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近期,面對美國加征關稅壓力,印度考慮放寬對中國直接投資限制,改善雙邊經濟關系 。莫迪政府這一轉變,凸顯印度在復雜國際經濟與政治形勢下,重新審視與中國合作的重要性。
貿易(資料圖)
回溯 2020 年,中印邊境沖突爆發后,印度政府采取一系列對抗舉措。投資領域限制中企在印投資;文化交流層面收緊對中國公民簽證簽發;互聯網領域禁用一系列中國應用程序;貿易方面對中國進口貨物增設諸多關稅與非關稅壁壘 。印度這些政策并未達預期效果,自身反而陷入經濟增長放緩、外資撤離困境。制造業占 GDP 比重從 15.4% 下滑至 14.3%,莫迪政府投入 230 億美元的 “印度制造” 計劃,最終僅兌現 8% 的補貼 。
與此同時,美國對印度態度也讓印度深感不安。特朗普上臺后,多次批評印度高關稅政策,并威脅對印度實施對等關稅。即便莫迪親自前往美國溝通,也未能改變美國態度 。在這樣背景下,印度開始重新審視與中國關系。莫迪在接受美國博主萊克斯?弗里德曼采訪時,回顧中印兩國漫長 “鄰居史”,強調中印應當合作而非沖突 。為表誠意,印度采取一系列實際行動。其一,派出代表團參加在北京舉行的第 33 次邊境事務磋商會議,旨在通過深入探討實控線問題,為兩國關系正常化鋪平道路 。
貿易(資料圖)
其二,據彭博社援引印度快報消息,莫迪政府決定大幅放寬或取消對華貿易壁壘,并重新啟用自 2020 年以來被擱置的各類經濟合作計劃。考慮內容包括不嚴格限制中國公司在印度直接投資;取消對中國進口貨物的關稅和各種限制;放寬對中國游客和工作人員的簽證要求,恢復直飛航班;重新開放之前禁掉的中國應用 App 。
中印關系改善對雙方都意義重大。對印度而言,中國龐大市場、成熟產業體系以及充足資金,能為印度經濟建設提供有力支持。中國一直是印度重要貿易伙伴,即便在邊境沖突緊張氛圍下,仍穩坐印度最大貿易伙伴位置 。對中國而言,改善與印度關系有助于穩定周邊環境,推動 “一帶一路” 倡議在南亞地區更好實施。同時,中印在全球南方事務、氣候變化等議題上有廣闊合作空間 。
貿易(資料圖)
但需注意,莫迪政府此次主動示好,更多是基于當前面臨經濟與外交壓力下的權宜之計。未來若外部環境改善,印度是否會重拾強硬立場,尚待觀察 。
中國在與印度改善關系過程中,應秉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平等互利基礎上開展合作,同時堅守底線,維護自身核心利益。只有中印攜手合作,才能更好應對全球挑戰,實現共同發展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