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貴婦補品”的燕窩,盯上男人的錢包了。
為了能將燕窩賣給男人,燕之屋(01497.HK)請來了萬科集團創(chuàng)始人王石,來做它的代言人。
王石同款的“總裁碗燕”售價昂貴,6碗裝售價3168元,算下來528元一碗,有網友評論它“不坑窮人”。
尷尬的是,王石不僅沒能帶動銷量,反而遭到網友的群嘲,調侃其“缺錢了”,“老王改賣燕窩了”,“萬科不發(fā)退休工資了?”,等等等等。
對于王石為何會當燕之屋代言人,網友們有諸多猜測。至于燕之屋為何會請王石當代言人,外界的看法卻出奇一致——想賺男人的錢。
這場有些違和的跨界營銷背后,其實藏著燕之屋的深層焦慮,它重金押注明星代言的老套路正加速失效。
明星代言打法,越來越不靈了
眾所周知,燕窩一直都是以女性消費者為主的品類,因為價格不菲,又被稱為“貴婦補品”。
燕之屋的主要客群也一直以女性為主,請明星代言是其吸引目標客群的主要手段。
2008年,劉嘉玲一句“燕窩,我就選燕之屋”讓大家記住了它。此后的十幾年間,燕之屋先后請了林志玲、趙麗穎、金晨等女明星當代言人。這種“明星營銷”精準命中了兩類人的軟肋——貴婦群體對容顏永駐的焦慮,年輕女孩對奢侈生活的向往。
燕之屋每年都要在營銷上花不少錢。財報顯示,2021年至2023年,燕之屋的銷售費用分別為3.99億元、5.04億元、5.63億元;銷售費用率分別為26.48%、29.6%、28.67%。
2024年,燕之屋又加碼營銷,不僅邀請鞏俐作為產品代言人,還邀請了王一博作為全球代言人。“雙代言人”的目的很明顯,利用鞏俐穩(wěn)住有經濟實力的貴婦,再利用王一博吸引消費能力相對較弱但敢花錢的年輕女性。
燕之屋還特意開發(fā)了更符合年輕女性消費習慣的產品,比如燕窩粥、燕窩飲品、燕窩護膚品等。在燕之屋的天貓旗艦店,200g/6碗的生椰五紅營養(yǎng)即食早餐粥下午茶,到手價略微高于100元,一碗的價格不到20元。
這一通操作下來,營銷費用又漲了。2024年,燕之屋銷售及經銷開支攀升至6.7億元,同比增長19%,占總營收的32%。
然而,鞏俐的“帶貨”能力似乎不是很強。2024年,燕之屋的純燕窩產品收入17.95億元,基本與前一年持平。
王一博的“帶貨”能力稍微強一點。專門配合他開發(fā)的“+燕窩”和“燕窩+”的低價系列產品,2024年收入2.32億元,增長了63.3%。雖然該系列產品增速很快,但體量太小了,而且低價產品沒多少利潤。
在營銷上砸了更多錢后,燕之屋等來的卻是2020年以來表現最差的“年度成績單”:2024年全年營收20.5億元,同比微增4.37%;凈利潤為1.6億元,同比大幅下降24.18%。這是燕之屋營收增速首次降到個位數,利潤更是首次出現負增長。
或許是因為原先錨定的女性消費者的策略不好用了,燕之屋盯上了更有錢的“霸道總裁”。于是,客單價更高的“總裁碗燕”就來了。
開辟新市場,還是“自嗨式”創(chuàng)新?
在外界看來,燕之屋找來王石代言,是想通過這場跨界營銷,打破大眾對燕窩多適用于女性消費者的認知,開辟男士燕窩市場。
男士滋補品真的有市場嗎?
魔鏡洞察《2024年藥食同源趨勢洞察》顯示,男性人群養(yǎng)生意識增強,在社交媒體藥食同源食療滋補話題的關注人群中,男性占比超過女性,為56.1%。這意味著,男性消費者在潛意識里也有健康憂慮和加強健康保護的需求。
雖然男士滋補品有增長空間,但這并不意味著任何產品都能撬動這個市場,更何況還是燕窩這種早就被大眾打上“女性滋補品”標簽的產品。
為了打動男性消費者,燕之屋在產品上做了一些具有針對性的創(chuàng)新。
據燕之屋官網介紹,“總裁款”碗燕由燕之屋攜手中國藥科大學聯合開發(fā),將燕窩、鐵皮石斛、長白人參、蛹蟲草、茯苓、肉蓯蓉、杜仲雄花、鮮白茅根八種原料混合。一碗158克的“總裁碗燕”,燕窩投料量不低于6.2克。
燕之屋并沒有直接提及該產品的滋補功效,而是通過添加的原料來暗示。
比如肉蓯蓉,根據百度健康醫(yī)典和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共同創(chuàng)建的詞條,肉蓯蓉是一種補陽藥,具有改善體虛怕冷、增強體力、緩解便秘等作用。在產品詳情頁中,也出現了“大補元氣,補腎積精”、“益精氣,補腎助陽”等字眼。燕之屋還搬出了唐代孫思邈所著的《千金要方》為自家產品背書。
▲燕之屋的總裁碗燕的詳情頁,圖片來自官網
燕之屋硬是把女性滋補品包裝成補腎助陽產品。有不少消費者嘲諷道:“喝燕窩補腎壯陽?還不如直接吃六味地黃丸。”
有意思的是,去年翻車的“壯陽酸奶”Blueglass,就是在酸奶中加入了人參、肉蓯蓉等藥材,而且它與燕之屋還有過淵源,雙方曾聯名推出過一款膠原蛋白肽鎖鮮燕窩。不知道燕之屋是不是從它身上獲取的靈感。
在燕之屋的官方宣傳中,有很多經不起推敲的地方,比如該產品號稱添加了八種藥材,卻未提及每種藥材的具體添加量、產地來源等詳細信息;產品詳情頁標注“中國藥科大學聯合研發(fā)”,卻沒有公示實驗數據或檢測報告。也就是說,它無法提供功效驗證、臨床實證。
燕之屋找來王石代言后,這款產品的熱度確實不小,引起了很多討論,但銷量卻很慘淡。
▲網友對總裁碗燕的吐槽,圖片來自社交平臺截圖
從3月18日官宣到4月3日,兩周的時間,王石同款的“總裁碗燕”在燕之屋天貓旗艦店的銷量是47盒;在京東燕之屋官方旗艦店,“總裁款”碗燕僅300+人看過,12個買家評價;抖音燕之屋官方旗艦店中,該款產品雖有2000多人瀏覽,但已售為1。
有業(yè)內人士認為,這種以噱頭為導向的產品創(chuàng)新,本質上是在玩文字游戲,存在誤導消費者的嫌疑,與真正的產品創(chuàng)新背道而馳,是背離消費者真實需求的“自嗨式”創(chuàng)新。
套路被識破,舊打法不管用了
燕之屋真正的危機并非某款產品的銷售受阻,而是消費者對燕窩產品的信任逐漸崩塌。
燕窩行業(yè)的信任危機近年來頻繁爆發(fā)。2020年職業(yè)打假人王海掀翻小仙燉的“干燕窩含量門”,2022年,辛巴團隊直播售賣的“茗摯碗裝風味即食燕窩”被檢測為糖水。這些翻車事件一次次加深了消費者對燕窩的懷疑。
在營養(yǎng)學界,關于燕窩中“唾液酸”的功效一直飽受爭議。大量科學檢測結果顯示,燕窩中的唾液酸在營養(yǎng)價值方面與普通雞蛋、牛奶相比并無太大差異,那高昂的價格背后不過是商家通過營銷精心包裝出來的消費神話。
在商家的營銷包裝下,燕窩的功效宣傳一直隨著市場需求變化而不斷調整。從清朝時期的“止咳化痰”,到現代的“美容養(yǎng)顏”,再到近年來針對孕婦、養(yǎng)生群體甚至男性市場的各種新概念,燕窩產品的功能性似乎可以被無限延展。
這種“需求驅動功效”的營銷方式,正逐漸被消費者識破。
在消費升級和信息透明化的趨勢下,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繞過品牌,直接從批發(fā)渠道購買燕窩。在社交平臺上,燕窩批發(fā)交易日益活躍,例如小紅書上與“燕窩批發(fā)”相關的筆記已超過59萬條,“貴婦們”開始學會到淘寶找燕窩批發(fā)商,省下80%溢價買同款溯源碼產品,這反映出消費者對品牌溢價的抵觸。
然而,面對這一行業(yè)變局,燕之屋仍然采取“重營銷、輕研發(fā)”的打法,繼續(xù)依賴明星代言來維持品牌熱度,而非通過技術創(chuàng)新增強產品競爭力。
這種策略的局限性在“總裁碗燕”這款產品上暴露無遺。定價高昂的“總裁碗燕”未能提供臨床試驗數據、成分數據或營養(yǎng)吸收率等科學依據來支撐其價格,結果線上銷量慘淡。
有業(yè)內人士認為,燕之屋應調整策略,砍掉類似“總裁碗燕”這類缺乏實證支持的高溢價產品,專注于純燕窩產品的研發(fā),提升其科學價值,以技術突破重新贏得消費者信任。
有媒體指出,燕之屋的全球首款男性燕窩,看似是一次勇敢的市場開拓嘗試,實則是一場收割中年男人錢包的鬧劇,終究會被市場無情反噬。
在消費者日益理性化的趨勢下,燕之屋若不及時調整策略,強化產品研發(fā),其品牌影響力與市場競爭力可能會進一步下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