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泰坦尼克號》這部電影的人,無不為這起沉船事故感到驚駭萬分。然而,1948年12月3日發生在中國上海吳淞口外的江亞輪沉船事故的慘烈程度,比泰坦尼克號有過而無不及。這艘荷載人數只有2250人的輪船,卻搭載了4000多名旅客,最后僅900多人獲救,超過3000人罹難,是中國最大的海難。
嚴重超載的江亞輪
江亞輪原為1939年日本神戶制鋼播磨造船廠為“東亞海運株式會社”建造的客貨輪“興亞丸”,與“寧波丸”(后來的江靜輪)等為姐妹船,長102.4米,寬15.3米,型深4.7米,排水量3365.7噸,馬力2500匹,航速18節,原設計可載客1186人。
抗戰勝利后,國民政府海軍司令部接收了江亞輪??箲鹌陂g,國營招商局為阻攔日本海軍軍艦進入上海,將自有客、貨輪擊沉封港。國府為補償招商局損失,將敵產江亞輪等五艘輪船轉撥交通部交由招商局營運。
招商局對這艘大型客輪進行了改造,荷載人數由過去的1186人增加到2250人,設有特等餐廳、休息室、獨立客房等,是上海招商局六大新型客輪之一。該船只從建造到使用,船齡尚不足10年,因此無論外觀、設備,在當時均堪稱精良。江亞輪1946年起行駛于航程僅需12小時的上海至寧波間短程航線,每次除載客外,還可載貨1500噸。至失事,江亞輪已在該航線往返近800次,運送了十幾萬乘客和無數貨物。
1948年11月下旬,淮海戰役已接近尾聲,在江北的國民黨軍隊土崩瓦解。面對隨時都有可能打過長江的百萬人民解放軍,上海灘的軍民無不人心惶惶,戰爭的謠言如蝗蟲般四處蔓延。
大量寧波籍的上海人被這種緊張的氛圍嚇壞了,他們紛紛搶購船票,懷揣金銀細軟,扶老攜幼涌向十六鋪碼頭,而江亞輪則承擔起了運載這些旅客的任務。
按照當時的交通部航政局規定,江亞輪核定的最大載容量為2250人,但由于購買船票的人實在太多,不少人通過各種渠道混入船中,使得實際載客人數要大大高于2250人。根據事后對江亞輪載客人數的統計,包括所有乘客,船員,那天上船的人數超過了4000人以上,是最大載容量的兩倍之多,加上船上超過500噸的貨物,使得這艘客輪嚴重超載,給之后的沉船事故帶來了極為慘重的人員、財產損失。
江亞輪突然爆炸,附近船只冒險相救
1948年12月3日,嚴重超載的江亞輪在抖顫而又凄厲的汽笛聲中,徐徐駛離上海港。船上人頭攢動,到處都是提著行李,拖家帶口臉上又帶著疲憊的乘客。船駛出吳淞口后,凌冽的海風使得船體開始出現了明顯的搖晃,個別暈船的身體出現了不適,但大部分人依舊泰然處之,離開了戰爭烏云籠罩下的上海,他們迫切想回到自己的家鄉。
18時45分,剛進入了離吳淞口30公里的白龍港時,江亞輪右舷后部第三艙驟然傳出炸雷似的一聲巨響,船體隨之發出劇烈晃動,所有船燈頃刻熄滅。船體向左傾側,并不斷有海水涌入。與爆炸點緊挨著的電報房在爆炸威力的沖擊下瞬時倒塌,兩位無線電報員被炸得血肉橫飛,肢體殘缺,收發報機損毀,與外界聯絡中斷,根本無法向外部發報呼救。船頭駕駛艙內,求援電報僅象征性地鳴響一聲,就再也發不出來。
爆炸來得猝不及防,威力之大,短時間就涌入了大量海水,船體開始急速下沉。失去了燈光的江亞輪在一片漆黑的海上陷入了至暗時刻,4000多名旅客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都驚惶萬狀,嚎哭呼救之聲響徹夜空。慌亂的人群都迫切地尋找求生通道,由于乘客太多,人們互相推攆、擠兌、踩踏,都想跑向船頂甲板奪路奔命。“駭叫悲嘀,呼天搶地,如赴屠場,如臨末日。老弱婦孺,踐踏而死者甚多。”擁擠中,被擠踏而死,掉入海中淹死、凍死者不計其數。這場回鄉之旅就這樣成了死亡之旅。
由于爆炸發生在船體后部,船尾迅速下沉,船艙也很快進水。首先遭到滅頂之災的是四、五等艙的旅客,更讓人揪心的是由于船上旅客太多,為了防止逃票,一次頗為嚴格的查票正剛剛開始,船員將船艙唯一通往外部的鐵門緊緊鎖死。由于船體下沉的速度很快,短短的十幾分鐘時間,洶涌的海水便已經蓋沒了甲板。而那些被困在船艙的旅客甚至都來不及爬到最高處的甲板等待救援便活活地溺死在艙中。由于失事地點恰為一淺灘,因此煙囪、桅桿、以及懸掛的救生艇仍露出水面,然而慌亂中、加之天黑,竟無人去解開救生艇的纜繩。
極少數僥幸掙扎上甲板的人,也個個都慌了神,江亞輪雖然是大型客輪,但逃生設備匱乏,不僅不能提供救生衣,甚至連救生圈、逃生筏數量都極為有限。當災難就在眼前時,這些急于活命的乘客只能互相爭搶有限的救生圈,在互相推攆中很多人都被擠到海中。短短的十幾分鐘時間,這艘幾個小時后就能到達目的地寧波的客輪就沉入大海,無數的乘客在冰冷的海水中拼命哀嚎呼救。
19時半,在海上進行小黃魚捕撈作業的中國漁業公司漁輪華孚1號和華孚2號就在江亞輪附近行駛中,船員聽到不遠處的慘叫聲,尋聲望去,發現江亞輪僅剩下煙囪和桅桿露出水面,海面上隱約漂浮著人員,便一面拍發急救訊號,一面加速向江亞輪使去。至事發地點,大量落水者看到救援船后,都紛紛向船邊奮力游去,船體兩邊瞬時布滿了雙手。但由于漁輪的噸位只有50噸,且船上已經滿載魚獲,為避免大量落水者登船后造成漁輪超負荷翻沉,最后只救起了落水旅客28人。
21時半,一艘叫“金利源”滿載桔子的機帆船亦到達沉船現場,船主張翰延率領船員,將一條長纜索丟到江面上,落水乘客紛紛拉住扶索爬上船,接著該船又靠近沉船,將在甲板上等待救援的人按順序登上船。為了能拯救更多人,船主張翰延決定將桔子等貨物全部拋入海中,最后該船共救下了453名落水乘客。因為張翰延無私救人的大善之舉,最后還獲得了上海市第一名“榮譽市民”稱號。隨后,又有茂利輪和幾艘帆船前來救援,最后這幾艘船一共救下了近1000人。
據估計,江亞輪罹難者多達3000人以上(包括58名船員),死亡人數遠遠超過“泰坦尼克號”沉船事件,而慘烈程度更是比“泰坦尼克號”有過之而無不及。遇難者多絕大多數都是寧波籍上海人,其中有全家遇難者,有祖孫三代同歸于盡或全家只一個人生還的,江亞輪周圍浮尸遍布,大小行李衣帽等四處漂浮,其狀真是慘不忍睹。這是中國現代史上罕見的航運大慘案,其死事之慘烈,遇難人數之多,在國際客運史上也屬無前例。沉船事件發生后,引起了社會輿論大嘩,群情鼎沸。
事發后,招商局立即派出救援打撈船隊前往出事海域,但由于距離事發已經三天,雖經90多名潛水員和十幾艘船只日夜不停的打撈,最后也僅撈起尸體1336俱,剩下的約2000俱罹難者尸體已經不知所蹤。
江亞號爆炸原因
為了平復民眾和遇難者家屬的強烈不滿和社會上的種種議論,沉船事件后的第4天,招商局特邀中國漁輪公司、上海輪渡公司,輪機師總會,中國造船工程學會等14位專家,協同航政、監察等部門的代表,乘船前往失事地點勘察,力圖查找輪船失事原因。
隨著調查的全面展開,出現了幾種沉船原因的說法,一:鍋爐爆炸;二:航線偏離而觸礁;三:炸彈爆炸;四:水雷引爆。1949年2月,經過長達兩個多月的調查后,官方出具了一份調查報告,這其中鍋爐爆炸的說法首先被排除,因鍋爐室完好無損。輪船也沒有存在航線偏離,因此觸礁的可能性也被排除,而炸彈爆炸因為當時技術所限根本不可能。最后,水雷引起爆炸的可能性最大,但后來發現船體破裂的鋼板全部向外彎曲,于是這種可能性也被否定。也就是說,所有能想到的導致船體爆炸的幾個原因,都經過深入調查后全部都被否定了。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了江亞號爆炸呢?
1981年,原招商局總經理胡時淵在《航?!冯s志上撰文《我所知道的江亞輪沉沒真相》,文中提到:上海解放前夕,招商局董事長徐學禹曾在國際飯店與國民黨海軍總司令桂永清共進晚餐,胡時淵作陪,席間,桂永清誘勸他們去臺灣時,吐露了江亞輪當年爆炸真相:原來,1948年12月,國民黨上海海軍航空兵的轟炸機飛往海州執行任務后,在吳淞口外上空,機上懸掛的一枚重磅炸彈脫鉤墜海,正好砸中途經此處海域的江亞號,直接導致了這艘滿載旅客的客輪發現大爆炸,釀成了慘重的海難。
這一說法僅出自胡時淵本人,疑點卻不少,首先,桂永清作為國民黨海軍總司令,自己底下的航空兵竟然誤炸客輪,這樣的低級錯誤,身為國民黨海軍一把手的桂永清難辭其咎,何以能如此輕易的就把這一絕密的事情吐露出來?再說,江亞輪出事,作為運營方的招商局當時身處輿論漩渦中,飽受社會各界的指責,胡時淵站在招商局立場,可能故意危言聳聽,是為了擺脫責任而信口雌黃,加禍于人,因此,胡時淵的這一說法實難令人信服。
各種爆炸原因均被否定后,最后的意見大都趨同于誤觸水雷,調查中發現的船體破裂的鋼板全部向外彎曲,只能說明水雷爆炸的可能性存疑,但卻無法完全推翻這一說法,而且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江亞輪誤觸水雷的可能性還是極大的??箲鹌陂g,盟軍在中國海域投放了很多漂浮的水雷,漁船誤觸水雷的事情時有發生,如1946年3月間龍山海涂漂雷傷人,同年11月,舟山定海漁民在東海近海撈到黑色長形水雷兩枚。江亞輪出事的白龍港當時是日軍海上登陸處之一,本來就布置了很多水雷,至抗戰勝利,這一帶海域并未完善排雷,因此不排除江亞號誤觸水雷而導致的爆炸。
打撈工作
江亞號沉沒后的次年初,招商局先通過駐日代表團在東京邀聘打撈專家等8人于1月17日抵滬。3月中旬,日打撈商再度來滬,預算全部打撈費需19萬美元。后來,招商局又請了一個美國打撈商到沉船地點觀察,認為沒有辦法打撈,只能炸掉它。以后由于潮流沖擊等作用,“江亞”輪逐漸斷裂成兩段。
此后江亞號打撈工作擱置了很多年,直到1956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從政治角度考慮,同年也為疏浚航道,決定重啟打撈工作,到了當年10月30日,歷經160天的打撈工作后,沉埋海底長達8年的江亞號終于重見天日。
打撈過程中,秉著對人民負責、告慰死難者及其家屬的人道主義精神,發揚拾金不昧的風格,成立了專門的骨骸、物資收集小組,不論是一節殘損的骨骸還是一件很小的首飾,他們都想辦法將其撈出。有的死者頭骨里滿是爛泥,打撈工人們就用水把它沖洗干凈,然后裝箱。沉船打撈出來后,很多當時乘客攜帶的物品也一并得到清點分類登記后交由打撈工程局保管,統一交由上海市人民委員會處理。
為了告慰死難同胞,撫慰死難者家屬痛苦的心情,上海市人民政府決定在清明節前在古北路永安公墓為江亞輪死難同胞遺骸舉行安葬儀式。1957年3月19日,350多位死難者的家屬帶著鮮花和蠟燭,懷著無比悲痛的心情參加了在永安公墓舉辦的安葬儀式。
至于江亞輪,被撈起后經修復,重新投入航運,變成長江內河客貨輪,往返于上海和武漢之間的航線上。1966年11月,江亞輪被改為東方紅8號,直到1983年退役。2000年,長期停放在武漢港月亮灣碼頭的江亞輪被拆解賣給溫州的拆船個體戶,誰料當年7月8日,因工作人員操作不當,引發了大火,整艘船被燒的體無完膚,最終,這艘度盡劫波,完成使命的客輪殘骸被當做廢鐵拆解賣了。原“江亞”輪上僅存的一只木質舵輪被保存下來,成為印證此次特大海難歷史的唯一實物標記,目前該實物保存于寧波浙東海事民俗博物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