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飛這回給質疑者們上了堂生動的"空氣動力學課":曾被嘲作"PPT戰斗機"的殲-50,如今在空中劃出的尾跡云簡直像給鍵盤俠們畫的錯題集。這款新型戰機用實力證明,中國航空工業的想象力早已突破某些軍迷的認知天花板。
那些年關于"沈飛只會魔改蘇霍伊"的段子,在殲-50的菱形機翼前碎成了渣。這架渾身黑科技的戰機,把隱身涂料玩出了新花樣——雷達波照上去不是反射而是迷路,光電系統先進得能識別五公里外飛行員的咖啡牌子。最損的是超音速巡航能力,讓當年說"國產發動機不行"的專家們,臉疼得比突破音障還快。
看看美國人酸溜溜的反應就知道成了:五角大樓報告剛把殲-50歸為"未來威脅",洛馬工程師就開始加班修改F-35的升級方案。更搞笑的是某西方軍事論壇,管理員連夜把"中國第五代戰機"詞條從科幻分類挪到現實裝備欄。
不過軍迷圈更關注實戰細節:內置彈艙開合速度比F-22快0.3秒,這個數據夠貼吧吵三天三夜;衍射平顯的界面設計讓飛行員告別"儀表盤連連看",倒是航展攝影師集體抗議——這玩意反光太強根本拍不清!
沈飛這次反向操作堪稱經典:先放任全網群嘲攢足期待值,再用真機首飛來個"天降正義"。建議下次研發新機型直接開直播競猜,讓網友賭到底是"工業垃圾"還是"黑科技"。不過現在最慌的應該是模型廠商,剛鋪貨的殲-20模型又要連夜改模具了。
看著殲-50在跑道上撕破夜幕的等離子尾焰,忽然想起二十年前珠海航展上被圍觀的殲-8II。那些舉著長焦鏡頭拍"空中美男子"的老軍迷們大概沒想到,有生之年真能見證中國戰機對著西方同行說:"大人,時代變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