戈濤受命福建鄉試,于考場得膈疾,鄉試畢,即北旋回京,不料中途病情加劇,時弟戈濟為丹徒縣令,急忙趕赴丹徒。戈濤病入膏盲,十月二十二日故于丹徒官署,時年五十有二,江撫以公故稟明朝廷,朝廷矜悼久之。
戈濤身為朝廷命官,在位時有數十奏章給皇帝。《請嚴婦女善之禁》,以正風化;《請嚴夜唱之禁》,以請地方;《請定早發秋審招冊之期》,以重會識(審判定罪);《請查科場眷錄》以請科考舞弊,《請定山西丁糧》,以昭畫一,以蘇民困等疏。其所關于國計民生,風俗教化者為尤鉅。凡所條陳,均被皇帝嘉納。
戈濤與清代以詩文聲雄中國北方的任丘著名學者、文學家邊連寶有著一層親戚關系,這就是:邊連寶的姑母是戈濤叔祖母,小于戈濤三歲的堂叔戈鱗是邊連寶的姑表弟。按輩份戈濤應稱邊連寶為舅。可邊連寶與戈濤以詩文喜結金蘭,與叔戈鱗各自各論 了。
戈濤家居河間教書時,叔戈鱗奉邊母氏命,受學於戈濤。鱗跟比自己長三歲的侄子濤上學,初不服管教。戈濤卻不因授學于已而放任自流。為盼叔戈鱗上進、成才,手持教鞭,率叔戈鱗到叔祖戈全倫靈主前跪拜。拜奠訖,戈濤舉鞭向叔鱗,曰:“濤受命於先叔祖,叔如不從教,濤將以教規施叔。從此,叔戈鱗肅敬學行,賴以有成”。
戈濤博學情深,尤長詩、古文詞。任丘邊連寶著文賦詩高度評價戈芥舟(濤)文才與人品:“古文峭奧以潔,神似柳州。尤長於碑版,求者紛至沓來,日無虛日,然其義法森然。”戈濤既不貶低他人抬高自已,也絕不阿諛奉承,更不以利取金。視一字墨寶 為珍寶。所著《詩經參》若干卷,《坳堂詩古文》藏于家;《獻縣志》、《戈氏族譜》刊行于世。邊連寶在他撰《刑科掌印給事中芥舟戈公傳》曰:“鳴乎!以余所論列芥舟生平, 庶可謂人杰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