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昏迷患者無法蘇醒的3個原因!
在神經科工作多年,我見過太多因忽視昏迷背后的危機,導致患者病情惡化的案例。其實很多患者本來是可以醒過來大的,但是由于各種因素,導致患者最終沒有蘇醒,對于患者來說,非常遺憾,對于家庭來說更是巨大損失。
今天,我就和大家詳細講講,昏迷可能引發的并發癥,以及我們該如何應對。
一、肺部感染:昏迷患者的頭號殺手
肺部感染是昏迷患者最常見,也是最危險的并發癥之一。由于昏迷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不暢,咳嗽反射減弱,口腔和呼吸道的細菌容易滋生繁殖,進而引發肺部感染。簡單來說,就是自己不知道咳嗽了。
據統計,昏迷患者肺部感染的發生率高達30% - 50%。大家可能都知道,很多老年人,無論是骨折還是腹部手術,最后躺在床上時間長了,都是一口痰堵了。所以這個肺部感染是最容易發生,也是最麻煩的并發癥。
為了預防肺部感染,我們要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定期為患者吸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對于痰液黏稠的患者,可以通過霧化吸入,稀釋痰液,促進排出。同時,要加強口腔護理,每天用生理鹽水棉球擦拭口腔,減少口腔細菌的滋生。
二、深靜脈血栓:隱藏的定時炸彈
長期昏迷的患者,肢體活動減少,血液流動緩慢,加上創傷、手術等因素,容易導致深靜脈血栓形成。一旦血栓脫落,隨血流進入肺動脈,就會引發肺栓塞,嚴重時可危及生命。
為了預防深靜脈血栓,我們可以為患者使用彈力襪,促進下肢靜脈回流。同時,定時為患者進行肢體按摩,從足部開始,向大腿方向按摩,每次20 - 30 分鐘,每天 2 - 3 次。對于高危患者,還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抗凝藥物。
三、壓瘡:不容忽視的問題
壓瘡也是昏迷患者常見的并發癥之一。由于患者長期臥床,局部皮膚受壓,血液循環障礙,容易導致皮膚破潰、感染。特別是在骨隆突處,如骶尾部、足跟、肘部等,壓瘡的發生率更高。
我們見過很多家庭護理不太負責的情況,患者的屁股,會陰部紅腫潰爛,相反我們醫生只要一看背部,就知道這個患者護理的好不好。
為了預防壓瘡,我們要定期為患者翻身,每2 小時一次。在翻身時,要使用軟枕、氣墊等減壓工具,減輕局部皮膚的壓力。同時,要保持皮膚清潔干燥,及時更換被污染的床單、衣物。
四、給家屬的三點建議
昏迷患者能否醒來,主要取決于原發傷,就是原來受傷的嚴重程度,但是后續的回復過程,和家屬的決心,也有決定性的作用。
作為家屬,第一、要密切關注患者的生命體征,如體溫、呼吸、心率、血壓等。一旦發現異常,要立即告知醫生。第二,定期為患者進行身體檢查,包括血常規、尿常規、胸部X 線等,及時發現并處理并發癥。
第三,關注醫學研究進展,了解昏迷促醒的最新治療方法,如脊髓電刺激(SCS)手術等,為患者尋找更多的治療機會。
在照顧昏迷患者的過程中,我們要時刻保持警惕,積極應對各種危機,為患者的康復保駕護航。
作者簡介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安徽省立醫院)神經外科 副主任醫師 徐昊
專業特色:腦積水、昏迷促醒、顱腦損傷、腦出血、顱內感染
門診時間:安徽省立醫院南區 徐昊(每周三下午,每周六上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