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巷》
《三星堆:未來啟示錄》
《重回永樂大典》
《舞動敦煌》
近日,第十二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簡稱“大會”)在四川成都舉辦。大會聚光燈下,微短劇以其蓬勃的產業勢能成為最受矚目的焦點。大會期間,來自相關主管部門、平臺、制作方、學界等領域的代表匯聚一堂,圍繞微短劇產業升級、跨界融合與生態共建等話題展開探討,為微短劇行業的未來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跨界融合
催生多元應用場景
近幾年來,微短劇市場呈現爆發式增長態勢。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微短劇市場規模達到504.4億元,用戶規模突破6億,成為內容消費的“新賽道”。在“短平快”的表象之下,微短劇的跨界融合趨勢愈發明顯,正從單一的內容消費賽道逐漸延伸為賦能實體經濟、文化傳播的綜合性內容載體。今年1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組織實施“微短劇+”行動計劃,促進微短劇在更大范圍賦能千行百業。隨著這一計劃的深入,微短劇從業者期待,該行業能夠與更多行業深度融合、碰撞,解鎖出更多創新可能。
大會上,“視聽賦能,短劇強農”鄉村微短劇創作活動啟動。該活動將組織開展拍攝微短劇,記錄鄉村生活當中的美好瞬間,展現鄉村振興新貌。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黨委書記、主任寧啟文介紹,該中心提出了“鄉村微短劇融合融媒大力量計劃”,通過“微短劇+文旅”“微短劇+非遺”“微短劇+鄉村振興”等形式,以期打造一個全新的鄉村文化傳播平臺。該中心日前推出的《念哥餐廳》網絡微短劇,上線播出后迅速火爆出圈。“從社會價值來看,鄉村微短劇異軍突起,已成為微短劇領域中的一片藍海。”寧啟文說。
《家里家外》
除了鄉村題材,微短劇在文旅融合、科學普及等方面也展現出巨大潛力。陜文投藝達影視總經理賈軼群建議,成功的微短劇既要展現地方文化特色,又要具備全國視野,通過情感共鳴擴大傳播效果。紅果短劇總編輯樂力則以近期推出的四川方言劇《家里家外》為例,認為體現當地文化亮點的精品微短劇正在實現社會效益與商業價值的雙贏。
記者了解到,目前紅果短劇已與國家圖書館、中國航天局、法制出版社等機構展開合作,圍繞文旅、普法、科普等主題開發內容。“精品化是微短劇發展的核心方向,需兼顧真善美的選題、豎屏美學呈現及專業制作水準,探索‘微短劇+’的多元生態,推動產業升級。”樂力說。
在微短劇創作領域,隨著越來越多的科技工作者參與其中,科普類微短劇如何平衡知識含量與藝術表達之間的關系,成為其能否持續吸引觀眾、在競爭激烈的內容市場中脫穎而出并真正發揮科普價值的關鍵。中科數創影視中心總監鄭銘認為,在創作科普微短劇時,應采用類型化敘事手法,將知識傳遞融入故事情節,避免生硬說教。“一些前沿科技以及嚴肅科學知識可能并不能在短時間內向大眾介紹清楚,但是微短劇對于科普行業來說是非常好的補充,兩者可以相輔相成。”鄭銘說。
全鏈共生
推動微短劇產業升級
從劇本創作、拍攝制作,到平臺分發、IP衍生開發,再到跨文旅、游戲等領域的融合聯動,微短劇正加速邁向全鏈共生的成熟生態。
北京好有本領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鄭安迪分享了微短劇行業對上下游產業的賦能作用。“微短劇的快速發展為影視行業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同時也推動了豎屏拍攝基地等下游制作端的供給完善。”鄭安迪認為,微短劇行業的市場增速和創作需求將促使更多專業人才和資源投入這一領域,進一步提升微短劇行業的整體質量。
在游戲和影視領域深耕多年的完美世界,目前在技術革新的驅動下,也積極布局微短劇行業。完美世界高級副總裁、影視負責人曾映雪表示,微短劇已成為公司精品多元戰略的重要支點。通過IP聯動開發、優質制作資源投入等方式,該公司正著力打通產業鏈各環節,推動微短劇從現象級風口向可持續賽道轉型。
先進技術也在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百度百家號內容運營負責人于軻分享了AI(人工智能)在經典IP現代化改編中的應用,依托人工智能技術優勢,平臺能夠快速解構IP核心元素,并結合現代場景進行創新演繹。于軻表示,內容與科技的結合,將推動微短劇從追求流量轉向內容創新。
商業變現層面,巨量引擎內容營銷負責人金文樂探討了微短劇的商業變現潛力。他認為,品牌方對微短劇的投放需求正在發生變化,從單純的流量獲取轉向更深入的內容合作和整合營銷。金文樂認為,微短劇作為一種新興的流量藍海,為品牌方提供了更多的商業變現方式和合作機會。
微短劇產業已進入精耕期,這是業界人士的一致共識。未來,在數據驅動下進行IP打造,并與AI等先進技術結合,是行業發展的關鍵要素,將構建出更加繁榮的內容新生態。
精品化與創新
行業發展關鍵詞
隨著一系列行業政策的出臺和落地,微短劇行業高質量發展方向愈加明晰:精品化不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
芒果TV大芒計劃工作室負責人周裘強調了精品微短劇的重要性。他認為,無論是市場型還是口碑型內容,只要創作者能夠回歸到老老實實搞創作、堅持長期主義,就可以實現市場和口碑的雙效統一。
“精品化是影視行業升級蝶變的必由之路,微短劇創作應取長補短、推陳出新。一方面要避免千篇一律的同質化,另一方面也要努力營造健康有序的創作生態。”抖音集團副總裁、總編輯張輔評說。
隨著微短劇行業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傳統影視人和青年從業者正積極投身這一新興領域。北京電影學院教授程檣從人才培養角度提出建議,呼吁高校建立“大傳播”思維,打破傳統教學壁壘,培養學生掌握豎屏美學、快節奏敘事等新型技能。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楊乘虎則認為,微短劇用戶與長劇用戶并非割裂群體,微短劇創作應當立足生活場景,通過細膩的情感表達和精準的社會觀察,以小切口呈現時代主題,實現熱度與價值的有機銜接。制片人馬小虎強調,微短劇需挖掘人性共鳴。他提出的精品化三大路徑——貼近現實題材、深化精神內核、升級制作標準,與當前行業轉型升級方向不謀而合。
從跨界融合的生態構建,到全鏈協同的產業升級;從藝術教育的創新探索,到商業變現的多元路徑;從傳統影視人的躬身入局,到新生代創作者的破圈突圍……本次大會業界人士圍繞影響微短劇行業未來發展的多個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中國傳媒大學視聽藝術研究中心主任趙暉認為:“微短劇的未來,既需要‘快’,以搶占先機,更需要‘慢’,以沉淀價值。”在與會者看來,在政策引導、行業協作與創新驅動的合力下,微短劇正從“流量風口”邁向“價值高地”,成為連接千行百業、傳遞文化價值的重要載體。(圖片來自出品方)
[數據來源:《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2025)》 制圖:張海寧]
記者手記
以融合姿態擁抱新業態
置身于本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行業討論中,記者深感行業格局變化之大。回顧中國網絡視聽產業的發展歷程,那些因技術革新帶來的變化仍歷歷在目。曾經,網絡大電影的興起引發了“影院消亡論”的激烈討論,傳統影視行業憂心忡忡,仿佛一場變革的風暴即將摧毀現有的格局。緊接著,短視頻爆發式增長,傳統影視人不得不投身于“注意力爭奪戰”,為吸引觀眾的目光絞盡腦汁。在這些變革的節點上,新舊業態的碰撞帶來了諸多不確定性,行業內充斥著焦慮與爭論。
然而,微短劇的出現卻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景象。如今,微短劇憑借6.62億用戶規模、人均單日使用時長達101分鐘的亮眼數據,強勢闖入大眾視野。令人欣喜的是,這次并沒有引發關于“替代”或“沖擊”的爭論,行業從業者不再被困于“新舊對立”的思維牢籠,而是積極擁抱微短劇這一新興業態,探索它與其他行業融合發展的無限可能。
本屆大會為微短劇的發展勾勒出了清晰的路徑——“微短劇+”。這意味著微短劇不再僅僅是一種獨立的內容形態,而是成為深度嵌入文旅振興、科技傳播、文化出海等國家戰略的重要一環。作為行業記錄者,記者也深刻體會到這種融合發展的新格局所蘊含的巨大價值。當下的行業發展已經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從業者們通過合作與融合,共同推動行業向前發展。
數字時代的浪潮下,真正推動行業進步的力量或許正是來自于建設和融合。只有積極擁抱變化,不斷探索創新,尋求與其他行業的協同發展,才能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中立于不敗之地。
業界觀點
微短劇要“爽”而有度
隨著市場逐漸成熟,精品化發展階段的到來對微短劇創作提出新要求。首先受眾群體的文化消費需求開始凸顯,從一些沿用老套路作品在市場上的折戟可以看出,大眾對“狗血”“低俗”內容開始厭倦排斥,下沉市場用戶對“有營養的爽感”需求正在崛起。相較于單純的逆襲套路,大眾更希望看到反映人們真實生活困境、奮斗歷程的作品,更向往進行藝術的、審美的文化消費,更希望在情緒宣泄之上,通過微短劇去感知家國情懷、朋友情義、兩性情感、生活情趣,微短劇創作方再不改變,會失去觀眾。其次是市場自凈機制也開始啟動,紅果劇場帶來的免費商業模式,導致行業原有的充值激勵機制失效,這必然倒逼創作方內容升級,否則盈利之路難以為繼。然后是產業鏈上專業團隊的紛紛下場,包括專業的影視制作機構、人員,媒體機構入局,帶來微短劇內容生態方面戲劇性、文學性的強勢回歸,創作方再不改變,會被淘汰。
因此微短劇必須果斷剔除創作基因中的負面元素,轉向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和文化使命,以支撐其從下沉娛樂消費向真正的新大眾文藝轉型。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構建差異化競爭格局
微短劇正成為連接區域經濟與多元產業的紐帶,文旅融合是最典型的實踐。無論是《家里家外》《三星堆:未來啟示錄》等川味微短劇,還是《大唐小吃貨》等劇傳遞出的西安風味,這些地方特色濃郁的短劇創作,實際上構建了差異化競爭的產業格局,通過挖掘地方歷史文化旅游資源,避免了短劇紅海的同質化競爭,同時也形成了微短劇創作與區域經濟文化發展的系統嫁接,實現產業發展的多樣性和韌性。此外,短劇與科普、短劇與惠農等各行各業的破壁交融,使得短劇成為社會生活的“超級連接器”,最終實現社會價值與商業價值的統一。
(來源:國家廣電智庫)
蘇丹丹 整理
2025年4月7日《中國文化報》
第5版刊發特別報道
《微短劇:從“流量風口”邁向“價值高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