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3D打印的完美犯罪:上海靜安案揭秘
AM易道自《上觀新聞》、 《新京報 》、 《浦江頭條 》等多家主要媒體獲悉:
日前,上海靜安警方成功摧毀一個橫跨設計、生產、銷售全鏈條的動漫手辦盜版團伙,抓獲汪某、韓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涉案金額逾3300萬元。
該案件揭露了如何利用3D打印技術實施侵權活動的完整鏈條,也為行業敲響了警鐘。
圖源:《浦江頭條》上海靜安公安
經查,自2021年1月起,汪某在未經著作權方授權的情況下,通過雇傭韓某擔任主設計師團隊負責人,組織人員開展產品仿制活動。
圖源:《上觀新聞》
該團伙復制的對象包括圣斗士和灌籃高手等知名動漫形象,通過繪制設計圖紙、3D建模并3D打印原型、開模量產等工業化流程,系統性仿制多款知名動漫角色雕像產品。
圖源:《浦江頭條》警方繳獲的部分侵權產品
這個盜版團伙呈現高度專業化特征:
據上觀新聞報道:
主設計師韓某負責從原版動漫畫和正版手辦中提取細節數據,利用3D掃描技術生成高精度模型,再通過樹脂打印制作樣品。
為提升仿真度,汪某甚至委托某工廠對模具進行電鍍處理,使產品表面呈現與正版一致的金屬光澤。
圖源:《上觀新聞》
在銷售環節,汪某伙同吳某、包某依托社交平臺發布"限量預售"、"工廠尾單"等虛假宣傳信息引流并建立買家社群。
圖源:《上觀新聞》
這些盜版手辦的定價策略十分精明,價格為授權正品價的60%-80%,即使工藝相對復雜的手辦雕像,售價也被壓低到正品的70%以下。
據警方統計,該團伙通過線上線下多渠道銷售侵權商品17000余件。
圖源:《上觀新聞》
目前,靜安區人民法院已對部分嫌疑人作出判決,以銷售侵權復制品罪分別判處吳某有期徒刑一年一個月,罰金人民幣三十二萬元;
判處包某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罰金人民幣九十萬元。
犯罪嫌疑人汪某、韓某因涉嫌侵犯著作權罪已被靜安區人民檢察院依法批準逮捕。
值得注意的是,這已不是上海警方首次打擊動漫手辦盜版行為。
此前,黃浦警方曾成功偵破一起代號為"手辦風云第二集"的特大生產銷售假冒玩具手辦案件,打掉盤踞于廣東、湖南、安徽等地的一個家族式制假、售假犯罪團伙。
抓獲犯罪嫌疑人64名,查扣假冒知名品牌動漫手辦玩具10萬余件,涉案金額近4億元。
無形之手:3D打印如何重塑手辦制造業
在靜安案例中,犯罪嫌疑人利用的3D打印技術路徑值得我們深入分析。
韓某團隊首先通過3D掃描獲取正版模型的精確數據,然后進行建模優化,最后利用樹脂3D打印機制作高精度原型。
這種方式相比傳統的手工復制,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效率。
AM易道認為,當前桌面級樹脂3D打印機的精度已達到25-50微米,完全能夠滿足動漫手辦原型制作的精度要求。
而工業級打印機的精度更高,可達10微米左右,足以復制正版手辦的幾乎所有細節。
值得注意的是,3D打印在手辦生產中主要用于原型制作,而非直接大批量生產。
韓某團隊在獲得滿意的原型后,仍需通過開模注塑的傳統工藝進行批量生產。
這也說明,3D打印技術在當前階段主要降低了仿制的門檻,而非顛覆整個生產流程。
技術解析不能脫離實際案例。
在中國,已經有許多涉及3D打印技術侵權的法律案件。
最高人民檢察院曾在一篇業務探討文章中就明確提出:"3D打印技術導致侵權風險增加,可能影響創新積極性"。
隨著3D打印技術的普及,相關法律問題已引起司法界的廣泛關注。
事實上,3D打印行業的發展已經引發了對知識產權保護的新挑戰。
江蘇法院網曾刊文指出,3D打印開啟了制造業向智能化演進的歷程,同時也給現行的知識產權制度帶來了重大影響。
在符合獨創性標準的前提下,3D設計軟件(打印文檔)和STL文檔可以受著作權法保護,3D打印產品在藝術性和實用性可以區分的情況下也構成作品。
而從技術角度來看,3D打印實際上已經被正版手辦廠商所采用。
行業內全鏈路數字化手辦定制方案已為正規手辦制作注入了新的技術動力,全流程數字化不僅規避了手工制作可能存在的工藝誤差,更在降低成本的同時極大地提升了制造效率。
這說明,3D打印技術本身是中性的,關鍵在于如何規范和引導其應用。
法律與技術的灰色地帶:從全球案例看3D打印版權問題
從靜安案例可以明確看出,未經授權利用3D打印技術復制商業授權的動漫形象,并用于商業盈利,已經構成明確的著作權侵權行為。
法院的判決也證實了這一點。
AM易道認為,3D打印技術本身并非問題所在,問題在于如何使用。
在動漫手辦領域,以下行為明確觸及法律紅線:
未經授權,通過3D掃描和打印復制商業授權的動漫形象,并進行銷售
對原創動漫形象進行非實質性修改后銷售,試圖規避版權問題
虛假宣傳,誤導消費者
然而,3D打印在手辦領域也存在一些灰色地帶:
粉絲出于個人興趣進行的非商業性復制(但仍可能涉及版權問題)
基于現有動漫形象進行的二次創作(視具體情況而定)
原創動漫形象的3D打印制作(需注意是否無意中近似已有形象)
在法律實踐中,知乎上的網友曾解釋過3D打印手辦的侵權問題分為兩部分:
人物本身的版權和3D模型的版權。
這兩部分版權是獨立的,嚴格來說侵犯任何一條都算侵權。
不過,自己制作不盈利的情況下,通常不會受到法律懲罰。
但如果進行商業化銷售,則明確構成侵權。
江蘇法院網的一篇研究文章進一步細化了這個問題。
該文章指出,3D掃描行為本身并不必然構成侵權;
對于3D打印的異體復制,應引入"實質性相同"原則去判定是否侵權;
在3D打印的法律糾紛中,適用現有的合理使用制度容易產生諸多問題,需要考慮創設新的制度以求達到利益平衡。
從國際視角看,3D打印與IP侵權的博弈也在不斷升級。
2020年,迪士尼曾對Etsy平臺上銷售的未經授權"Baby Yoda"(《曼達洛人》中角色)相關3D打印周邊采取強力干預,要求平臺下架所有侵權產品。
有趣的是,這一熱潮源于官方為避免劇透未提前生產周邊,粉絲的創作本是填補市場空白,但從法律角度仍屬侵權。
更引人關注的是英國Games Workshop(GW)公司與戰錘粉絲之間的糾紛。
2021年至2024年間,GW更新IP政策,明確禁止粉絲未經授權制作Warhammer相關商業內容,包括3D打印模型。
該公司還向3D模型分享平臺Cults 3D提交侵權通知,要求下架含有"Warhammer"等關鍵詞的3D模型。
2023年,GW甚至利用美國版權索賠委員會(CCB)對一位提供Warhammer角色3D模型的作者提起訴訟,導致該作者最終關閉相關業務。
這表明,大IP持有者正積極介入3D打印侵權治理,并不斷完善維權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傳統著作權法在應對3D打印技術挑戰時已顯得力不從心。
2024年初,北京大學發布的"2024年度十大著作權事例"中就包含了多起涉及數字技術及AI相關的新型版權案件,雖然沒有直接涉及3D打印的案例,但熱烈的討論反映了技術發展與法律保護之間的持續博弈 。
正道之光:3D打印如何為手辦產業創造價值
盡管3D打印技術被不法分子用作盜版工具,但它同樣為正版手辦產業帶來巨大機遇。
首先,3D打印正在革新手辦設計和原型制作流程。
傳統手辦原型需要資深原型師手工雕刻,耗時費力且成本高昂。而通過數字雕塑軟件(如ZBrush)設計并用3D打印輸出,不僅大幅縮短了開發周期,還能實現更為復雜的設計細節。
多家知名手辦制造商已開始采用這一工藝流程。
全流程數字化顯著提升了效率并降低了成本。特別是在真人手辦領域,這一技術已被一次又一次的嘗試應用。
經過3秒拍攝、AI建模、人工修模、3D打印等一系列工序,消費者在等待12-14天后就能拿到相似度達80%的"迷你版自己"。
這種新穎的記錄形式正在中國多個城市興起,價格從百元到數千元不等,已經成為2023年線下成長速度最快的網紅打卡店之一。
這個商業模式從2013年進入中國以來已經有至少不下4家的主要3D打印廠商深耕此領域,不論是叫3D打印照相館還是3D打印真人手辦,仍然沒有成為現象級行業案例。
但對于3D打印概念在消費品領域的市場教育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而在正規授權的成功案例中,玩具巨頭孩之寶(Hasbro)于2022年與3D打印公司Formlabs合作推出了"Selfie Series"定制手辦服務。
這一創新項目允許粉絲將自己的面部形象融入官方授權的IP角色手辦中,如蜘蛛俠、黑豹、星戰風暴兵等。
用戶通過手機App掃描面部,上傳數據后,公司利用樹脂3D打印機集群打印個性化頭像,再與量產的角色身體結合。
此服務定價59.99美元,首批在美國市場推出,成為IP粉絲經濟與數字制造融合的創新典范。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案例是美國初創公司Toybox Labs與華納兄弟的合作。
2021年,Toybox獲得了華納旗下包括DC漫畫、《探險時光》等IP的授權,讓用戶能夠在家中打印正版的IP周邊玩具。
用戶購買Toybox打印機后,可通過官方應用下載模型打印,其中部分模型免費,其余則通過虛擬幣"Bolts"購買。
這種數字內容付費模式確保了IP方按照下載次數變現,也為兒童和家庭提供了安全合法的創意平臺。
此外,開源3D打印機廠商Prusa旗下的模型分享平臺Printables.com在2022年推出了"官方品牌主頁"功能,邀請多家行業領先品牌入駐并分享官方設計的3D模型文件。
參與的品牌包括電子開源硬件品牌Adafruit、游戲公司Bohemia Interactive等,他們提供與產品或IP相關的模型,如設備的替換部件、周邊配件,甚至游戲角色模型。
這種合作模式既方便用戶根據需求打印零件,減少庫存和運輸成本,也支持了產品維修權運動,同時培育了品牌與粉絲間的創意社區。
對于中小IP來說,3D打印也創造了新的機會。
瑞典設計工作室2nd Dynasty在2021年獲得了科幻桌面RPG游戲《Traveller》的官方授權,通過Kickstarter眾籌方式推出3D打印模型產品。
他們設計了游戲中的飛船、載具等高精度數字模型,并將STL文件商品化。支持者可以選擇購買數字文件或實體打印成品,眾籌成功后模型還在官網長期銷售。
這種通過粉絲眾籌和數字分發的方式,讓小眾IP找到了商業模式,也為粉絲提供了高質量周邊,顯示出3D打印在"小批量、定制化"周邊產品生產中的優勢。
數字制造的新航道:3D打印手辦的未來趨勢
AM易道認為,3D打印技術與手辦產業的關系不應被簡單定義為對抗,而是一種可以互相促進的共生關系。
隨著3D打印技術的進步,特別是多材料和多色打印的普及,未來可能出現授權的數字手辦市場:
消費者購買官方授權的數字模型,然后在家中或專業打印服務商處完成實體化。這種模式可以大幅降低物流和庫存成本,同時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個性化選擇。
AM易道目前對家用3D打印制作手辦持謹慎態度。一個是光固化操作學習成本不低以及需要熟練掌握3D建模軟件的高門檻。
短期內家用3D打印可能難以撼動商業手辦市場,但對于專業制造商而言,3D打印已成為不可或缺的工具。
展望未來,隨著AI技術與3D打印的結合,手辦設計和制作流程將變得更加智能化。
AM易道預測,最晚明年每個人都可能實現零基礎創作3D內容,這將進一步降低3D打印手辦的技術門檻。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3D打印手辦侵權事件的增多,大型IP持有方的維權意識也在增強。
任天堂、寶可夢公司、樂高、漫威等知名IP持有者對3D打印領域的侵權行為保持高壓態勢,通過DMCA通知等手段要求平臺下架侵權內容。
AM易道解釋下,DMCA通知(Digital Millennium Copyright Act Notice)是版權持有者向網站、平臺或服務提供商發出的正式請求,要求其刪除侵犯版權的內容。
簡單來說,就是權利人說"這是我的作品,有人未經授權使用了,把它下架"的法律文件。
以法國Dagoma公司的 "Toy Rescue "項目(提供玩具零件3D模型修復玩具)在2019–2020年受到多家玩具廠商關注,一度被懷疑涉及版權風險,但后來這些廠商選擇與之合作以提供正版模型支持維修。
而日本的同人文化可以追溯到20世紀70年代,已形成一套獨特的生態系統。
根據知乎博主IP守護人講述,同人一詞來自日語的 "どうじん ",英美世界叫 "Fan fiction ",是指 "自創、不受商業影響的自我創作 "。
說白了就是"不要錢、為愛發電、非商用",相較于一般流通于市場上的公眾出版物,同人作品的創作自由更大。
與其他國家嚴格執行版權不同,日本出版商和IP持有方通常對同人創作采取默許或有限授權的態度,認為這能擴大IP影響力并培養粉絲忠誠度。
這種共存關系體現在"Wonder Festival"(WF)等同人展會上,那里的創作者可獲得為期一天的臨時授權,合法售賣基于商業IP的手辦和模型。
然而,這種寬容有明確界限—授權僅限特定場合,且數量受限(通常不超過100件),以避免與官方商品競爭。
隨著3D打印技術興起,日本廠商加強了市場監控,主動干預未獲許可的網絡銷售,在保護創意自由的同時維護IP權益,形成了一種微妙平衡的同人生態系統。
這些不同國家的案例表明,未來的3D打印手辦市場將面臨更嚴格的版權審查,合法授權將成為產業健康發展的基礎。
AM易道預測,未來5年內,將出現更多授權IP方與3D打印服務平臺的合作,形成更加完善的正版3D打印生態系統。
同時,隨著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3D打印手辦市場將逐步規范,盜版現象將得到有效遏制。
共創新生態:3D打印手辦產業的平衡發展之道
靜安案的判決,向行業傳遞了明確的信號:
技術創新必須以尊重知識產權為前提。
3D打印作為一項數字制造技術,本應成為創新的催化劑,而非侵權的工具。
AM易道認為,3D打印手辦領域的健康發展,需要政府、企業和消費者的共同努力。
在未來,我們期待看到更多將3D打印技術與正版IP相結合的創新案例,為動漫手辦產業注入新的活力,也為廣大粉絲帶來更豐富、更個性化的體驗。
只有在法律框架內創新,才能實現技術與產業的良性互動,最終推動整個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從靜安案,到海外的孩之寶、華納兄弟、Games Workshop等公司的實踐,我們看到了3D打印與IP產業既對抗又共生的復雜關系。
3D打印技術確實降低了侵權門檻,但同時也開創了IP變現的新可能:
個性化定制、小批量生產、粉絲參與共創等。
未來的平衡點或許在于:
IP方提供更靈活、多元的授權模式,滿足粉絲創作需求;
技術平臺建立更有效的版權審核機制;
粉絲社區則在享受創作自由的同時,尊重版權邊界,支持正版內容。
如果未經許可使用第三方IP進行創作,就必須接受法律風險。
在3D打印時代,創新與尊重將不再是對立面,而是相輔相成的伙伴關系。
靜安案的警示意義不僅在于打擊侵權,更在于推動整個生態向著更加健康、規范的方向發展,讓技術真正成為文化創意產業的助推器,而非絆腳石。
讀者提示:
添加amyidao加入讀者交流群(備注加群),獲取原始信源鏈接或不便發表內容
,并與AM易道同頻讀者共同探討3D打印的一切AM易道建議也讀者星標公眾號,以便第一時間收到AM易道更新。
免責聲明:AM易道與文中提到公司尚不存在任何形式的商業合作、贊助、雇傭等利益關聯。AM易道圖片視頻來自于網絡,僅作為輔助閱讀之用途,無商業目的。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任何侵權行為,請權利人及時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本文圖片版權歸版權方所有,AM易道水印為自動添加,輔助閱讀,不代表對該圖片擁有版權,如需使用圖片,請自行咨詢版權相關方。AM易道文章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AM易道不對因使用本文信息而導致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承擔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