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單欄“精品資源” 免費領取2300套PPT模板
作者丨帆書 · 伏琴
來源丨樊登讀書丨ID:readingclub_btfx
推薦丨勵職派丨ID:tmp_356139977
1892年10月,一個剛剛4個月的美國女孩,被傳教士父母帶到中國。
這個女孩就是賽珍珠,她在中國生活了近40年。
1932年,她的長篇小說《大地》獲得普利策小說獎,1938年又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她成為唯一一個同時獲得普利策獎和諾貝爾文學獎的美國女作家。
《大地》被瑞典皇家學院譽為“對中國農村生活史詩般描述的作品”,并且改變了西方人對中國人的固有印象。
小說講述了農民王龍從貧窮到富裕的人生歷程及心路變化。
看完王龍的故事,你會明白:守住本真,才是人生不敗的秘訣。
天道酬勤,努力終得回報
王龍是皖北一個貧瘠山村的農民,6年前母親去世后,他就與體弱多病的老父親相依為命。
這天是王龍結婚的日子,他為父親泡了一杯茶,然后洗了一次澡,這種“奢侈”行為遭到父親的批評。
他的媳婦叫阿蘭,是地主黃家的一個廚房丫頭。
她十歲逃荒時,被父母賣到黃家做丫頭,飽受欺凌,動不動挨打。
阿蘭長相普通,寡言少語,而且一雙大腳沒有纏過,王龍最初有點失望。
但是她勤勞能干,什么活都搶著干,做飯、掃地、撿柴火、撿牲口糞、補衣服、曬被子,三間破敗的屋子很快被她收拾得干干凈凈。
然后,她又主動跑到地里幫忙王龍干活。
阿蘭懷孕了,王龍說去找個女人來幫忙接生,阿蘭拒絕了。
生孩子那天,阿蘭照樣在地里干活。發現要生了,她趕緊回到家,做好飯,獨自在房間生下孩子。
等到王龍進去時,臥室已經被她收拾得井井有條,阿蘭躺在床上,旁邊多了一個兒子。
生完孩子第二天,阿蘭就和平常一樣做飯。不久,又回到地里干活。
那年冬天,王龍家有了前所未有的好收成,糧食堆滿了三間小屋子,他們有了多余的銀圓。
大年初二,王龍一家三口穿著新衣服去拜見地主黃家,才發現黃家已經衰敗,阿蘭終于揚眉吐氣了一回。
聽說黃家要賣地,王龍立即決定買下這塊地,而且發誓以后多攢錢、多買地。
買下的這塊地,收成是以前的兩倍,大大改變了王龍一家的生活。
第二年,阿蘭又生下一個兒子。王龍感激不盡,覺得阿蘭給家里帶來了好運。
王龍和阿蘭結婚后,兩人勤勤懇懇,同心協力,很快使得家庭興旺發達。
本杰明·富蘭克林說過:“勤勉是幸運的右手,節儉是幸運的左手。”
古往今來,多少人為天道酬勤寫下了生動的注腳。
北宋政治家范仲淹,幼年喪父,母親改嫁。他每日劃粥斷齏,苦讀及第,并留下千古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當代寒門學子龐眾望,母親常年臥病在床,父親患有精神分裂癥。但他勤奮好學,傲然踏進清華大學的大門。
鮮花,都是由汗水澆灌而成;成功,都是由勤奮積累而就。
只要你足夠努力,上天自然會給你豐厚的獎賞。
忘恩負義,只會自毀幸福
那年夏天,滴雨未下,顆粒無收,所有人都饑腸轆轆。
王龍不忍心親手殺死唯一一頭瘦得皮包骨頭的耕牛,阿蘭默默地拿起廚房里用的大刀,把牛殺死,做給全家人吃了。
王龍覺得不能在這里等死,準備去南方的城市,但是身無分文。
阿蘭決定賣掉所有家具,但是留下了土地和農具,然后一家人歷盡千辛萬苦,從安徽來到了江蘇。
王龍去拉人力車,阿蘭則帶著老人和孩子沿街乞討。他們每天累死累活,也只能支付周濟窮人的廉價粥錢。
突然戰亂來了,富人們倉皇逃命。王龍跟隨一群人闖進了一個大戶人家,拿到了一些金子,阿蘭也撿到一堆珠寶。
王龍用金子買了種子和耕牛,一家人回到了老家。他又把珠寶換成土地,阿蘭懇求他給自己留下了兩顆小的珍珠。
阿蘭一共生下三男三女,在饑荒年代,大女兒變得又啞又傻,二女兒生下來就夭折了。
后來家庭越來越富,王龍建了新房,又把前兩個兒子送進了私塾。他已經很少在地里干活,而是讓鄰居老秦做了管家,監管雇工們種地。
無憂無慮的王龍開始嫌棄阿蘭,他流連忘返于茶館,并豪擲千金娶了一位妓女荷花。
他造了一個新院子,專門給荷花住,并花高價給她請了女仆,讓她坐享榮華富貴,甚至把阿蘭唯一擁有的兩顆珍珠也搶走給了荷花。
銀子像流水般嘩嘩流走,家里開始頻繁上演著各種雞飛狗跳的戲碼。
王龍早就把阿蘭拋到了九霄云外,而阿蘭依舊是那個任勞任怨、寂寂無聲的女人。
阿蘭陪著王龍走過了最艱難的歲月,她甚至比王龍更堅韌勇敢。可是王龍在大富大貴之后,迅速地將其遺忘,也丟掉了平和安寧的家庭幸福。
現實中,像王龍這樣忘恩負義的人也屢見不鮮。
有些人一旦功成名就,立即拋棄了曾經患難與共的伴侶,轉而追求年輕貌美的對象。
忘恩負義,看起來只是傷害了對方,實質也會對自身造成反噬。
它讓你失去真心,再難擁有真情;它讓你信譽崩塌,未來荊棘叢生;它讓你良心受傷,時時遭受譴責。
忘恩負義,就是自毀心靈的棲息之所;知恩圖報,才能讓幸福人生永放光芒。
守住本真,方得不敗人生
三年來,阿蘭的肚子大得像懷了孕,她日漸消瘦,卻依然每天天不亮就起來默默地干活。
王龍從來沒有想過請一個人幫她料理家務,他對她毫不注意,就像看家里任何一件不起眼的物件一樣。
大兒子、二兒子和小女兒都結下了滿意的親事,二兒子又在糧行學做了商人,小兒子留在家照管土地,只有大女兒每天傻笑。
一切安排妥當,王龍終于想起了默默無言的阿蘭,想起了她每天的呻吟聲,以及身上的奇怪浮腫,愧疚在心里翻江倒海。
他請醫生來給阿蘭看病,可惜阿蘭已經無救了,她奄奄一息地熬了幾個月后,撒手人寰。
阿蘭死后,一向秩序井然的家庭突然變得雜亂無章,王龍這才明白,阿蘭才是這個家庭的定海神針。
阿蘭死后不久,王龍的父親也死了。
王龍租下黃家的整個大院子,全家搬到了城里,許多村民都變成了他的佃戶。
大兒子鋪張浪費,二兒子精打細算,兄弟倆矛盾重重。小兒子也不愿務農,王龍只好失望地給他找了先生,之后他離家去當兵了。
后來,年近七旬的王龍,娶了不到18歲的丫鬟梨花為妾,并將大女兒托付給她照顧。
王龍子孫滿堂,富甲一方,但是每年春天到來時,他一定要到地里去看看,因為他的根扎在土地上。
他日漸衰老,決定回到老房子度過最后的日子。
這天,兩個兒子來了,商量著賣地分錢。
王龍氣極了,大聲喊道:“當人們賣地時,那就是一個家庭的末日。”
兩個兒子嘴上安慰他:“我們永遠不會賣地。”
但是他們相互看了看,會心地笑了。
王龍在從貧窮到富裕的變遷中,逐漸離開了土地,丟掉了曾經的純樸和初心。
等到褪去了年輕時的浮躁與輕狂,他突然醒悟,土地才是他幸福的基石,因此希望孩子們守好家業,不要賣地,但是孩子們佯裝同意,心中卻另有打算。
《資治通鑒》曰:“創業易守成難。”
許多人曾經奮力拼搏,但是小有成功后,就丟掉了最初的雄心和品質,導致事業急轉而下;
許多后輩坐享其成,舍棄父輩最寶貴的奮斗精神,導致父輩辛苦打下的江山坐吃山空。
本真,是一個人最真實的本色,最純粹的初心,最純真的品質。
它是人生航向的指南針,是抵御困難的強心劑。
丟掉本真,便如失去方向的船只,任由風浪擺弄,再難駛向夢想的彼岸。
面對喧囂紛擾,守住本真,才能守住人生的真諦,守住不敗的人生。
農民出身的王龍,對土地愛得深沉,但是富貴之后,內心卻逐漸生銹,貪圖享樂,疏遠土地。
阿蘭似乎是土地的化身,厚重純樸,始終如一。王龍與阿蘭的關系,正是他與土地的親疏關系。
好在王龍最后幡然醒悟,回歸土地。
浮華人世間,許多人在追逐功名利祿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漸漸忘記了出發時的方向和純真,也失去了那份感知幸福的能力。
人生路漫漫,唯有守住本真,才能在歲月的流轉中從容堅定,收獲屬于自己的不敗人生。
點個「在看」,與君共勉。
作 者 簡介:伏琴,讀書萬卷,筆下生花。文 章來 源樊登讀書(I D:readingclub_btfx),轉載請聯系公眾號。
(▼點擊圖片直接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