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兩天,美國國務院宣布對中國多名官員實施制裁,已經被中方拒之門外的魯比奧順勢就此事開出一個條件。
據觀察者網報道,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和國務院宣布了一項制裁措施,我國6名官員被點名針對。
除此之外,美國國務院還發布了所謂的2025年涉港報告,公然干涉中國內政。
路透社表示,美方這一制裁措施的依據,是特朗普在2020年頒布實施的一項行政命令。
2024年的時候,拜登政府就曾被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議員施壓,要求對這6名中國官員實施制裁。
很明顯,特朗普政府現在宣布這一決定有兩個目的。
第一,強調個人魄力和能力,想要方方面面將拜登“踩在腳下”。
拜登沒做的,他要做,拜登做到的,他要做的更好。
第二,算是對中國的一種“報復”,也是美國所謂的“政治正確”。
特朗普自從勝選之后,就一直在各個場合喊話中方,想要盡快舉行中美元首對話,尤其是線下會晤。
但令他沒想到的是,這場戲沒人配合,咱們不愿意搞這些虛頭巴腦的東西。
如果特朗普真的想要跟中方對話,想要改善關系,首先要做的就是解除一系列對華制裁和對華限制,在中方關心的議題上做出正確選擇,尊重中方的關切。
現在特朗普政府的表現,大家都看在眼里。
雖然他宣布的關稅措施是針對所有國家的,但其中絕大部分都是沖著中國來的,中國企業受影響最大。
基于這些,中美領導人的對話并未到來,包括主導美國外交事務,擔任美國國務院一把手的魯比奧,也一直在咱們的制裁名單上,沒有得到任何特殊待遇。
從特朗普將魯比奧提名為美國國務卿開始,有關中方是否會解除相關制裁的消息就甚囂塵上,哪怕特朗普本人沒有開這個口也不難想象,他一樣希望我們能為魯比奧“開綠燈”。
這一次魯比奧宣布制裁中國官員消息的時候,就說了這么一句話。
他說,中國外交官和記者廣泛進入美國,但美國的外交官和記者卻被禁止進入中國一些地區,這種“缺乏相互性是不可接受的”。
他呼吁中方立即消除這種“分歧”,允許美國外交官進入中國一些地區。
顯然,這就是美國開出的條件。
但美國外交官和記者為什么沒有獲得“通行證”,他們自己應該很清楚。
如果他們能如實報道有關中國的消息,客觀公正對待中國的發展,那他們就能在中國這里獲得對等的尊重。
如果他們做不到,就不能怪我們采取必要方式維權,將別有用心之人拒之門外。
說實話,魯比奧宣布這個決定的時候,很難說沒有“公報私仇”的意思,畢竟他本人現在還進不來中國,無法發揮其美國國務卿的職能。
短時間內還好說,要是時間長了,特朗普發現他欽點的心腹沒有一絲價值,恐怕就只有“棄子”這一個下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