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國多地持續開展“博物館之城”建設,除了國有博物館之外,民辦博物館、類博物館等也成為各地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提供高質量文化服務的重要陣地,以“小而美”“活而新”的特質構筑起立體文化生態。它們通過跨界融合、數字賦能、社群運營等創新實踐,讓博物館走向市井生活。這些空間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深度結合,不僅為城市留存了鮮活的文化基因,更在文旅融合、社區營造、文化惠民等領域探索出新路徑。
太原城市記憶館的志愿者在工作 朱 萌 攝
“這張光線和構圖都不錯。”“而且還挺有生活氣息的。”剛過去的周六,山西太原的攝影師尚慶華、王映東來到太原城市記憶館,從超萬張投稿攝影作品中,精心篩選即將在“5·18國際博物館日”展出的人文紀實照片。
太原城市記憶館位于太原南肖墻關帝廟內,它始于2017年,最初是一個以老物件記錄、收藏、展示城市記憶的實物展覽項目,后來,在當地文物部門的幫助下,有了這一處“安身之所”。掃盲班畢業證、“的確良”襯衣、“大哥大”、生活賬冊……據不完全統計,記憶館征集到市民捐贈的兩三萬件老物件,以普通人日常生活的視角,講述太原的城市變遷史。
2022年,太原市深入貫徹落實國家文物局類博物館相關工作要求,出臺《太原市類博物館培育發展管理辦法(試行)》,65座類博物館集中涌現。類博物館是指具有部分博物館收藏、保護、展示和教育等功能,但尚未達到博物館登記備案條件的社會機構。在太原城市記憶館發起人之一的黃海波看來,類博物館與博物館的本質都是文化傳承陣地。
太原城市記憶館由30余名志愿者共同運營,其中不少是老物件的捐贈人。他們每周二、周四、周六聚集到館內開展工作。正為“5·18國際博物館日”攝影展忙碌的尚慶華出生于1949年,在志愿者中最年長。他與王映東等人共同負責為記憶館打造人文紀實攝影平臺“記事兒”,專注收集、展示具有時代記錄價值的攝影作品。
在攝影展策劃方案中,除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展覽,還有攝影講座、主題分享會、全民攝影大賽、“寫給2030的太原”數字留言墻等配套活動。“志愿者為了一件有意義的事情相聚,身兼多職完成館里的各項任務。”太原城市記憶館館長黃珊說。
相較博物館擁有較為完善的文物登記管理體系,“規范”是類博物館的薄弱項。太原城市記憶館展品龐雜,小到扣子、發票、賬本,大到洗衣機、電視機,時間跨度近一個世紀。這些老物件不僅有形狀、質地、顏色等物理信息,更飽含著使用者的生命歷程、家族變遷等社會文化信息。志愿者的日常工作除了征集、整理展品和策劃活動,還會積極與捐贈人交談,記錄物品背后生動的時代記憶。眼下,記憶館的志愿者正在第四次升級展品登記體系,在信息數字化、詳細度和搜索便捷度上都有了一定提升。
近年來,太原城市記憶館以不同的展覽主題和形式,舉辦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小康之路”等實物展,并在山西省進行巡展。據悉,僅2024年,該館推出了近150場展覽。
黃海波坦言,記憶館還在嘗試尋找新的發展方向,比如依托舊物開發文創、打造公眾活動空間等。她說:“每座類博物館都有屬于自己的發展困境,但我們都努力走在成為一座專業博物館的路上。”
事實上,作為太原城市記憶館的文物安全管理直接責任單位,太原市文物保護研究院·關帝廟博物館也是一座類博物館。“我們負責著大關帝廟、唱經樓、南肖墻關帝廟、校尉營關帝廟和校尉營奶奶廟等幾處文保單位的文物保護工作,與太原城市記憶館在運營模式上有很大差異。”關帝廟博物館副館長郭美玉介紹。
據了解,關帝廟博物館以古建筑為核心,常態化舉辦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展示古建筑文化內核。關帝廟博物館館長張舒爽表示,博物館近年來開展了眾多與關公文化、非遺技藝、科舉文化、晉商文化、太原歷史文化、民俗文化相關的陳列展覽和文化活動。同時,各類關公主題傳統文化活動也成為當地每年必辦的特色活動。
今年3月1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正式施行。此次修訂明確國家健全社會參與機制、大力推動讓文物活起來等內容,這對類博物館來說是新的機遇。
如今,太原市擁有106座博物館,類博物館占比超六成,涵蓋紀念館、校史館、陳列館、美術館、藝術館、村史館等,是“博物館之城”建設中的重要力量。去年,太原市文物局推出了“探寶太原博物館之城”系列活動,發布了包括類博物館在內的博物館名單和開放信息,方便觀眾參觀打卡。
在走訪中,記者觀察到這些類博物館不僅是專業博物館之外的補充,也是一塊“創新試驗田”,在各自的探索中走出深巷、走出鄉村,為公眾提供了多元文化服務。正如一個類博物館的館長所說:“類博物館的‘類’,不僅是功能上的相似,更與博物館努力為公眾提供高質量文化服務的目標一致。”
2025年4月7日《中國文化報》
第8版刊發特別報道
《類博物館“類”在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