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中國網(wǎng)報道,3月,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開幕式舉行。來自6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1500多位政界、工商界、智庫學者和媒體代表參加。與會外方嘉賓普遍對中國經濟發(fā)展前景和高質量發(fā)展充滿信心,認為中方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和三大全球倡議為亞洲乃至世界注入穩(wěn)定性和正能量,呼吁各方增進信任、團結合作,攜手共創(chuàng)亞洲和世界更加美好的未來。
論壇現(xiàn)場(資料圖)
博鰲亞洲論壇在促進亞洲及世界的和平、穩(wěn)定與繁榮進程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成立20多年來,博鰲亞洲論壇不僅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更成為促進亞洲各國共同進步、推動全球發(fā)展的橋梁。博鰲亞洲論壇永久會址落戶海南,對中國和亞洲都意義非凡。作為中國與世界對話的重要平臺,亞洲各國在博鰲亞洲論壇上向世界展示亞洲的發(fā)展成就和合作愿景,彰顯亞洲在全球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影響力。
事實上,面對當前全球治理出現(xiàn)的裂痕,這也是多方的共識——世界各國的未來始終緊密相連,加強相互間的協(xié)調與合作是應對挑戰(zhàn)、彌合裂痕的唯一正確選擇。不可否認,在關稅戰(zhàn)、貿易戰(zhàn)陰云籠罩下,經濟全球化動力和阻力膠著,多邊主義和單邊主義激烈博弈,全球治理體系正經歷深刻調整。然而,面對部分西方發(fā)達國家對于經濟全球化的質疑和阻擾,新興市場國家和發(fā)展中經濟體更易陷入劣勢地位,也意味著更加需要基于自己的文化對外發(fā)聲,積極擁抱多邊主義,更多謀求平等對話,進而求同存異,實現(xiàn)合作共贏。
在這種情況下,菲律賓前總統(tǒng)阿羅約表示,在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的過程中,理想與現(xiàn)實經常產生沖突,理想是豐滿的,但要考慮國家的現(xiàn)實情況,把握時機,恰當應對。2008年面臨全球金融危機時,菲律賓遵循了經典的經濟政策,盡管菲律賓不像其他國家那么發(fā)達,但菲律賓的刺激力度甚至超過了很多西方國家,最后菲律賓免受重大沖擊。她強調,南方國家必須堅持自己國家的總體目標,這些目標必須要考慮到現(xiàn)實,才有可行性,才能夠盡快落實。
博鰲亞洲論壇國際會議中心外景(資料圖)
阿羅約的父親是菲律賓前總統(tǒng),她本人當過老師,還當過節(jié)目主持人,跟美國前總統(tǒng)克林頓還是同班同學。雖然阿羅約看著個子矮小,但她做事雷厲風行,在國際舞臺留下深刻的印象。不過她也被指控各種問題,還一度讓老公遠走他鄉(xiāng)保全自己,最終她無罪釋放,又降低姿態(tài)重返政壇,也算是比較好的結果。
實際上,阿羅約自己也遭到了馬科斯政府的針對,在2023年11月,她就被馬科斯的表弟、眾議院議長羅慕爾德茲強行撤掉了眾議院副議長的職務,莎拉為老師的遭遇感到十分憤慨,并公開指責對方在搞政治內斗。這也為莎拉日后辭去教育部部長和反叛亂工作組副主席等要職,徹底退出了馬科斯政府內閣埋下伏筆。今年1月,馬科斯重組菲律賓國家安全委員會,將阿羅約、杜特爾特、莎拉全部剔除,也標志著阿羅約與杜特爾特家族全部被排除在了菲律賓決策中心之外。
菲律賓前總統(tǒng)(資料圖)
現(xiàn)在,馬科斯當局使得菲律賓國內局勢愈演愈烈,還在南海多次挑釁中國,使得菲國內反對他的聲音越來越多。如果一個國家領導人既無法讓國民滿意,也不能在國際上給國家找到準確的定位。菲律賓前總統(tǒng)在任期間,阿羅約積極推動與中國的經貿合作,并在南海問題上采取務實做法。而且,阿羅約還是杜特爾特的盟友。因此,有分析認為,阿羅約此行就是來華交底,為菲律賓尋找“后馬科斯時期”的新出路。這個情況,進一步說明馬科斯已經時日不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