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人間四月天,正是風清景明時。清明小長假,各地迎來旅游熱潮,踏青賞景、旅游度假成為游客的主流選擇。
貴州:中國天眼景區旅游火熱
在貴州平塘縣中國天眼景區,大量游客齊聚,共同感受國之重器的魅力以及春天的生機與活力。
在南仁東紀念館,游客們認真聆聽講解員的介紹。很多游客趁著清明假期,帶著孩子來看“天眼”,探索天文奧秘,并在這個特定的日子里,緬懷南仁東先生。
貴陽游客 楊帆:雖然天文學家南仁東已經離開了我們,但是我帶孩子來這個紀念館,能夠親眼看到我們的科學家對祖國科學的奉獻精神,也希望他們在這里有所啟示。
在天文體驗館里,不少游客一邊觀看“中國天眼”模型,了解天文科普知識,一邊拿出手機拍照留念,更直觀地感受“國之重器”的科技魅力,對浩瀚的宇宙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
貴陽游客 楊晨浠:來到這個體驗館,我看到了脈沖星,了解到了它自轉速度非常快,而且它是高速旋轉的中子星,我們中國科學家認為,到以后我們星際冒險的時候,就可以用脈沖星來確定我們在宇宙中的坐標,我感覺十分奇妙。
近年來,平塘縣作為“中國天眼”落戶地,將天文科普與研學旅游有機結合,大力打造國際天文科普旅游帶和研學旅行產品,吸引了眾多天文愛好者前來參觀。
廣東游客 蘇宇琪:我是從廣東那邊過來的,想要來天眼是很久以前的計劃,我覺得很為祖國自豪,在天文探索這方面有這么厲害的成就。
湖南:
鳳凰古城日均接待游客超5萬人次
清明假期三天,湖南省累計接待游客1984.87萬人次,同比增長33.09%。其中,湖南湘西鳳凰古城以其獨特的水鄉風貌與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吸引大量游客前來,日均接待游客超5萬人次。
踏入古城,沈從文故居成為鳳凰古城的熱門打卡點,故居內陳列著沈從文的舊物和寫作手稿,游客們認真聆聽講解,沉浸在沈從文筆下的湘西世界里,感受文字背后的風土人情。
遼寧游客 趙簫然:我是第一次來沈從文邊城的故居,來到這里真的好欣喜,因為我是第一次在五年級的時候接觸過他的著作。
漫步古城,青石板路、古色古香的建筑,處處皆是風景。沿著沱江,沿岸的吊腳樓錯落有致,游客們乘坐游船盡享假期的愜意與美好。隨著夜幕降臨,鳳凰古城在燈光的裝點下,燈火璀璨。
河南安陽:殷墟博物館迎游客高峰
清明假期,位于河南安陽的殷墟博物館游人絡繹不絕,大家沉浸式參觀殷墟考古發掘成果,近距離感受商代文化魅力。
4月5日上午九點半,殷墟博物館已經排起了長長的隊。
濟南游客 明鈺涵:這個博物館像一個青銅器一樣,感覺像回到了那個青銅器與甲骨文交織的商代。
殷墟博物館各個展廳都充分運用人工智能和多媒體的全新技術手段,賦予了文物科技感,讓游客多維度立體化去感受甲骨文、感受殷商文化。
鄭州游客 崔炫鴻:博物館借助現代科技手段,沉睡千年的文物得以重新煥發光彩,歷史的厚重感與現代科技的便捷性完美融合。
(央視新聞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