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每年都體檢的,
怎么會突然就卵巢癌晚期了?”
杭州55歲的李阿姨(化名)
在醫院婦科診室問道
兩周前,李阿姨因腹脹就醫,進行系列相關檢查后,竟被確診為“婦癌之王”——卵巢癌晚期,且癌細胞已像“種子”般灑滿整個腹腔!值得注意的是,9年前,李阿姨的母親也因同一種癌做了手術。
體檢正常≠安全
此癌“隱身術”太狡猾
醫生介紹,李阿姨所患的是晚期高級別漿液性卵巢癌,檢查結果顯示:癌細胞已擴散至大網膜、膈肌、腸管表面,甚至“爬”到心膈角淋巴結!
“我去年體檢報告一切正常啊!”李阿姨崩潰地稱自己完全不敢相信。
網絡圖
由于卵巢癌進展速度極快
且5年生存率不足30%
所以,李阿姨的手術刻不容緩
因腫瘤細胞侵犯的范圍過廣,此次手術要切除李阿姨的全子宮、雙附件、大網膜、部分腸管及腹膜,甚至還要“跨學科”切除膈肌、心膈角淋巴結,以保證徹底清掃淋巴細胞。
最終,耗時6個小時后,手術順利完成,共切除17處病灶。
那么
為什么卵巢癌難以
在早期發現蛛絲馬跡呢?
對此,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婦產科行政主任、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李魯宏教授分 析,卵巢位于盆腔深部,空間大,早期癥狀不明顯或不典型,容易與其他疾病癥狀混淆。
例如,很多患者就醫往往是因為腹脹、胃納不佳、飲食減少或明顯消瘦。這些癥狀與一般消化系統癥狀和胃腸功能紊亂很相近,因此,非常容易被忽視。
另外,卵巢癌早期患者多數沒有疼痛或不適感,極少數患者是因為腫瘤蒂扭轉或破裂出現腹痛就醫而被意外發現,導致患者往往在疾病已經進展到晚期時,才意識到問題并就醫。
一旦出現以下癥狀
建議及時就診
1、持續腹脹:超過2周,別總怪“消化不良”;
2、腰圍莫名增大:可能是腹水“作妖”;
3、陰道分泌物發生改變。
李魯宏提醒
卵巢癌高風險人群定期篩查
是目前及早發現卵巢癌
非常有效的手段
?年齡和卵巢癌發病率具有一定關聯:年齡越大,患卵巢癌的風險就越高,大多數卵巢癌發生在女性更年期后,50歲以上的女性是卵巢癌的高發人群。
?卵巢癌與家族基因存在一定的聯系,有卵巢癌家族史的人群更容易患病。
?在簡化生育史方面,未懷孕、未生育的女性患卵巢癌的風險較高。
?在個人生活方式方面,肥胖、吸煙和不健康飲食習慣與卵巢癌風險增加有關。
在日常生活中
女性要知曉自己的家族病史
增加對卵巢癌的認知度
一定要定期進行婦科體檢
對于臨床檢查異常的高危人群
更要增加體檢頻率
早發現、早治療
現在刷到我們全憑緣分
大家記得設置星標
關注精彩內容不迷路~
來源:福建衛生報綜合潮新聞、新聞坊、浙大二院
編輯:林淑婷
審核:黃美輝、劉碧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