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冬天,北京街頭寒風刺骨。23歲的張志銘裹緊舊棉襖鉆進出租車,后視鏡里映出一張棱角分明的臉——這張臉,將在一個月后叩開中國首富的大門,也將成為改寫他命運的鑰匙。彼時的他不會想到,十年后自己會成為商界傳奇,更不會料到,“靠臉吃飯”的流言將伴隨他半生。但命運最諷刺的饋贈,往往藏在最深的偏見里。
那個清晨,國美電器總部門口的招聘啟事被積雪覆蓋了一半,只有“北京戶口,不限學歷”幾個字倔強地露在外面。連續失業三個月的張志銘蹲下身子,用凍僵的手指抹去冰碴,突然笑出了聲。三天后,他穿著借來的西裝站在黃光裕面前,駕駛技術測試剛結束,后座就傳來一聲酒醉的嘔吐聲。沒人注意到,這個年輕司機默默脫下外套裹住穢物,又在零下十度的街頭跑了三條街買來熱粥。
“明天去銷售部報到。”黃光裕擦著嘴邊的粥漬說這話時,張志銘正蹲在車庫角落刷洗車墊。污水順著指縫滴落,他突然攥緊抹布——這是第一次有人把他的名字和“銷售”聯系在一起。
九十年代的國美戰場,學歷是沖鋒的鎧甲,經驗是廝殺的刀劍。當海歸精英們抱著報表高談闊論時,張志銘在商場門口支起免費茶水攤。某個暴雨天,他渾身濕透地幫顧客把冰箱扛上六樓,卻在樓梯轉角聽見嘲諷:“司機轉行搞銷售?怕是黃總妹妹給的機會吧?”玻璃窗上的雨水模糊了他的表情,只有攥緊繩索的手背青筋暴起。
轉機出現在1997年盛夏。一對穿著考究的夫婦站在進口彩電區皺眉搖頭,張志銘突然抓起展示臺上的絲綢桌布:“您看這款式像不像《羅馬假日》里赫本戴的頭巾?”三小時后,他簽下國美首單百萬級豪宅家電定制方案。那天黃光裕的妹妹黃燕虹恰好路過展廳,看見西裝革履的男人正跪在地上調試電路板,汗濕的襯衫貼在后背,勾勒出精瘦的腰線。
“他們說你是靠臉吃飯。”婚后某個深夜,黃燕虹擺弄著結婚照突然開口。張志銘從地產規劃圖上抬頭,臺燈將他側臉鍍上一層金邊:“那你該勸他們去鵬潤地產看看。”當時的鵬潤是個連工資都發不出的爛攤子,黃光裕給他劃了條死線:“半年,做不起來就滾。”
沒人知道這個被架空的“駙馬爺”怎么做到的。工地上,他戴著安全帽和民工蹲著吃盒飯;售樓處,他親自扮成吉祥物發傳單。2005年“國美第一城”開盤當天,排隊人群擠垮了三個隔離欄。當晚慶功宴,黃光裕舉著酒杯的手懸在半空——財務報表顯示,這個曾被嘲“吃軟飯”的男人,讓鵬潤銷售額暴漲800%。
當黃光裕身陷囹圄、國美風雨飄搖時,已經自立門戶的張志銘在辦公室枯坐整夜。晨光微熹時,他撕掉連夜擬好的收購方案,撥通妻子電話:“把咱們賬上流動資金轉過去。”這通電話讓明天地產錯失黃金地塊,卻保住了國美最后的生產線。供應商大會上,他站在角落看著黃家人重掌大權,轉身時被記者堵住:“為什么救對手?”
他指了指會議室墻上的巨幅合影。照片里,年輕司機握著方向盤目視前方,后座的首富閉目養神。玻璃倒影中,1993年的雪花正紛紛揚揚落下。
2021年深秋,某商學院講座散場后,有學生追著問“逆襲秘訣”。張志銘系好羊絨圍巾,呼出的白霧模糊了眼角細紋:“我運氣好,總在冬天遇到轉機。”北京初雪落在他肩頭,恍如三十年前那個決定命運的清晨。
夜色中的長安街車流如河,每一盞車燈都在講述不同的命運劇本。或許正如他常對年輕高管說的那句話:“別人看見你臉上有光的時候,你要確保手里有火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