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隊雖然沒有湖礦那種,被頻繁放在季后賽舞臺的流量局,但恩怨程度其實不差:
球場下伊森帶頭表達“我不喜歡勇士,沒有為什么我就是不喜歡”,算是當下聯盟少有的貼臉對線;
網絡上以我對火箭球迷的觀察,對于我勇這個苦主也怨念極深——這其中大概夾帶了火箭登和宇宙勇時留存下來的火種。
并且由于陣容打法確實有點被克制——勇士頂級的團隊籃板、鋒線體型結合追夢老藝術家按住火箭的沖擊、庫里結合過于狡猾的傳切總能讓火箭看不到中路等等——導致本賽季交手無論過程,火箭基本都是戰至最后又短一口氣。
這種局多了從球員到球迷都會有“憋一口氣”的心態,球迷內部似乎滋生了部分“怵頭”情緒,但在球員之間,大概是讓雙方的“怒氣值”越攢越高。
從火箭的角度,我把把輸那么憋屈,賽季末+沖戰績我肯定想努力干你一把;
從勇士的角度,我把把都能按住你,這把還能叫你翻身?何況追夢本就喜歡拱火吵架;
雖然這次是先把自己吵上頭了。
于是雙方帶著火藥般的情緒跟激烈的肢體對了整場,貼臉對線頻繁,對抗倒地數不勝數,肌肉和大腦充血以至于罰球都不太穩當,也各自打出了自己的特色:
勇士在追夢能打的階段,繼續用偉大的防守藝術粘滯火箭的進攻,利用后者進球能力始終平庸的問題大幅限制了申京阿門們的沖擊;
在追夢不能打的階段,魯尼也繼續展示了他對火箭在籃板、體積和卡位上的壓制——對于依賴前鋒群沖擊籃板和申京低位終結的火箭,魯尼的存在會同時限制兩者的發揮。
并且在進攻端,雖然庫里被火箭激進的防守策略限制了接球,手感也不在節奏,但也利用這點,頻繁用跑動、傳切調度火箭的防守,屢次從中路切入得手——順便,波姐打得如同勇士的里夫斯。
而火箭依舊不太能進球,但使用兇悍地施加對抗,即使被偷到籃下切入也不動搖對庫里的限制,這讓他們繼續在上線制造了大量的搶斷轉換,阿門用天賦完成了一些完全計劃外的防守和切入回合——雖然在正面攻框上依舊被追夢拿捏。
除此以外,申京的處理和腳步速度還是偶爾會被勇士利用,但也完成了不少強硬的終結,并制造了追夢的犯規,在火箭陣地戰滯澀的背景下是重要的基本盤,亞當斯也以特型武器的身份,對籃板壓制、禁區保護起到了作用,在一定階段內扭轉了火箭輕騎兵沖勇士重甲陣的畫風。
關鍵的增量大概是在杰倫·格林。
之前說過,火箭兼具持球和敏捷的只有杰倫格林和阿門,但阿門是無射程球員,追夢拿捏這種缺少變化的體育生能力太強,而杰倫格林在能進球時是真正具備全面打擊能力的持球人,對庫里的點名,對勇士護框的考驗,以及火箭稀缺的外線開火能力。
這些內容在前三節還是零星刺撓,到了第四節小陣容階段被徹底釋放出來,讓勇士原本拿捏火箭的防守策略有些無處著力,雙方此前是泥濘大戰誰也打不痛快,這一點變量讓比賽走勢徹底迎來了分水嶺。
這場對火箭是非常提氣的一場勝利,作為年輕球隊,在常規賽結束前終于啃下了宿敵,能沒有包袱地進入季后賽,應該是最好的劇情;
對勇士來說很可惜,畢竟西部第四的體驗卡就在手邊,沒拿到有些遺憾,但機會依舊有,庫里3分也不可能是常態,更多是前一段的回調,需要重點關注的依舊是體能,以及巴特勒到底還有沒有季后賽模式。
就像勇士剛剛拒絕了湖人和掘金的橫掃一般,火箭也拒絕了勇士的橫掃,恩怨局就是這樣打得有來有回才好看,也說明了NBA的比賽就是充滿了變數,所謂過往戰績、技戰術甚至針對性,都只是參考,在真正開打之前,比賽永遠是盲盒,局勢也永遠變幻莫測。
曾經的附加賽御三家勇船狼現在都有上岸的可能,甚至集體上岸也不是完全沒機會,這在掘金和灰熊倒下前是無法想象的——當然,這也只是今天的局勢,誰也不知道明天一覺醒來是不是要變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