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新聞網4月7日訊(通訊員 劉韻霞)數控機床的轟鳴聲中,湖南航空技師學院數控教師羅淑芬的手指在操作面板上翻飛如蝶。一塊45號鋼毛坯在她手中逐漸顯露出精密輪廓,圍觀學生的驚嘆聲被淹沒在金屬切削的節(jié)奏里。“誤差超過0.01毫米就是廢品,但羅老師的工件像藝術品。”一名學生感慨。
這份近乎苛刻的精準,是無數次賽場“生死時速”的饋贈。在2022年湖南省職業(yè)技能大賽中,她與20余名男選手同臺競技,展現了非凡的技能。在4小時的緊張比賽中,她完成了從繪圖、編程到裝刀、加工的全流程,且全程無需查看計時器,顯示了她對比賽流程的熟練掌握和對時間的精準把控。“當機床啟動的瞬間,我就是刀,刀就是我。”最終,當她將金牌佩戴于胸前,裁判由衷贊嘆:“她賦予了數控技術獨特的女性魅力。”
“數控車間油污遍布、體力消耗大,女生學這行簡直是自討苦吃!”六年前,師父周全華的這番話,非但沒有嚇退羅淑芬,反而激起了她內心的斗志。入學第一天,她站在滿是油漬的工作服和重型機床之間,對著僅有的另一名女生立誓:“我們要讓這里記住女生的名字。”深夜的實訓室里,她與圖紙較上了勁,為攻克一個螺紋加工參數,不惜連續(xù)報廢七塊材料;為提高裝刀速度,她的手指被四濺的鐵屑割出了十多道口子。當男生們還在用蠻力搬運30斤的毛坯時,她已巧妙運用杠桿原理,單手輕松拎起,精準放置,速度之快,令眾人刮目相看。“誰說女生只能當配角?我要做流水線上的指揮官。”
國家集訓隊的選拔賽上,羅淑芬是萬綠叢中一點紅。30公斤的鑄鐵毛坯、連續(xù)8小時的高強度操作,男選手尚且需要輪換休息,她卻把啞鈴訓練塞進每頓飯前:“舉不起10公斤,就別想端穩(wěn)這把車刀!”
在最艱難的時刻,她蜷縮在機床旁,油污與淚水交織,模糊了日記的字跡,但她堅定地寫下:“今日之失,明日必以0.5秒之差超越男生。”這份執(zhí)拗終成利刃——2023年全國職業(yè)技能大賽上,她以女性特有的細膩把控毛刺處理,在清一色男性評審團前捧起銅牌。“領獎時,我故意把馬尾甩得很高,要讓所有人看清這是女孩的勛章。”
如今,羅淑芬的實訓課成了校園“網紅打卡點”。她改造傳統教學:教女生用發(fā)圈固定袖口防卷入機床,將煩瑣的編程口訣編成rap,甚至帶著學生在零件上雕刻花紋。“數控不是冷冰冰的流水線,而是創(chuàng)造美的過程。”
曾經只有2名女生的數控班,如今坐滿16個“羅家軍”。有女孩怯生生問:“我力氣小怎么辦?”她舉起自己結繭的手掌笑道:“你看,這些繭子會變成鎧甲。在數控世界,腦力才是真正的肌肉。”
一審:曾輝
二審:陳彥圻
三審:孫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