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令。
宣布對全球185個國家和地區實施“對等關稅”政策,最低基礎稅率為10%,最高達50%。
其中,對我國商品加征了34%的關稅,疊加此前的關稅后,總關稅率可達54%。可以說直接將中美之間的貿易掐滅了。
針對美國的無理做法,2025年4月4日19 時,我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公告稱:
自4月10日起,對原產于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 34%關稅,覆蓋工業制成品、農產品、高科技設備等全品類。
關稅對等報復,確實硬氣。
回望一路走來的中美貿易戰,中國早已從當初的毫無準備到了如今的替代品遍地,可以說在80%以上的領域,美國不再能“卡脖子”了。
貿易戰下的美國
中美貿易戰始于2018年,當時美國以貿易逆差為借口,對中國發起貿易爭端并加征關稅。
2017年,中美貿易順差為3752億美元,美國認為自己吃虧了,讓中國賺了自己的錢,很是不舒服,于是挑起了“貿易爭端”。
此外,美國還指責中國在知識產權保護和“中國制造2025”戰略上對其構成威脅,試圖通過貿易手段遏制中國高端制造業的發展。
2018年,美國對5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征25%關稅,中國對同等規模的美國商品加征關稅。
2024年,美國基于“301條款”復審,對我國的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電池等戰略行業加征25%-30%關稅。
2025年特朗普上臺后,繼續對中國施壓,這次他不僅對東大掄起了大棒,甚至還向全世界舉起了鐮刀。
一時間引起了美國國內躁動,很多人舉著牌子,開始討伐特朗普。更有學者稱,特朗普的做法,就是“瞎胡鬧”。
為什么這么說呢?
因為在如今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浪潮中,貿易戰本來就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招數。
看似美國對東大實施了貿易戰,其實其國內民眾的損失也是很厲害的。
如,美國啟動貿易戰后,其國內商品價格一路攀升,民眾生活成本增加,人民叫苦連連,以至于都有人向特朗普舉牌子了。
另外,企業利潤減少,國際市場份額被其他國家企業蠶食,制造業崗位減少,美國失業率增加,國內穩定性下降等。
還有,美國對華加征關稅后,電子產品、家具等必需品價格漲幅達15%-25%,特斯拉Model Y售價上調8%-10%。
而這一切成本,都要均攤到老百姓頭上,民眾能滿意嗎?
貿易戰,我們能做什么?
4月4日,我國宣布對美對等提高關稅,表面看是我國的“對等報復”。
其實是我們基于維護國家利益、公平貿易原則和國內產業健康發展所做出的必要回應。
作為普通公民,我們雖不能直接參與貿易談判和政策制定,但可以通過以下方式為國家貢獻力量,共同應對貿易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