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定調!養(yǎng)老金迎來21連漲,繳費15年和30年,漲幅差距有多大呢?
我們都知道今年養(yǎng)老金已經確定繼續(xù)上漲,雖然調整方案還沒公布,但連續(xù)21年上漲,無疑讓1.4億退休人員感到興奮。
說實話,養(yǎng)老金能夠連續(xù)上漲這么多年,別說是養(yǎng)老金低的農村老人,就是還在職的人員,都羨慕得不行。
不過,今天主要說一下不同繳費年限,養(yǎng)老金的漲幅差距有多大,讓大家看看繳費年限有多重要。由于今年各地的調整方案還沒出來,我們就以去年的調整方案為例,來對比一下繳費15年和30年的漲幅差別。
養(yǎng)老金調整包括定額調整,掛鉤調整和適當傾斜,定額調整就是所有的退休人員增加同樣的金額,這個就沒差別。掛鉤調整包括兩部分,一個是和退休人員養(yǎng)老金水平掛鉤,上漲一個比例。另一個和繳費年限掛鉤,繳費滿多少年,增加多少錢。
適當傾斜主要就是向高齡人員,艱苦邊遠地區(qū)退休人員傾斜,給他們多漲一點。
所以,對于大多數(shù)普通人來說,真正拉開差距的就是掛鉤調整部分,特別是繳費年限所帶來的差距。我根據(jù)去年31省市養(yǎng)老金調整方案,算出了繳費15年和30年的養(yǎng)老金增加金額。
從結果來看,最低的差距也有2倍,最高的超過了4倍。比如上海,和繳費年限掛鉤部分,繳費年限每滿1年增加1元,這意味著繳費15年就是增加15元,繳費30年增加30元,漲幅差距就是2倍,類似上海這種調整方案的還有10多個省份。
差距超過4倍的有3個省份,分別是四川、寧夏、陜西。以四川的調整方案為例,繳費年限15年及以下的每滿一年增加0.5元/月,超過15年的部分每滿一年增加1.6元/月。算下來,繳費15年增加7.5元,而繳費30年可以增加31.5元,相差了4.2倍。
如果以增加金額來看,差距最大的是北京,繳費年限10年及以上的部分,每滿1年增加2.4元,不滿10年的部分,每人每月增加24元。算下來,繳費15年可以增加36元,繳費30年卻可以增加72元,兩者相差了36元。
最低的是海南,每滿1年增加0.51元,繳費15年增加7.65元,繳費30年增加15.3元,僅僅相差了7.65元。
看到沒有,“長繳多得”的激勵機制就體現(xiàn)出來了,繳納的時間越長,漲的就越多。假如北京按這個方案調整10年,那繳納15年和30年的漲幅就相差了360元。
說了這么多,其實就是想告訴大家一個真相,繳費年限非常重要,不要想著繳滿最低的15年,就坐等退休。這么說吧,寧愿交的少一點,也要交的長一點。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建議靈活就業(yè)人員按最低檔繳,然后盡量拉長繳納時間。
今年的養(yǎng)老金調整方案雖然還沒出來,但大方向不會變,各省市一般只會在原來的方案上,做一些簡單的調整。
對于還沒退休的人群,如果想在退休后能夠多拿一點,多漲一點養(yǎng)老金,那就盡量不要斷繳,即便是職業(yè)空擋期,也可以以靈活就業(yè)人員身份參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