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清明假期我沒出門,但卻在家里感受到世界的瘋狂。
先是特朗普簽署“對等關稅”行政令,把所有國家的關稅都提高了N倍,連只有企鵝的海島也不放過。疊加上一次加關稅,現在美國對中國產品的關稅加到54%。
行政令一出,股市應聲大跌,美股一天蒸發數萬億,又因物價暴漲預期,美國民眾上演超市大搶貨。
今天美國各地更是爆發大規模游行抗議,是近百年來最大的抗議活動。
這一樁樁事件,跟我們有什么關系呢?
其實,不管是準備讓孩子走國際升學還是高考升學,世界局勢的變化都會深深影響家庭規劃以及孩子的選擇和未來。
我們至少要考慮以下幾件事:
一、大學去哪兒讀?
中美關系的好壞,直接關系著赴美留學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二、如果世界真的迎來經濟大蕭條,我們該怎么辦?
我們這代人沒經歷過真正的大蕭條,只能從影視劇里窺見“蕭條”的情景。
忘了哪部戲,講大蕭條時期的德國,為了買一個面包要排隊幾小時,一個打字員的工作,應聘者上千個等等。
總之,真正的經濟大蕭條就是工作的機會很少,食物很昂貴,普通人連吃飯都困難。
當然,真實的情況可能不至于這么壞,但我覺得我們最好能想到最壞,并為之做好準備。
1. 降低欲望,節省開支:
在經濟不穩定時期,降低生活成本是應對物價上漲和經濟蕭條的有效方式。減少不必要的消費,專注于基本生活需求,可以幫助家庭更好地應對經濟壓力。
2. 現金為王,瞄準機會:
現金不僅可以幫助家庭應對突發情況,還能在市場出現機會時及時出手。2008年金融危機時,現金儲備在6個月支出以上的家庭,恢復速度加快2.1倍。
同時,經濟下行時資產價格暴跌,擁有現金便擁有了抓住低價優質資產的機會,為未來的財富增長埋下伏筆。
3. 沉下心來,學一門真本事:
無論經濟環境如何變化,知識和技能都是最可靠的財富,學點Ai工具,做個副業等等。
4. 危機代表機遇,做好準備迎接變化:
在當前的全球化變局中,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正逐步成為推動全球化的新生力量。普通人可以通過關注這些趨勢,提前布局,抓住新的市場機會。
最近世界局勢的風云變化,和100多年前茨威格在《昨日的世界》中描繪的場景很像,技術革命帶來虛假繁榮(當時是電氣化,現在是數字化),社會矛盾在表面繁榮下持續累積。
那是一個舊秩序崩塌、新秩序尚未建立的混沌時代,而如今又何嘗不是?
也許,我們也正站在歷史的岔路口,迎接新時代的到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