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進優質服務“七下鄉村”“八進社區”,裕民縣以民生需求為導向打通政務服務“最后一公里”。4月3日,阿勒騰也木勒鄉阿勒騰也木勒村便民中心變身“民生服務大集”,裕民縣32個縣直機關黨組織將政務服務直通車開進村子,將74項政務服務在春耕時節精準對接農牧民需求。通過創新打造的“三級聯動定菜單”機制,讓900余名農牧民在家門口享受一站式政務便民服務。
精準定位需求,構建“部門梳單—鄉鎮點單—群眾評單”工作機制。結合春耕生產實際,梳理出農機檢修、紅花種植技術指導、牲畜疫病防治等74項高頻服務項目,形成精準服務清單。克孜布拉克村村民哈那提·賽力克感慨:“以前辦殘疾證要跑縣城3趟,現在干部帶著設備到村里現場辦理,省時又省心!”
活動現場設設置10個特色服務區:法治區開展法律咨詢170人次,處理矛盾糾紛2件;春耕區檢修農機42臺,發放農技手冊1500份;畜牧區為300余頭牲畜注射疫苗,發放養殖手冊800冊;就業區提供77個崗位,現場開展技能培訓登記;民生區為18名村民上門辦理殘疾證,復核53戶困難家庭信息;健康區組織200人學習急救技能,為32名婦女安排癌癥篩查。現場還開設特色農產品展銷區,村民擺起攤位售賣自制的奶疙瘩、酸奶、奶皮子等傳統乳制品,吸引不少群眾駐足購買。阿勒騰也木勒村牧民巴合提古麗笑著說:“既能辦業務,還能賣自家做的奶制品,一天掙了800多元!”
政策宣講融入服務?,機關工委設立“兩會精神流動課堂”,通過雙語展板、互動問答等形式解讀惠民政策。江阿布拉克村村民木合亞提·杰恩斯指著“千萬工程”圖解興奮地說:“政府工作報告里的好政策,這下子變成家門口的真實惠了!”文化惠民區同樣熱鬧非凡,“石榴籽”文藝隊獻上民族歌舞,流動圖書館送出農科書籍300冊,金融服務站現場辦理涉農貸款咨詢27件,鄉風文明區開展移風易俗抵制高價彩禮、防詐防騙宣傳,形成“服務跟著需求走”的新模式。活動當天共辦理事項175件,發放宣傳資料4500余份,實現政務服務“零距離”與群眾滿意“雙提升”。
裕民縣建立長效服務機制,每月在不同鄉鎮舉辦主題服務集市,推動政務服務從“坐等上門”向“主動下沉”轉變。機關工委副書記張莉表示:“我們將以兩會精神為指引和‘實干爭先年’主題活動為契機,持續擦亮‘服務集市’品牌,通過數字化手段提升服務精準度,讓更多群眾享受到‘家門口’的便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