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工廠的門我就托付給您了。”張明站在廠門口,遞過一把沉甸甸的鑰匙。
“工資不高,每月就一千塊,您看行嗎?”張明的眼神有些閃爍。
老李接過鑰匙,笑著搖搖頭:“我這把老骨頭,能有個事做就知足了。”
“可是您的病......”張明欲言又止,眼中滿是擔憂。
老李拍了拍他的肩膀:“放心,死不了。”
一把鑰匙,一份信任,一段無言的約定。
誰也沒想到,這一守,就是整整五年……
01
清晨五點半,鬧鐘準時響起。
老李利落地翻身起床,這個習慣保持了五年,從未間斷。
窗外還是一片漆黑,初春的寒氣透過窗縫鉆進屋內。
老李搓了搓手,嫻熟地燒起了熱水。
房間角落的老舊暖氣片發出微弱的聲響,卻沒有多少熱量。
這是一個普通的筒子樓,建于八十年代,如今已經破舊不堪。
老李曾在這里住了三十多年,從年輕到老去,從意氣風發到兩鬢斑白。
他不需要太多時間洗漱,十五分鐘后,他已經穿戴整齊。
桌上放著昨晚準備好的兩個饅頭和一小碟咸菜。
老李三兩口吃完早飯,又從冰箱里取出一個保溫瓶,裝滿熱水。
他看了看墻上的掛鐘,五點五十分,時間剛剛好。
推開家門,撲面而來的是刺骨的寒風。
老李縮了縮脖子,但腳步卻很堅定。
小區里靜悄悄的,只有幾盞路燈散發著微弱的光芒。
這個老舊的小區住了不少像老李這樣的退休工人。
但此時能出門的,恐怕只有他一人。
老李并不覺得辛苦,相反,他為自己依然能有用而感到欣慰。
十五分鐘的步行,老李準時到達了工廠大門。
這是一家中小型的機械零部件加工廠,是他表侄張明的心血。
老李從口袋里掏出鑰匙,輕車熟路地打開了大門上的三把鎖。
沉重的鐵門發出低沉的“吱呀”聲,仿佛在迎接它的守護者。
老李推開門,先是在門衛室放下保溫瓶,然后開始了他的“巡視”。
工廠不大,但老李每天都要繞著廠房走一圈,確保一切正常。
這不是張明要求的,而是老李給自己加的“任務”。
晨光漸漸灑落在工廠的屋頂上,老李看了看表,六點四十分。
再過二十分鐘,第一批工人就要到了。
老李回到門衛室,拿出登記本,準備迎接新的一天。
七點整,第一位員工準時到達。
“李叔早啊,今天又是您最早!”年輕的小張笑著打招呼。
老李笑著點點頭:“年輕人要有精神,別遲到了。”
陸陸續續地,更多的工人開始到廠。
老李認真地記錄著每一個人的到達時間。
雖然張明從來不查這個登記本,但老李依然一絲不茍。
八點半,最后一批員工也到齊了。
老李這才從保溫瓶里倒出一杯熱水,慢慢啜飲起來。
門衛室不大,但被老李收拾得干干凈凈。
墻上貼著一張已經發黃的工廠規章制度。
桌子上除了登記本,還有一個老式的收音機。
這是老李唯一的消遣,每天中午,他都會聽一會兒戲曲。
時間在重復的日常中悄然流逝。
上午巡視一次廠區,中午在門衛室吃自帶的飯菜,下午再巡視一次。
老李的工作看似單調,但他卻樂在其中。
他喜歡看著工廠一天天運轉,就像看著自己的孩子成長。
張明很少出現在工廠,生意越做越大,他需要到處跑客戶。
每次回來,都匆匆忙忙的,和老李打個照面就離開了。
但老李不在意,他理解年輕人的不容易。
偶爾,張明會帶些水果或者點心給老李。
“李叔,嘗嘗這個,我出差帶回來的特產。”
老李總是笑呵呵地接過:“你呀,忙你的去吧,別管我這老頭子。”
就這樣,老李在工廠門口一守就是一年。
工資始終是一千元,按月準時發放。
老李從不計較這些,他知道表侄的工廠剛起步,不容易。
況且,對一個退休的老人來說,有事做比賺多少錢重要得多。
02
第二年的春天,工廠來了一位新的會計。
小王是個剛畢業的大學生,精明能干,但有些處事圓滑。
他剛來時,對老李這個看門的老人頗為尊敬。
但當他得知老李只是張總的遠房親戚,而且每月工資只有一千元時,態度明顯冷淡了許多。
“李叔,您咋不找份好點的工作呢?一千塊錢,在我們這小縣城都不夠吃飯的吧?”小王有一次故意問道。
老李笑了笑:“夠用就行,我一個老頭子,花銷不大。”
小王撇撇嘴,沒再說什么。
但從那以后,他見了老李,從熱情的“李叔好”變成了簡單的點頭示意。
老李并不在意這些,他依然每天準時到崗,盡心盡責。
夏天來了,工廠里悶熱難耐。
老李自掏腰包,買了幾大桶涼茶,放在門衛室旁邊。
“來,小張,喝點涼茶,解解暑。”
“謝謝李叔,您真是太好了!”
工人們感動于老李的細心,紛紛表示感謝。
茶錢是從他微薄的退休金里擠出來的。
張明知道后,執意要報銷,被老李婉拒了。
“我也是工廠的一員,這點心意,你就別拒絕了。”老李說。
張明最終沒有強求,但那個月的工資信封里,卻多了五百元。
老李發現后,悄悄地塞回了張明辦公室的抽屜里。
第二天,那五百元又回到了老李的口袋。
就這樣來回幾次,老李終于在張明的堅持下收下了錢。
但他并沒有花,而是用來添置了更多的涼茶原料。
第三年,工廠的生意有了明顯起色。
張明忙得更加不可開交,幾乎一個月才回工廠一次。
每次回來,都是風風火火的開會,然后又匆匆離去。
老李看在眼里,既為表侄的事業蒸蒸日上而高興,又有些擔心他的身體。
“明啊,你這身體,可得注意點。”每次見面,老李都會叮囑一句。
張明聽后總是不耐煩地擺擺手:“沒事,李叔,我身體好著呢!您就管好大門就行。”
這話聽在老李耳中,不免有些刺耳,但他還是笑著點頭。
年底的時候,工廠效益大增,張明給所有員工都發了獎金。
唯獨老李,依然只領到了那一千元的固定工資。
有工人悄悄問他:“李叔,老板沒給您發獎金嗎?”
老李笑著搖頭:“我這看大門的,拿死工資,不參與分紅。”
其實,他心里多少有些失落,畢竟自己也是工廠的一份子。
但他從不表露,依然每天盡職盡責。
這一年的冬天特別冷。
老李每天更早地到廠,提前一個小時開啟鍋爐,為工人們準備溫暖的工作環境。
他自己卻常常凍得手腳發紫,卻從不抱怨一句。
有一天,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雪封住了通往工廠的道路。
大部分員工都無法到達,只有住在附近的幾個人艱難地趕到了工廠。
老李和這幾名員工一起,清理了廠區內的積雪,確保設備不受影響。
當張明匆忙趕到時,看到的是一條已經被清理干凈的道路,和正常運轉的工廠。
令人意外的是,張明并沒有表示感謝,反而皺起了眉頭。
“李叔,您這么大年紀,干這種體力活干嘛?萬一出點意外,我可擔不起責任。”
老李一愣,笑容凝固在臉上:“我身體還行,不礙事的。”
張明搖搖頭:“下次有這種情況,直接關廠一天。您就負責看好門就行,別的不用管。”
說完,他大步走進辦公室,留下老李站在原地,心里五味雜陳。
那個冬天過后,老李的咳嗽變得更加頻繁了。
廠里其他人都關切地詢問,只有張明,從未過問一句。
小王甚至在背后說:“老李得病了,老板連個慰問都沒有,真是冷血。”
這話不知怎么傳到了張明耳朵里。
第二天,張明將小王叫到辦公室,當眾訓斥了一頓。
“公司的事,你少在外面亂說!”張明的語氣異常嚴厲。
從那以后,工廠里關于老李和張明的閑言碎語更多了。
人們都說,張明是個忘恩負義的人,對自己的長輩都如此刻薄。
老李知道后,只是苦笑,從不參與這些議論。
03
第四年,老李的兒子從大城市回來探望他。
兒子看到父親瘦了一圈,眼中布滿血絲,心疼不已。
“爸,你就別再上班了吧,我在城里發展得不錯,完全可以養活你。”兒子真誠地勸說。
老李卻堅決地搖頭:“我還動得了,還能干活,為啥要去給你添負擔?”
“可是爸,您在這看門,一個月才一千塊,這也太......”兒子有些激動。
“現在的保安,起碼也得三四千一個月啊!”
老李打斷了他的話:“夠用就行,再說了,明也不容易,工廠剛有點起色。”
兒子無奈,只能尊重父親的決定,但臨走前,特意去拜訪了張明。
兩人的談話并不愉快,兒子直言不諱地表示了對張明待遇父親過低的不滿。
“我爸退休前可是高級工程師,到您這看門,一個月才一千,您良心過得去嗎?”
張明冷著臉:“這是李叔自己同意的條件,我沒強迫他。”
兒子氣得臉色鐵青:“我爸把您當親人,您倒好,當廉價勞動力使喚!”
“公司效益不好,不是我不想多給,是真的困難。”張明辯解道。
“少來這套!我都打聽清楚了,您的廠子這兩年效益翻了三倍,還準備擴建呢!”
這場爭執最終不歡而散,但兒子沒有告訴老李。
他只是留下了一筆錢,叮囑父親有困難就去城里找他。
老李把這筆錢存了起來,一分未動。
回城后,兒子將這件事告訴了妻子,兩人商量著要接老李去城里。
“那個張明實在太過分了,把叔叔當成廉價勞動力,還說什么公司效益不好。”
“可我都看到他開著豪車,帶著女朋友去高檔餐廳吃飯!”
正當他們計劃著如何說服老李時,一個意外的電話打破了平靜。
老李突然病倒了,被緊急送往縣醫院。
醫生診斷為嚴重的肺炎,再加上多年積勞成疾,需要立即住院治療。
工廠里的員工聞訊趕來,圍在病房外,焦急地等待消息。
唯獨張明,知道消息后只是冷冷地說了一句:“派人送點水果去醫院吧。”
然后繼續低頭處理文件,仿佛老李只是一個普通員工。
保安隊長忍不住說道:“張總,李叔為工廠付出這么多,您就不親自去看看嗎?”
張明抬起頭,眼神復雜:“工廠這么多事,我抽不開身。”
保安隊長搖搖頭,失望地離開了辦公室。
醫院里,老李躺在病床上,臉色蒼白,呼吸急促。
醫生告訴前來探望的員工們:“老人家需要做個小手術,費用大概三萬左右。”
員工們面面相覷,誰也拿不出這么一大筆錢。
“要不,我們湊一湊?”有人提議。
正在這時,小王匆匆趕來,神色慌張:“不好了,張總說......”
他支支吾吾,不敢說下去。
“說什么?你倒是說啊!”大家催促道。
小王深吸一口氣:“張總說,公司沒有報銷個人醫療費用的制度,最多只能出五千元慰問金。”
這話一出,現場一片嘩然。
“太過分了!李叔為工廠操勞五年,生病了連個像樣的慰問都沒有!”
“就是!張總開豪車、住別墅,連這點醫藥費都舍不得出?”
就在大家憤憤不平之際,老李的兒子風塵仆仆地趕到了醫院。
得知情況后,他二話不說,立即辦理了手術和住院手續。
“我爸的事,不勞張總費心了。”兒子咬牙切齒地說。
手術很成功,但醫生建議老李需要較長時間的休養。
在病床前,兒子終于下定決心:“爸,這次您必須跟我回城。”
老李看著兒子疲憊的臉,緩緩點頭同意了。
04
第五年,變化悄然而至。
工廠的規模擴大了三倍,員工人數也從最初的幾十人增加到了上百人。
張明住進了高檔別墅,開上了豪車,儼然一副成功企業家的模樣。
而老李,依然住在那個老舊的單元房,每天騎著破舊的自行車上下班。
他的工資,五年來一直是一千元,從未調整過。
張明請了專業的保安公司負責工廠的安全工作。
但他特意囑咐,門衛室的位置依然留給老李。
“李叔在那個位置已經五年了,那是他的地方。”張明對保安隊長說。
保安隊長雖然不解,但也只能遵從老板的意思。
新來的保安們對老李態度各異,有的尊敬,有的則暗地里嘲笑。
“看那老頭,工作那么認真,一個月才拿一千塊,是不是傻啊?”一個年輕保安笑道。
他的同伴接話:“聽說是老板的什么遠房親戚,可憐巴巴的,只能靠這點錢度日。”
這些話傳到老李耳朵里,他只是笑笑,從不辯解。
就這樣,老李依然每天坐在門衛室,但具體的安保工作卻由專業保安負責了。
這讓老李有些失落,仿佛自己突然變得多余了起來。
有一天,張明的豪車停在工廠門口,從車上下來的不只是張明,還有一位打扮時髦的年輕女子。
“李叔,這是我女朋友,小云。”張明簡單地介紹道。
小云上下打量著老李,眼中閃過一絲不屑:“這就是你常說的那個......”
她的話沒說完,就被張明打斷了:“對,就是常給我看門的李叔。”
老李熱情地打招呼:“小云你好,明找了個好姑娘啊!”
小云勉強點點頭,拉著張明的手匆匆進了辦公樓。
他們走后,有員工悄悄告訴老李:“李叔,那女的可不是好東西,聽說是沖著張總的錢來的。”
老李搖搖頭:“人家年輕人的事,咱別管。”
但心里,他確實有些擔憂。
不久后,一件事讓工廠上下嘩然。
張明要結婚了,對象就是那位名叫小云的年輕女子。
婚禮定在五星級酒店,據說光是場地費就花了上百萬。
邀請函發到了每一位員工手中,唯獨老李,沒有收到。
當他小心翼翼地詢問時,張明的回答讓他心涼:“李叔,您就別來了,在工廠看著門就行。”
老李強忍著心中的失落,點點頭:“好,好,我明白。”
其他員工得知此事,都為老李感到不平。
“太過分了!李叔對工廠這么好,連婚禮都不讓人家參加!”
“可不是嘛,聽說那小云嫌棄李叔穿得寒酸,怕丟人,所以才不讓他去的。”
婚禮當天,工廠幾乎空了,只有老李和幾個值班的保安留守。
老李默默地坐在門衛室,翻看著自己兒子的照片,心中五味雜陳。
就在這時,從城里趕來了一通電話。
“爸,您怎么樣?我聽說張明結婚了,沒請您?”兒子在電話那頭憤怒地問道。
老李淡然道:“沒事,我這把老骨頭,也折騰不動了。”
兒子壓抑著怒火:“爸,我下周就回去接您,這次您必須跟我走!”
老李沉默了一會,緩緩應允:“好,你來吧。”
掛了電話,老李望著空蕩蕩的工廠,眼眶濕潤了。
五年來,他把全部的精力和感情都投入到了這個地方。
但現在,他終于明白,自己在張明心中,可能只是一個廉價的看門人。
婚禮過后,張明依然忙碌,幾乎不到工廠露面。
糾結了幾天后,老李終于做出了決定。
他來到張明的辦公室,有些不安地開口:“明啊,叔想......”
還沒等他說完,張明就理解了他的意思:“李叔,您是想跟兒子回城里去?”
老李點點頭,眼中有些愧疚:“這工廠,我實在舍不得,但......”
張明笑著打斷他:“李叔,您為工廠付出這么多,早就應該好好休息了。您放心去吧,工廠永遠是您的家。”
老李眼眶濕潤了,他沒想到張明會如此理解自己。
“那...工資的事......”老李有些支吾。
五年來,他每月領取一千元工資,共計六萬元。
在這個物價飛漲的年代,這個數字確實不高。
但老李從未因此有過任何怨言。
張明聽出了老李的顧慮,笑著拍拍他的肩膀:“李叔,您放心,我會安排好一切的。”
05
離廠的日子定在了月底。
消息傳開后,工廠上下都為老李準備了一個隆重的歡送會。
每個人都寫了一張賀卡,表達對老李的不舍和祝福。
連一向對老李有些輕視的小王,也誠懇地道了歉:“李叔,這些年是我眼拙,沒看清您的為人,對不起。”
老李笑著擺擺手:“過去的事,不提也罷。”
歡送會上,張明因為臨時有事,未能出席。
這讓老李有些失落,但他理解表侄的忙碌。
“叔,您別見怪,張總是真有急事,不然一定會來的。”保安隊長解釋道。
老李笑著點點頭:“我知道,他一向忙。”
歡送會結束后,老李回到家,開始收拾行李。
五年來的點點滴滴涌上心頭,讓他既期待又不舍。
他翻出了一個舊盒子,里面存放著這五年來張明給他的每一個紅包和每一個月的工資條。
這些紙片,記錄著他與工廠的情感紐帶。
第二天一早,老李最后一次來到了工廠。
他特意穿上了最整潔的衣服,仿佛是要見最重要的人。
門衛室已經被打掃得一塵不染,老李的物品也已經被整齊地打包好。
保安隊長和幾位老員工早早地等在那里,準備送老李最后一程。
“李叔,您保重身體,常回來看看啊!”大家紛紛說道。
老李的眼眶有些發紅,但他還是笑著點點頭:“一定,一定。”
他最后環視了一圈工廠,然后轉身準備離去。
就在這時,他的手機響起了短信提示音。
老李掏出手機,是一條來自張明的信息,頓時就令他淚流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